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庐沽酒,尝去喝酒,醉卧其侧,既不自嫌,其夫亦不疑之。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不识其父,径往哭之......

读书笔记:文化与文明夹缝中一枝凄美的绝唱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6-02-23 11:45:16 / 个人分类:怀沙笛沉兮畔牢愁

——再读徐志摩《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该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

    诗人徐志摩,谱名章垿,父亲叫徐申如,他的小字便叫又申。小字可能寄予了父亲,这个半新不旧的工商业者的希望。浙江,地处沿海,近代史上是中国受四方文明影响更早更普及的一个地区。在海宁县硖石镇保宁坊的一个老屋宅子里,1897年1月15日,诞生了一个富商之家不那么勇敢的叛逆者。象那个时代产生的大多数文人诗人等人文精英一样,父亲是大工商业家,保证了他童年时代的优渥生活、青年时期自由飞翔的平台;但是品质情商上的影响,最大的反过来仍是阴性的祖母和母亲。“那深厚的慈荫,真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蔽。......即使劳碌了一生,她的报酬却在灵魂上的平安”。

  早上走来祖母的床前,揭开帐子叫一声软和的奶奶,她也回叫了我一声。伸手到里床去摸给我一个蜜枣或是三片元糕。我又叫了声奶奶。出去玩了,那是如何可爱的辰光,如何可爱的天真......

徐志摩的母亲是父亲徐申如的偏房。诗人在生命最后几年曾写《给母亲》一诗,透露他和陆小曼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母亲,那还只是前天
  我完全是你的,你唯一的儿;
  你那时是我思想与关切的中心:
  太阳在天上,你在我的心里......

小时颇似贾宝玉的徐志摩,受父母钟爱。四岁开始进私塾,十一岁进本镇一所维新运动中开办的新式学堂。1911年入杭州府中学。这时开始写日记,从中可以看到少年徐志摩甚富爱国和革命热情,关注国家民族大事。这既是那个时代的时尚,也是所有文明青年的志趣。所学课程也显现着时代、思想新旧相交的痕迹,比如国文、作文、算术、地理、历史、讲经、博物、图画、官话、英语、普操、兵操、修身等。私塾启蒙、新学开路的徐志摩沉入其中,均如鱼得水。郁达夫回忆这个同班同学说:

  使我惊异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金边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他平时拿在手里的总是一卷有光纸上印着石印细字的小本子——

    1915年夏,徐志摩在杭州一中毕业,秋天来时,考上了上海浸信会学院。相信这个宗教办的学院里,充盈着西方文明的阳光雨露。但除了少数慈善资助的学生,一般入学者的学费也不会少。这时,志摩还是一个听话的好儿子,十月奉父命归里,与张幼仪完婚,在硖石商会行新式婚仪。张时年16岁,是江苏省立第二师范的在校生。张家是望族,幼仪之兄张君劢后来曾是民社党主席,张嘉璈则是金融界和梁启超为祖师爷的政学系头目。无论如何,两个人都没有想到,至六年后的1921年,徐志摩居然移情别恋。总之,难说那结果是必然还是偶然,至少眼下这新婚燕尔的一对,还是很融洽的。1916年志摩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次年随学校并入北京大学法科。1918年内兄张君劢引荐,拜师梁启超,文字上从此竭力师法这位新民体的开创人。

    1918年8月,徐更名志摩,转戾似乎从改名出现。志摩被掩盖和制肘的性格,从登上上海的码头那一刻起,在横渡太平洋过程中——后来他有好些诗歌都是在海上旅途所写——又在美国的留学天空——他一年不到便换学校、换志向——得以张扬生长了。开初进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习,次年转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一年后因仰慕罗素,违父命放弃攻博,悄悄去了英国剑桥大学。好容易进了剑桥预科班,刚学习不到半学期,1921年偶然结识了陪父亲林觉明来英国休息的美丽女孩——林徽音。自此,放弃了学业,开始了作为诗人的写诗生涯。在剑桥几年,阳光灿烂,从咖啡馆到书屋,徐志摩翩翩在小妹妹林徽音的眉前裙后,尽情享受剑桥的自由空气和窈窕美女的呼吸。尽管一天正经的课堂都没有上,但爱情毕竟是用来滋养艺术家的。这以后他所有的书信,都化作了后来立身扬名的诗歌和散文。终于,追求自由从爱情开始。为了心上人,徐志摩如疯如魔,不惜抛妻别子。1922年与张幼仪协议离婚,在报纸登载广告,言辞洒脱,把离婚对自由、对幸福的意义写得胜过了自由和幸福本身。在这离乱期间,林徽音随父亲林觉民不辞而别,杳然回国。后得知消息的徐志摩,便丢下孤身在柏林的张幼仪,也顾不得冬天待出生的孩子,返身寻着心上人的香路,蹑迹追踪赶回北京。

