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食指蘸着茶水 拼写你失传的名字 [email protected]

文学批评中的软规矩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5-05-20 14:17:29 / 个人分类:文人三才

写文学评论是我文字工作的一部分。诚然,蒙您指正,我知道自己写得不好,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很多规矩需要掌握。规矩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硬性的,一种是软性的。硬性的规矩容易掌握,无非是多下功夫,钻研文本,力争言之有据,避免无根之谈,同时注意别在文本之外的领域(尤其是私生活领域)倒腾手脚。难办的是软规矩。规矩一旦趋软,就像舌头一朝趋硬,总有点不祥。软规矩在生活中也常能碰到,比如,称姑娘为“小姐”分明无甚不妥,但到了南方某些城市,如此称呼简直等于出口伤人,遭人白眼还算是走运的。这便见出软规矩的厉害了。——说软规矩而不借用吴思先生“潜规则”的名称,仅仅因为下文将要谈到的数条软规矩,我还不曾听别人说起,所以欲成为一条潜规则,还有漫漫长途要走。

写文学评论,根据我近来的观察和琢磨,现在发现三条全新的软规矩,值得向读者秉报。它们虽然个个具备“放之四海而皆歪”的不良品性,但我愿对天发誓:只要我们的文学世道不改变,今后行文时必对它严格遵循,奉若神明。——至于之前行文时未能做到,套用一句官场话,就算付点学费吧。

软规矩第一条:不评论任何有轰动效果的书名或文章名。订此规矩,也是参考了本人的区区经历。就我的性格而言,为拙著或小文起名时,一般不会考虑“先发制人”的战术。其所以如此,部分也是一份怕丢脸的酸文人心态在作怪,惟恐造成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难堪局面。但是显然,不少编辑对我这种做派是嗤之以鼻的,他们从做书或开发文化市场的角度出发,恨不得每本书的出版、每篇文章的发表,都能占领某个文化高地,都能在读者心坎上竖起一面招风小旗,为此,在书名或标题上做足文章,常会被他们视为当务之急。倘遇到作者也有此心,正渴望借助惹火标题挑动一下文坛眼球,刺激一下私人经济,自然两全其美。通常,遇到我这类俗语所谓“上不了台面”的家伙,编辑有可能采取的策略是:不和你啰嗦,径自把书名或文章名改了再说。小可苦命,甚至还遇到这种遭遇:同一本书由同一家出版社再版,书名甲竟然变成了书名乙,而作者事先还毫不知情。以往写评论,见到瞧不惯的书名或文章名,我常会不假思索地拿作者是问,追究作者的种种歹意。现在,坦白地说,我不敢这么做了。将心比心,我觉得作者有可能是无辜的。拿编辑是问,又觉得无此必要,且不说编辑先生还可能是我的某个大主顾。

软规矩第二条:不参考经由编辑、记者转述的作者言论。这方面经验本人虽非常有限,但经常留意报刊的读者不难发现,由于着眼点不同,我们经常听到作者抱怨记者生编硬造。见得多了,我难免也会多长一个心眼,多留一份神,多存一点疑。那就是,记者笔下的某作家说什么、怎么说,与某作家实际上是怎么说的,甚至与某作家实际上到底说过那句话没有,有可能是两回事。嘿嘿,在我有限的经验里,也并非没有教训可言。从我嘴里吐出的话,经过编辑理解加工之后,再相见时,有时竟会产生视同陌路的感觉,极端情况下,我甚至萌生过这样的冲动,想撰文反驳那个与自己同名的家伙。吃百堑,长一智,考虑到有些文艺记者已经流露出娱记化趋势,这第二条软规矩,便不得不置之案左了。

