还是幽绿环抱的隐隐青瓦,烟囱滞缓地散下雾霭,
挽住丝丝悄逸,淡淡蒙蒙,悬浮起这无归的乡土。

老黄的新衣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6-02-11 08:07:29 / 个人分类:大苗解书

——一种思维模式的判断

开始想到这的时候,话语的模特,想用的是喜儿。想下去几步就觉得涉色,会让另外人等猜疑。还是老黄比较得当,即使赤裸裸了,也还能指影地说,人家很大卫,每个人都能觉得自己是一个思考者。本来么,学着那拉的背景,很多人都可以追着说“喜儿走出以后怎么样”?换成“老黄走出以后怎么样”,估计没有人对这个鳏夫有更体心的关怀。为什么?就是这个老汉这般折磨,历史的、故事的、戏剧的和精神的,依然没有人想到这个老汉还有双脚,而不仅仅是戳上印泥颜色的那只食指。

虽然住在的村子叫杨各庄,可是人等百姓不独一宗。不是“杨大春”,也不是“杨世仁”。如果老杨家是本土望族,白劳先生终还有族长什么的可以去投诉。有人会说,作品不可能反映全貌,优秀的作品也不过是时代的缩影。可能就是这样,用一个裁减的故事,来映射一段复杂的历史和环境,然后大家开始争论这是不是真的。刚才我还想到,大邑的“收租院”是伪造的,刘文采的“水牢”是被乌有乡的才子们虚出来的。可是还就是有人咄咄质问,如果水牢是真的,刘文采把穷人关在里面就是恶毒已极!!

关于杨白劳,也关于白毛女,一切都是编造出来的故事情节,为的是感情情结,也就是伪造的事实和虚假的人物。真实的只有故事逻辑,是编造者的思维逻辑和作品的脉络逻辑。最无聊的证词是,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可大家明眼看到话语人搅动的是一锅粥。《白毛女》这部高调的阶级文学作品中,杨白劳必须得死。杨白劳不死,这部作品就没有任何感情价值,故事逻辑和故事结构就会重大解体。在这个意义上,杨白劳的死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无关,也和故事原型无关。以杨白劳举例,实际上是被作者操纵了智商。

卖豆腐的杨白劳,比耕种多一些手艺。不仅如此,卖豆腐而不是帮别人卖豆腐,说的是杨白劳还有一套生产工具,虽然可能很作坊,但毕竟很配套。武大买炊饼还有美丽的嫂夫人帮些忙,哪怕不多。杨白劳主持卖豆腐,雇用的事理是短不了的。躲债期间还卖豆腐,说明杨白劳在城镇里还有一套商务,对于黄世仁来讲,是一笔隐匿的财产。这个脉络逻辑下,杨白劳涉及逃债的欺诈,而且也根本不可能绝望致死。比照黄世仁,杨白劳更有丰富的经商经验,哪怕作坊式的小本经营,也是产供销的一体化。

可能杨白劳拼命赚钱来还账,但作者无疑忘记了留在家里的喜儿不做白劳的帮手,娇生惯养地无所事事。既然已经负债,喜儿还要耍碧玉模样地搞小资,缺少革命的本能,也有期待老黄家劫舍的涉嫌。如果杨白劳真地在躲债的时候才打理自己的小作坊,平常的时候一定盘出去搞租赁去了。所有这些都是故事中的逻辑所在,在确立阶级觉醒的套路上,这些破绽褴褛不堪。只要按照生活和社会现实摆布开来,比衣服还要大的窟窿,究竟算是什么呢?比照一下,杨白劳的生活水准,如果不算盘金莲的陪嫁,当不下于武大家。

《白毛女》就是一部政治剧,用杨白劳或者黄世仁,再或者喜儿、大春来指证社会现实,是该剧的主旨,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本体。给这些剧情以郑重,就是亵渎历史,羞辱我们自己的智商。红世仁们就是以这样的理由推翻乃至镇压了黄世仁,当家做主地专政了现实社会和民众心灵。而日后的事实呢,只能证明红世仁比黄世仁更歹毒,更邪恶,更疯狂。人民公社时代,我下乡的那个村子,一年的劳作后,依然还有百分之二十的村户倒欠生产队的债务,不能分红,也没钱没粮过年。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没有像白劳那样躲债,因为没有路条——劳务介绍信。

《白毛女》就是一个诠释政治意图的意识形态,艺术化地粗糙了人们的思维。背景分析下的杨白劳不可能喝卤水,如同真实的刘文采没有水牢一样。在政治制作下,刘文采有了《收租院》,也就有了“水牢”,也就有了白骨累累的罪恶,也就有了冷月英的悲惨和顽强。杨白劳简陋地穿上了一件新衣,闪烁人类最真切的同情、良知和感慨。其实,卑微人物的命运永远是动员革命的理由和思维主题,只要把想象的旋钮调整到最绝望、最愤怒就可以了。政治照相术,聚焦心灵最脆弱一点的时候,真实的思维就一塌糊涂地模糊了。

假定真实的案例比“杨白劳”相同悲惨,那么真实故事的《杨三姐告状》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还要编造给刘文采一套水牢?还要安排一个冷月英?倘若难得从真实中萃取,《白毛女》的作品意图又追求的是什么呢?争论也罢、感情也罢、良知也罢,全可以道貌地在虚拟人物、虚拟事件和虚拟背景上岸然一套正气。其实,调侃也罢、狐疑也罢,甚至颠倒,根结不在于一个故事的真伪,而是在于真伪包装下的意识形态,在于艺术为政治服务,在于文本背后真实的历史过程,以及被操纵和利用的思维和其模式。

 


TAG:

引用 删除 Away   /   2006-12-14 17:01:24

进一步说,还得分清楚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现实性有什么区别。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物发生特定事例,那就符合真实性原则,并非必定要在现实发生过才算是真实的。您可以批评这些作品所带有的强政治性,但不应该把所有带政治性的作品都一概否定。背离历史环境去评判文学作品的历史功罪,其实就和当年四人帮审孔老二一样,实在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恳请三思!!!

引用 删除 Away   /   2006-12-14 16:51:48
大哥,请您先搞清楚艺术与生活的区别再发表高见吧,不要把他们混在一起谈!现实中您肯定不会象跳芭蕾舞一样走路,是否你也应该批判芭蕾舞也是某件新衣了?哈哈!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