    此举此行,得到的是林家上下坚决的拒绝,一个名门黄花、才情女子,不能糟蹋在世人眼中的风流公子手里。不久林徽音与梁启超小儿梁思成琴瑟相配,结百年之好。在一边默默落寞的徐志摩,“失之桑隅,收之东隅”——原本播种爱情,不经意中收获了诗歌。蜚声作家的身份得以历任北京大学、上海光华大学等大学的教授,在古都和大上海传播牵魂爱情在灵魄中留下的结晶。1923年徐志摩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1924年泰戈尔访华,陪行一路,担任翻译。是年恋上雍容浮艳的陆小曼。陆小曼丈夫是毕业美国西点军校的空军军官,但也扛不住文人的进攻。最终,让出了卧榻,以成人之酣睡。但好事毕竟多磨,1925年第二次欧游,其实是徐志摩婚姻坎坷的一次散心,父亲坚辞不同意这场薄情郎与交际花的婚配。途中访问苏联,恶劣心理产生了对恶劣共产革命的恶劣印象;后任《晨报副刊》、晨报《诗镌》主编,便表现了偏右的立场。梦萦缱倦的无名恋情,拖到1926年,终获老派父亲有条件的同意。经过胡适劝说恳请,好容易得到梁启超同意,做了这场婚姻的证婚人,终于得与陆小曼完婚。尽管在婚礼上,口无遮拦的梁公疾言厉色,令四座皆惊。因为他在痛斥中定性:这是一对水性杨花的贪情恋色之和。

    1927年与胡适、梁实秋等创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任主编,是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1928年第三次欧游,不幸而言中,这次是伤于陆小曼。陆小曼开支浩大,讲排场好交际,红袖不爱添香爱舞场,夫君便心不安静,不安静便写不出好作品。为了应付陆小曼的浩繁开支,徐志摩身兼几处教职。1931年11月19日,搭乘免费邮机自南京返北平,据说也是为了旅费的便宜,还是为了按时赶回上海给不甘寂寞的妻子过生日。结果,在济南上空撞山罹难,云游而不归。徐志摩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写过散文、小说、剧本,主要致力于诗歌。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死后由友人编的《云游》。 



    《再别康桥》虽是一首纪游诗,但好像是徐志摩一生历程的缩写和寓言。康桥即是今译的剑桥,是英国学术、文化和风景胜地,也是著名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兼有音译和意译的意思,蕴含了对西方文明的向往之意。诗歌标题中的“再别”二字,呼应了1922年《康桥再会吧》的初别。想来,那“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的康桥生活,形成了徐志摩“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三个大字构成的“单纯的信仰”(胡适)。这即是:文学写人的爱;在中国实现英国工党式的政治模式;与一个美丽、重感情、有才华的现代女性结合(陆耀东《徐志摩评传》重庆出版社)。

