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庐沽酒,尝去喝酒,醉卧其侧,既不自嫌,其夫亦不疑之。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不识其父,径往哭之......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六)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6-08-20 15:39:55 / 个人分类:我笛离骚兮吹九歌

——吹笛寻根 江湖庙堂


    中国笛子的历史可谓是上下七千年,几与人工打磨为标志的旧石器时代同龄。 在漫长的黄河文明的流变中,工艺上精致入微,文化上层层堆积,简直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和经典。如同许许多多的物质文化一样,蕴含了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定势;可以说物质形态的笛子是一部微缩的生活史,文化形态的笛子则是一部中华精神形态无所不包的存在史。
    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笛子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中国竹笛艺术是如此地魂丽多姿,历代文人曾为它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篇:舞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促杜工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

    用共时性的眼光看,近年来,中国考古的发现丰富,首先是浙江河姆渡出七千年前的骨哨、骨笛;美国华侨收藏的战国时期七个按孔横吹的铜笛;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公元前433年)曾候乙墓中的两支横吹的笛;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168年)中两支横吹笛;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汉初期)一支用二节竹制成的七个按音孔横吹的笛。这些文物虽是凤毛麟角,但都是中国竹笛鼻祖有力的见证。从而推翻了原史料中记载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把笛子传入中国的说法。

    中国竹笛的种类及名称极为丰富多彩。如以形制为名:饰龙谓“龙头笛”;乐师在皇帝面前将双手交叉作拱手之意来演奏谓“叉手笛”;以尺寸为名的如截竹一尺八寸不洞箫渭“尺八”,唐代传入到日本仍谓“尺八”,我国福建南中常用的洞箫即为“尺八”;以典故为名如汉代音乐家蔡邕,拆“柯亭”第十六根竹制笛。其音色优美,后人赞好笛子谓“柯亭笛”;《史记》记载伍子胥曾吹箫乞食于吴市中,后人谓“子胥箫”;以材料为名,如“铜笛”、“铁笛”、“玉笛”、“鹰笛”、“猿臂笛”等。顾名思义,以取材而得名;以地域为名如四川姜笛的“姜笛”、广西侗族的“侗笛”;以剧种为名的如昆曲的“曲笛”、梆子戏的“梆笛”、雅乐中的“雅笛”、能乐的“能笛”等等。由于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十分丰富,在此不能一一例举。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在强盛的唐朝也是竹笛的兴旺时期,笛曲丰富,人材辈出,随着唐朝歌舞音乐和大曲的盛行,出现了许多盛名的演奏家,如李暮、孙梦秀、尤承恩、许云封等一代神笛。汉代和晋代的马融、蔡邕、桓尹、绿株等演奏家。曲目有《武溪深》、《落梅花》、《梅花三弄》、《紫云回》、《云州曲》等,遗憾的是历代众多的笛曲却没有谱子能留传下来,就现在演奏《梅花三弄》即晋代桓尹的笛曲,也只能从古琴谱的《梅花三弄》中去翻版演奏了。
    到了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无论从演奏技法和曲目更是脱颖、创新,使笛子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逐渐摆脱了南、北之分的概念。乐曲的内容从强调地方风格到追求意境的刻画, 广泛吸取其它艺术品种及姐妹乐器的技法而融汇贯通,大大丰富了笛子本身的表现力。1991年朱践耳先生为竹笛和22件弦乐器而作的室内交响乐《第四交响曲》荣获瑞士玛丽·何塞皇后国际交响乐大赛奖。国外评赞为“具有如此奇妙的音响及不可替代的民族性”。

    笛曲中最有名的是《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笛是民乐精粹,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

   用历时性的眼光看,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有源远流长的历史。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那时,笛是竖吹的,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今天的中国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乐曲《小白菜》。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支竹笛,都属横吹类的笛乐器。
 北朝时,笛子不仅极为普遍,而且有所发展,形制、长短、粗细变化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开始有了“横笛”之名。隋朝后期,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
 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
 元朝以后笛子与现在类似,由于戏曲的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不同分为两类:梆笛和曲笛。
 20世纪六十年代,赵松庭发明排笛,将2至4根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富于变化,易于演奏。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笛子名曲《百鸟引》,这首笛曲,是由安徽民间乐曲改编而来,乐曲通过描写春光明媚,百鸟欢舞的动人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乐曲结构精炼、形象鲜明,充满着强烈的乡土气息


