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苏州旧闻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5-05-04 02:57:45 / 个人分类:舒芜谈书

我喜欢看社会新闻。我觉得,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社会新闻里面爱报道什么,读者爱听什么,往往是中低层民众的思想的折射。而中低层民众的思想如何,是很重要的事,思想史研究应该以此为重,至少应该与少数高级精英的思想并重。

所以,昨天得到王稼句先生邮赠他选编、点校、评说的《苏州旧闻》,非常高兴。这是一百二十年前有关苏州的社会新闻,选自清末上海出版全国著名的《点石斋画报》,共二百八十五则,全部影印原图。原新闻文字即在图中,手写体,无标点,现在王稼句先生加上他点校的铅字释文,和他的评说。王先生在《前言》里面指出此书的意义道:“既反映了当时苏州社会的众生相,也透露出时代的精神和观念;另外,它还具有史料上的意义,苏州文献于这一时期记载较少,故可拾遗补缺。”的确是这样。我可以补充一点:当时的苏州,领导着全国的新潮流,所以这里的“时代精神和观念”,乃是全国性的,不止是苏州一地而已。

我在细看之前,先翻阅目录,有这样一些题目特别触目——

        鬼迷入井

        遭诬索命

        鬼责负心

        游客遇仙

        扮差吓鬼

        鬼妻犹妒

        雷殛逆子

        吴门桥鬼

        文昌示兆

        天谴可畏

        财神示梦

        毒谋天谴

        雷公得贿

        人鬼不同

        逆妇变龟

        石佛为祟

        木隶催粮

        画符去针

        天警淫妪

        雷警小窃

        溺鬼抢物

        僧魂显灵

        缢鬼现形

        海参化人

        夜叉报怨

        石神有灵

        鬼父择婿

全是鬼神妖异之事,居然有二十七则之多,占了全书约十分之一。我不禁奇怪,这是社会新闻么?岂不是志怪小说么?再一细想,此中就有很可说的道理。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里,说到六朝文人所作的鬼神志怪之书,并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这同样可以解释清末画报上的社会新闻里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鬼神妖异之事。原来在当时记者和读者心目中,同样是以为人鬼乃皆实有,当然都可入社会新闻之列,不成问题。

今天我们任何传媒上的社会新闻,再不会有那些鬼神妖异之事了。写到这里,是二○○四年二月十八日上午,随手打开新浪网的社会新闻,其目录如下——

“窃听手机”网上叫卖这种行为已经触犯法律(07:37)

被包养女大学生索赔40万续:被告不排除反诉讼(06:46)

废井内清出3枚手榴弹手榴弹拉环已断仅剩线头(06:20)

贵州一监狱发来入狱通知书老实农民莫名成罪犯(04:15)

不法商贩销售掺入瘦肉精猪肉 630村民中毒住院(04:05)

深圳破获罕见犯罪组织老虎钳夹阴部逼人说密码(03:59)

广州年轻人时兴立遗嘱办公证比老年人更洒脱(03:54)

妻子疑遭遇车祸伤情严重丈夫悬赏2万寻目击者(03:48)

“丐帮帮主”两闯救助站寻盲弟子强迫其乞讨(03:42)

记者夜访广州火车站揭露拉客仔四大骗钱招数(03:36)

上海复旦等高校学生公寓近日连发窃案(03:12)

声称要炸毁公安大学编造恐怖信息者被判刑(03:07)

恩爱夫妇欲“脱贫致富” 妻子卖淫丈夫站岗放哨(02:32)

老翁被医院拔错牙欲植日本克隆牙索赔克隆费(02:28)

广州交通违章渐减少是否取消市民拍违成悬念(02:17)

美女广告印上学生练习册市教委:不可思议(01:39)

北京同仁医院急诊厕所男女混用患者好难堪(图)(01:19)

组图:昆明局部地区突降罕见冰雹春城享受冰凉(18:53)

十八条里面没有一条鬼神妖异之事,可见现在的记者和读者,早已不相信人鬼乃皆实有了。这看来平平常常,理当如此。可是,回顾一下《苏州旧闻》,不能不承认这就是进步。一百二十年的时间,换来这么一点进步,我以为不能算小。因为这是广大中低层民众的进步,不是吹皱一池春水,而是河底深水的流动,是不可阻止的,不可逆转的。

再大致翻看图画,最触目的是美人裙下的三寸金莲。

王稼句先生在《前言》中解释画报道:“当时摄影已经传入,但由于造纸、印刷技术的滞后,照片还不能刊印于报纸,故申报馆引进石印技术,以图文并茂的画报形式进行新闻传递,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这是不错的。可是,较之摄影,绘画更容易寄寓着画师的主观取舍爱憎。我看面前这些图画,每画到女人特别是美人,总是把她们裙下的小脚画得特别明显,那么小巧玲珑,那么轻柔款软,竭力要使人生“我见犹怜”之感,我想象摄影恐怕还难以达到这样效果。前面说清末的苏州,领导着全国的新潮流,现在要补充说,特别是领导着女性时装美容方面的新潮流。长篇小说《死水微谰》里面,清末成都人语言中就有“苏气”一词,犹如后来说的“海派”“港式”。当时苏州美人的三寸金莲,当然也是“苏气”的重要的内容,为全国所仿效。

但是,清末西方来的传教士,首先竭力鼓吹不缠足,影响到我国先进人士,特别是留学出国回来的人士,已经见识过世面,更加发现中国历来“拜脚”审美观的颠倒美丑。有人说,看见有这些尖脚的姊妹们在那里一蹻一拐地行走,不但不能够以先进国民自豪,连后进国民的头衔也没有把握了。社会审美观发生如此巨大变化,反对缠足的声势越来越盛,千百年的缠足的恶俗,终于彻底革除了。现在中国即使再穷乡僻壤地方,大概再也没有给女孩子缠足的了。现在我们报纸和网上的社会新闻,更不会配上一幅三寸金莲的美人照片了。我们回头看点石斋的美人画,尽管它对三寸金莲已经做了最大程度的美化,看不见一蹻一拐的丑态,可是正如前些时报纸上一位女作家文章所说,看到美人们“虚飘飘地站在那里”,仍然是十分畸形的,令人很不舒服的。  

中国缠足恶俗,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曾经有那么多的拜脚狂男子肉麻赞美,拼命卫护,可是花了一百二十年,居然革除掉了,对比非洲还有1.2亿妇女至今免除不了割礼的苦难,这个进步也不能不承认是巨大的。

二○○四年二月十九日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