    徐志摩曾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然而,1928年前后,徐志摩的“理想”却在现实中经历着幻灭;“想望那种世俗幸福”也陷入了困境。政治的理想、爱情的理想,却在中国酱缸般的文化品质、人性绞杀机器似的权力斗争和才子不遇佳人的乖戾命运中,被一次一次粉碎。于是,诗人只好去搭建文学的空中楼阁上的理想,来做最后的、无望的逃避。《再别康桥》就是这样的文化与文明挤压、揉搓下,一曲对爱、自由和美的凄美绝唱。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首节写别态离情。起句“我走了”顺诗题“别”字起笔,“走”字唤出下文中的“来”。“来”是过去时态,由此,诗歌自而然地进入倒叙,引出下文。末句“作别”点题,离别的字象,冲击出令人碎心的离情别意。由于“西天”的双关意味,标示时间的自然景观“西天的云彩”便成为隐喻,有了标示空间的社会内容。于是“作别”就指向自然和社会这两个层面。另外,叠音词“轻轻的”不避重复地使用,反而收到奇效:一是变化修辞,区分出诗人三种别态——“轻轻的我”、“如我轻轻的”、“我轻轻的”;二是过度形容,使潇洒弥散出悲绝的意味。三是错置停顿,音节中变化出细微的弹跳性弦律。这些,为全诗铺垫了流丽、柔和与绝望的基调。

    中五节写游程心路。缠绵柔媚的诗情是徐志摩最突出的特色,诗中丽词堆砌的意象也是“一派撩人的妩媚”。然而,游到极处的一个转折否定“但我不能”,撕开了这绝望下的华丽: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此节呼应首阙作结。梁实秋说,徐诗深受哈代之作的影响。诗中也有一个小小的情节:起于“轻轻”,终于“悄悄”,“结尾处缀上一个悲观的讽刺”——“不带走一片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现代诗歌中常带有“世纪末情绪”,觉得整个世界已经走到了尽头。徐志摩身处新旧交替所来的动荡不安社会,经济发达而产生的纸翠金泥的时代,加以他的旧商绅家庭出身背景,中西文化经历,任性随情的生活,唯美的写作和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这一切糅合在《再别康桥》一诗中,到底忍隐不住一股浓浓的“绝望感”流入笔端。写着写着,便呈现出修辞上的“世纪末的华丽”。

    这华丽的诗语,外表轻松华丽又散漫,徐嘘侃款而有序。但内部构成绵密的情节线索,透过情节线索,诗歌产生完整性。仿佛塑造了徐志摩一个流亮的外部倜傥潇洒的形象,但这形象背后深处却是严谨沉郁的终结之感。徐志摩的康桥之行就变成了寓言的康桥之行。康桥,就不是一个真实的康桥。诗歌创造出来的是一个世纪末情绪下的意象,在其中,康桥再别就好像是与全世界的文明做最后光艳一闪的作别和作结。细读该诗,可以看到这作别下的绵邈之思,可以看到作结中的纤细和精致。如字象的相连又如细密的闪闪绸缎:(再)别—(作)别;波(光)—(柔)波;金(柳)—青(荇),等等。

    因为《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艺术的诗”主张的结晶,是新月派诗歌“三美”主张的具体实践。字重色彩,词重意象,情景交融,色彩斑斓,有绘画美;全诗七节,每节四行,错落整齐而悦目,有建筑美;徐志摩对新诗的最大贡献是在音乐方面,他执著认为:“诗的灵魂是音乐的,所以诗最重音节”。仔细聆听该诗歌,每节大体一行三顿,抑扬顿挫中,音节柔美和谐而悦耳,令人陷入沉坠。不管怎样,脱离现实的唯美追求,一定是现实糜烂得不能再烂的绝望之下,精神上的无望逃脱。如果小心划出全诗的顿挫处,反复朗读,便可以感受到诗歌节奏上如幻的“内在旋律的流动”。这是凉到骨子的世纪末的华丽的律动,也是作为死亡降临之前的唯美的表征。

        但我 | 不能 | 放歌
            悄悄是 | 别离的 | 笙箫
        夏虫也 | 为我 | 沉默
            沉默是 | 今晚的 | 康桥




(写于2000年)


TAG:

引用 删除 秋天   /   2006-02-26 12:34:35
呵呵,以前读徐志摩的诗,总是据诗论诗,从不牵附到别的东西,怕误会了作者的本意。可是,看到《再别康桥》竟然被你按这样的思路来解读,也实在很有趣。嘻嘻,老哥,我不服都不行呢。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秋天能喜欢,我自然高兴罗。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