  《百鸟引》是笛子独奏曲,尹明山传谱。原为安徽民间唢呐名曲,后经当地著名民间艺人尹明山(已故)加工整理,移植于笛子,表现了百鸟相引,春光明媚的丰富意境。1961被年原上海民族乐团何无奇团长以及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发现后,重新整理,成为现在的《百鸟引》。
  自由悠扬的引子运用了富于特色的柔滑音与气滑音,旋律优美。中间出现了几声清脆的鸟叫声,打破了大自然清晨的寂静。紧接着的第一部分的中板段落,徵调式的旋律生动流畅,十分活跃,描绘了鸟儿在大自然中欢乐地歌唱;音区、力度的对比,表现了鸟儿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飞翔姿态。
  全曲最精彩的是模拟群鸟鸣叫的第二部分。它在乐队欢快活跃的固定音型伴奏上展开。笛子的自由节奏和乐队的伴奏形成对比,笛子以滑音、花舌、吐音、飞指、气霍音等技巧模拟各种鸟叫声,维妙维肖,展现了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尾声部分生动地描绘了春花烂漫、群鸟欢舞的动人情景。笛子以宽广的气息,奏出逐层向上的旋律,随后以民间的双气音奏法奏出快速的同音进行,把情绪推向高潮。最后又再现了鸟鸣之声,与引子首尾呼应。
  整首乐曲结构精炼、形象鲜明,同时又充满着强烈的乡土气息。

    笛子浸染在中华文化之中,表现在方方面面。突出有两个经纬:一是诗词小说借以生情事;二是历史典章依之正礼仪。

    先看抒情言志。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自古以来,笛子备受诗文人的青睐,总能在古诗词中找到笛的影子。如“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为什么笛子备受诗人们的青睐?
    笛有无限开阔的意境,笛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各种旋律:它时而欢快,时而怅惘,时而思念,时而悲慨。从某种角度上看,演奏家吹出的笛曲,等同于诗人笔下的诗,它是诗意盎然的载体。而箫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同样受到诗人的青睐,唐代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有诗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笛音的兴衰暗示家族的兴衰。

    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因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 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 于是遂又斟上暖酒来.贾母笑道:“果然可听么?"众人笑道:“实在可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 须得老太太带领着,我们也得开些心胸。”贾母道:“这还不大好,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说着,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 送给谱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细细的吹一套来.媳妇们答应了,方送去……

  《善吹者》写了一个吹笛的神童,笛音如潺潺水声,教训了名叫乔敖的骄傲之人,说明做人处世的道理。

 古有乐师名乔敖者,其笛声悠扬清越,邻里皆赞之,遂飘飘然而欲飞。
 某日,乔敖别友人而还,渴急欲饮。远见一竹林,郁郁葱葱,水声隐约可闻。大喜,奔之。近林,闻水声潺潺,叮咚有韵,似一泉汩汩溢出。入林,闻水声滔滔,如万马奔腾,似一河流泻万里。循声而去,但见一牧童持笛倚竹而坐,目似瞑。水声骤失,其大惊,恍若梦中。问曰:“小儿,可知林中有一大河?”牧童答曰:“不曾听说。”乔敖怒曰:“汝安敢诳吾?吾闻水声不见大河,岂不谬哉?”牧童摇头笑言:“水声不在林中,但在笛中。”乔敖大怪,曰:“汝能吹笛乎?笛中何以有水?”牧童颔首,曰:“略识笛音。笛本无水,心中有水,便自笛出?”乔敖大惭,曰:“吾吹笛数十哉,自以善吹者,今始知不过能吹者也。今见高人,望指点一二。”牧童起身欲去,答曰:“此只知吹笛不知吹心之故也。”
 乔敖大悟,遂虚心求教,潜心练习,三年乃成。


    李白写《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借梅花笛声表达离别之情,一千年后梁启超赋海棠笛音抒发文人聚会兴致: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

    这是梁启超卧病,为消遣时间而用宋词集句,最得意之作为赠徐志摩一联。梁公自认此联极能表现出徐志摩的性格,还带着他的故事。徐志摩曾经陪泰格尔畅游西湖,别有会心,又尝在海棠花下做诗做个通宵