软规矩第三条:如无特别可信的证据,绝不引述同行的相关评论。订此软规矩,主要是搞不清评论者与被评论者属何种关系,他们之间有过何种礼尚往来,达成过何种天地默契,他们是否正在合作上演二人转?我等外人,倘贸然援引,恐有中套之虞。现在我评论他人,宁可假设自己是第一个评论者,对那支原本最可倚重的友邻部队,不惜全盘割爱。最近留意过几本新书,看书中由名家代撰的序言,我发现一种具有相似文字基因的表彰法:做序者为了强调这本书、这位作者的不同凡响,他不是向我们分析作者到底有何突出特质,而是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超人气势,先一蒿打翻一船人再说,非得将除该作者之外的所有同行彻底奚落一番,他是不会罢手的。结果,在此类序言中,我今年已经不知多少次见到一轮崭新的文学旭日喷薄而出了。对这类擅长把评论舞成狮子的杂耍式文学高见,我除了付之一笑,当然不敢再存其他想法。

接下来的问题是,有了这三条软规矩,文学评论还能正常展开吗?——应该能的,因为我始终相信,文学评论的天地,和文学创作的世界,一样宽广。

20041224

 


TAG:

周泽雄文字客栈 引用 删除 周泽雄   /   2005-05-23 14:34:22

多谢正午妹子惠示比特芳名,俺称呼起来终于方便多了。我非常感谢你的“好辩”,绝非客套,每一位批评、质疑我的读者,我都视为笔墨恩人。


说实话,当代小说、戏剧和诗歌,我都很少读。我有一个看法(日后也会争取形成文字)是,四十岁以后再读小说是不严肃的。与之相对的是(我得好好想一想),今天写小说,是否也有某种不合时宜之处。

引用 删除 正午   /   2005-05-22 07:44:29

文章流于意气,似乎在向“抒情”靠拢,呵呵。不过我既然不反对抒情散文这种文体,当然也不会要求周先生强行克服意气。特别是跟我意气相投的文章,绝对是多多益善。不过我有个好辩的毛病,就算心里赞同的观点,我也要吹毛求疵地看看推理有无疏失。多包涵!


我最需要的是对中国当代小说、戏剧和诗歌的点评,可惜无论是在《读书》还是《书屋》,这类书评都极罕见。我也明白这里面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我缺乏时间精力去沙里淘金,结果对当代中国文学几乎一无所知,惭愧兼遗憾之余抱怨几声而已,并不是真的责备你们。在我梦想中,最好知识分子都能中彩票发大财衣食无忧,然后在网上匿名发表独立的书评。可惜也只是白日做梦而已。


(换一个规矩点儿的名字,和真名论坛的用户名一致)

周泽雄文字客栈 引用 删除 周泽雄   /   2005-05-21 14:28:15

谢谢女:小文针对的只是报刊上的书评,至于专业文学评论,我也不知在哪儿。国内这方面的知名刊物,一为《读书》,一为《书屋》,现在都不甚在意专业文论了。小文《受托的书评》里,我稍稍提到了些国内书评不景气的原因,与此文在内容上有些关联。好像也顺带提到自己较少写书评的理由,说得丧气些,就是有种“犯不着”的情绪。


你的点评很有启发性,有益于我反省自己的看法。显然,小文确有流于意气的地方,但要克服这种意气,实在很难。

引用 删除   /   2005-05-21 10:25:07

如今要是做专业的文学评论,恐怕不能不涉足原始文本之外的领域,因为只分析文本的新批评(new criticism)早已成了过时的“旧批评”。软规矩的第一条:如果做读者反应(reader response),轰动性的书名或文章名估计是避不开的,因为显然会影响读者的解读。第二条可以理解,第三条我不太明白:如果同意别人的评论,自己可以引述发挥;如果不同意则可以反驳。我认为关键应该是评论文章中有没有值得重视的观点,而不是评论者和作者的关系。


不过您说的大概并不是专业文论,而是书评或是读书笔记类的散文/杂文。中国的文学评论不成气候,不知是不是因为当代文坛不够争气?不过拿西方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的文论作品似乎也并不常见,未免有些遗憾。中国好像也没有特别权威的书评刊物,让我这种忙人兼懒人每次到了书店都不知所措。周先生的书评我非常喜欢,只可惜太少。如果中国能有《纽约书评》或至少是《纽约时报》周末版书评那种高质量的刊物就好了。唉。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