    《蓝田玉》是一个中国民间故事,讲述了优美的笛声能够换来花仙子作新娘。

    相传,曹州牡丹乡的万花村,有很多人专门养花,靠卖花来维持生活。万花村南有个不小的花园,柴门篱笆,十分幽雅。看园人名春宝,年方十八。在他小时候.他的父母因病双亡。小春宝就跟着祖父生活。小春宝聪慧伶俐,勤劳好学,人见人爱。但不幸的是祖父在他刚刚成人之后。就撒手而去。春宝感到十分悲伤。每当月儿高悬,夜风吹拂,他便吹起祖父留下的竹笛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这一天,春宝刚刚吃过晚饭,又拿起竹笛。万花村的上空,又飘荡起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听了让人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儿。不知什么时候,天上竞晰浙沥沥地下起雨来。他把板凳往屋里挪了挪,望着门外那细雨濛濛的夜色,春宝又沉入了对祖父的深深思念中。忽然,一个人跌跌撞撞地从外面跑来,没等春宝开口,那人先说话了:“对不起,打扰您了,让俺在这儿避避雨好吗?”
    听声音是个女子,春宝赶忙点上了灯。灯光下,春宝看清楚.这么一个姑娘,长得眉清目秀,落落动人。雨水顺着她的发梢往下涌,她那娇美白微的脸宠更加动人了。
    春宝一时之间不知说什么好。心想,外面雨这么大,一个女子前来求助,不能不答应.可房子这么小.留下她怎么办呢?
    姑娘见他没有说话,又说:“如果你实在为难,我就另找一家吧。”转身就要出门。
    春宝连忙拦住姑娘,说道:“姑娘请留步!姑娘如果不嫌弃这里脏乱,就留下避雨吧。”他心里想,如果姑娘真的走了,那我就太不巴乱;就留下避雨吧。”他心里想,如果姑娘真的走了,那我就太不仁义了。姑娘十分高兴,连连致谢。
    春宝见姑娘浑身都湿透了,身子有些颤抖。可他又没有衣裳让她换。他想了想,对姑娘说:“你先在屋里暖和暖和,我到园里看花去。”拿起挂在墙上的蓑衣出了门,把姑娘一个人留在了屋里。 春宝披着蓑衣在园里转了一会,见雨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他在园里走来走去,不知不觉地走到屋门前,见屋门已经关上了。他正要上前扣门,又觉得不妥。想来想去,他就倚在屋檐下的屋门房等起来。
    春宝就这样,披着蓑衣在门外站了一夜。天快亮的时候,雨终于停下来了。
    这时,他听见屋门“吱呀”一声,门开了,姑娘走出来,见春宝披着蓑衣,满脸疲惫之色,十分不安,说道:“打扰您了,真是过意不去。改日我一定再来致谢。”
    春宝连连说:“不,不用”。看着姑娘渐渐远去的背影,不知为什么,春宝有些张然若失的感觉。
    三天之后,一个月明之夜.春宝又吹起竹笛,笛声悠扬,飘荡在夜空,那笛声里仿佛又多了几分韵味。不知吹了多少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人说话:“春宝哥,你的竹笛吹得真好啊!”听到声音,春宝觉得有些耳熟,春宝回头一看.果然是那天晚上来避雨的那个姑娘。姑娘手中提着个竹篮,向他微微一笑。
    “是你!你什么时候来的?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春宝一连串提了好几个问题。
    姑娘笑了笑,说道:“我来了好大一会儿了,看你吹笛入了神,没敢打搅您。至于你的名字嘛,我不告诉你。
    姑娘从手中的竹篮里取出一些香喷喷的饭菜,又拿出一双崭新的布鞋。春宝不知说什么好,从祖父去世以后,还没有一个人如此地关杯体贴他呢。
    再次见面,二人仿佛老朋友似的,再也没有那种拘束感了。月下,花丛旁,他们畅谈起来。谈话问,两人都流露出对对方的爱心。春宝不愿姑娘匆勿离去,姑娘也总是迟延着不走。不觉天要亮、姑娘不得已,只好起身告辞。临时走,姑娘对春宝说:“我住在村南篱笆园,姓蓝。天明你去我家,对上这只簪,咱们就结成夫妻。”说罢,从头上拔下一只金光灿灿的玉簪,送给春宝,飘然而去,留下一股清香。
    天亮了,春宝回味着姑娘说的话,不停地念叨着村南、篱笆园……。他忽有所悟,忙向园中的牡丹花丛走去。但见棵棵杜丹上朝露颤动,有一棵品种名为蓝贵人的牡丹,浑身干松松的.不曾沾一滴露水。春宝立刻想到姑娘姓蓝,他已经猜想到,这蓝姑娘一定就是牡丹仙子。又一想:对呀!这蓝姑娘在我屋里呆了一整夜,自然没有露水。便忙拨开花蕊。一看竞少了一根。他拿出姑娘给他的玉簪往上一对,那棵牡丹霎时变成了昨夜的蓝姑娘:春宝又惊又喜:蓝姑娘!蓝田玉,我可找到你了!”蓝姑娘也说:“我能找到你这样勤劳聪明的后生,也算是终身有靠了。”
    从此,他二人结为夫妻。夫妻俩相敬相爱,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诗词文学、传说故事移人性情,史书典章则整合规范。房玄龄等著的《二十四史·晋书·志第六》记载了整顿音律对于恢复国家秩序的功能作用。

    汉末纷乱,亡失雅乐。魏武时,河南杜夔精识音韵,为雅乐郎中,令铸铜工柴玉铸钟,其声均清浊多不如法,数毁改作,玉甚厌之,谓夔清浊任意,更相诉白于魏武王。魏武王取玉所铸钟杂错更试,然后知夔为精,于是罪玉。
 泰始十年,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张华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部太乐郎刘秀等校试,其三具与杜夔及左延年律法同,其二十二具,视其铭题尺寸,是笛律也。问协律中郎将列和,辞:“昔魏明帝时,令和承受笛声以作此律,欲使学者别居一坊,歌咏讲习,依此律调。至于都合乐时,但识其尺寸之名,则丝竹歌咏,皆得均合。歌声浊者用长笛长律,歌声清者用短笛短律。凡弦歌调张清浊之制,不依笛尺寸名之,则不可知也。”

 勖等奏:“昔先王之作乐也,以振风荡俗,飨神祐贤,必协律吕之和,以节八音之中。是故郊祀朝宴,用之有制,歌奏分献,清浊有宜。故曰“五声、十二律还相为宫”,此经传记籍可得知者也。如和对辞,笛之长短无所象则,率意而作,不由曲度。考以正律,皆不相应;吹其声均,多不谐合。又辞‘先师传笛,别其清浊,直以长短。工人裁制,旧不依律。’是为作笛无法。而和写笛造律,又令琴瑟歌咏,从之为正,非所以稽古先哲,垂宪于后者也。谨条牒诸律,问和意状如左。及依典制,用十二律造笛象十二枚,声均调和,器用便利。讲肄弹击,必合律吕,况乎宴飨万国,奏之庙堂者哉?虽伶夔旷远,至音难精,犹宜仪形古昔,以求厥衷,合乎经礼,于制为详。若可施用,请更部笛工选竹造作,下太乐乐府施行。平议诸杜夔、左延年律可皆留,其御府笛正声、下徽各一具,皆铭题作者姓名,其余无所施用,还付御府毁。”奏可。

 勖又问和:“作笛为可依十二律作十二笛,令一孔依一律,然后乃以为乐不?”和辞:“太乐东厢长笛正声已长四尺二寸,今当复取其下徵之声。于法,声浊者笛当长,计其尺寸乃五尺有余,和昔日作之,不可吹也。又,笛诸孔虽不校试,意谓不能得一孔辄应一律也。”案太乐四尺二寸笛正声均应蕤宾,以十二律还相为宫,推法下徵之孔当应律大吕。大吕笛长二尺六寸有奇,不得长五尺余。辄令太乐郎刘秀、邓昊等依律作大吕笛以示和,又吹七律,一孔一校,声皆相应。然后令郝生鼓筝,宋同吹笛,以为杂引、《相和》诸曲。和乃辞曰:“自和父祖汉世以来,笛家相传,不知此法,而令调均与律相应,实非所及也。”郝生、鲁基、种整、硃夏皆与和同。

 又问和:“笛有六孔,及其体中之空为七,和为能尽名其宫商角徵不?孔调与不调,以何检知?”和辞:“先师相传,吹笛但以作曲,相语为某曲当举某指,初不知七孔尽应何声也。若当作笛,其仰尚方笛工依案旧像讫,但吹取鸣者,初不复校其诸孔调与不调也。”案《周礼》调乐金石,有一定之声,是故造钟磬者先依律调之,然后施于厢悬。作乐之时,诸音皆受钟磬之均,即为悉应律也。至于飨宴殿堂之上,无厢悬钟磬,以笛有一定调,故诸弦歌皆从笛为正,是为笛犹钟磬,宜必合于律吕。如和所对,直以意造,率短一寸,七孔声均,不知其皆应何律,调与不调,无以检正,唯取竹之鸣者,为无法制。辄部郎刘秀、邓昊、王艳、魏邵等与笛工参共作笛,工人造其形,律者定其声,然后器象有制,音均和协。

    又问和:“若不知律吕之义作乐,音均高下清浊之调,当以何名之?”和辞:“每合乐时,随歌者声之清浊,用笛有长短。假令声浊者用三尺二笛,因名曰此三尺二调也;声清者用二尺九笛,因名曰此二尺九调也。汉魏相传,施行皆然。”案《周礼》奏六乐,乃奏黄钟,歌大吕;乃奏太蔟,歌应钟,皆以律吕之义,纪歌奏清浊。而和所称以二尺,三尺为名,虽汉魏用之,俗而不典。部郎刘秀、邓昊等以律作笛,三尺二寸者应无射之律,若宜用长笛,执乐者曰请奏无射;二尺八寸四分四厘应黄钟之律,若宜用短笛,执乐者曰请奏黄钟。则歌奏之义,若合经礼,考之古典,于制为雅。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