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庐沽酒,尝去喝酒,醉卧其侧,既不自嫌,其夫亦不疑之。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不识其父,径往哭之......

凶手赵承熙是怎样被宽恕的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5-04 16:49:27 / 个人分类:吹向你兮楚国的笛

——《中国青年报》等大陆媒体在赵承熙事件中的笨伯表演


    2007年4月16日美国东部当地时间16日早晨7时10分左右,弗州理工大学一年级新生埃米莉?希尔舍和负责管理宿舍的4年级学生赖恩?克拉克在大学西安布勒?约翰斯通宿舍楼遭枪杀。

    数分钟后,在距案发现场不远的哈珀学生宿舍,被怀疑打死两人后回到自己宿舍的赵承熙对着摄像头,录下最后一段录像。

    包括这段录像在内的28份录像资料随后被刻录在一张光盘上,录像总长10分钟左右。赵承熙将光盘、一份23页的手写宣言和43张疑为自拍的照片打进一份包裹。当警察在第一起枪击案现场展开调查时,赵承熙步行大约400米,穿过弗州理工校门,走入附近的布莱克斯堡邮局,花14.4美元购买了一份带邮资的次日抵达特快专递大信封,将包裹寄给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纽约总部。

    警方认为,赵承熙花了6天时间准备这些材料,办事从容。

    40分钟后,赵承熙手持一支奥地利产9毫米口径格洛克手枪,和一支德国产0.22英寸(约5.5毫米)口径瓦尔特P22手枪,身佩数个弹夹,走入距离宿舍楼800米的诺里斯教学楼,命令正在上德语课的数十名学生站成一排。先朝教授开枪,然后向所有的同学扫射,赵承熙确定每个人都倒下后,便离开走进隔壁的教室。一个朴姓学生说,听到赵承熙开抢之前先问候“哈啰,你好吗?”

    在大约9分钟内赵承熙发射了170多发子弹,射杀同学和教授共30人,大约每3秒钟开一次枪。

    杀死了三十二个人之后,赵承熙在警察到来之前开枪自杀。

    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切实的赵承熙校园枪杀案现场实况。

    枪击案消息传到中国,引来中国媒体的紧张首先是枪手是否中国人。4月16日那一天里,大陆媒体小心谨慎,政府首脑通过新闻发布会在第一时间对美国枪击案表示慰问,以求主动;而台湾媒体兴冲冲指出就是中国大陆人,香港媒体抢提前量,不经核实迅即派人赶往上海某大学,试图获取第一手资料。这里面有应急表白,有政治投机,也有商业头脑,由此可见两岸三地面对此消息的不同心态。传媒并不总是公正、据实和中立的,尤其在大陆主流媒体中。当美国警方公布枪手为韩国人赵承熙之后,在大陆媒体,一方面一而再再而三信誓旦旦要求美国一家报道枪手是中国人的小报道歉,另一方面兴趣迅速转向担心校园枪击案是否会对在美就读的学子造成负面影响。毕竟,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不是一个小数目,美国政策扇动一下蝴蝶的翅膀会对国内的安定和谐带来一场得克萨斯的龙卷风暴。

    “这是眼下在美亚裔人士最关注的问题”中新网记者邱江波在4月17日弗吉尼亚的采访中报道。但接下来,仅仅是美国官员一场表面化的个人表态,“弗吉尼亚州州长凯恩17日对媒体说,尽管发生了韩籍留学生枪杀三十二人的悲剧,但他认为,枪案仅仅是个别案件,不会引发对亚裔学生的歧视,弗吉尼亚州立理工大学会继续对外籍学生开放。”

    然而,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商学院攻读MBA的台湾留学生谢广仁说:“怎么不会有影响?昨天因为校园传闻说枪手是华裔,我们大家都很紧张。尽管今天公布了枪手的真实身份不是华裔,但作为亚裔人士的一分子,我们在精神上也会受到影响,我们担心就像在我们眼中西方人的模样差不多,西方人看待我们也会很相像。我们已经对同学和朋友做了警示,这段时间,应该小心自己的言行。”

    居住在弗吉尼亚的韩国人已经开始搬离了。

    从4月18日至4月25日,在关注美警方披露最新细节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留学生的状况,以及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内举办多场悼念活动的同时,媒体也把兴趣放在美国的枪文化的背景上;更多的是跟随精神病专家和心理学专家“肢解”赵承熙的精神与人格,从移民家庭背景到学校歧视环境再到社会服务的阙如;也有的从自杀文化上谈论韩国传统的影响。总之,大家都在等待美国官方调查组的调查结论,关于赵承熙的动机之谜,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有消息传来:沈阳美国领事馆这一天在签证的长龙中,仅仅只签证了一对老夫妻,其他的人统统拒签了。

    接下来,在对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内的悼念活动中,大陆的媒体在捕捉什么,也试图制造点什么。4月2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内容全新的特别报道——新闻分析:《美国大学为何将枪手也列为悼念对象》和短论:《感动世界的“宽容”》。在这两篇文章中,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评介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内的一场悼念活动。新闻分析《美国大学为何将枪手也列为悼念对象》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即“凶手本身也是受害者,因为他心理有疾病,可惜没有及时得到社会、家庭的关心和救治,才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在悼念活动中,校方也把他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以体现人性关怀。”

    而在短论《感动世界的“宽容”》中,除了认定美国人对赵承熙已经“宽容”,更是联系了16年前卢刚事件的“宽容”,大胆代表世界认定了这是“两次感动世界的‘宽容’”这样一个陈述性命题。短评说它们“都发生在美国,并不是偶然的。与美国文化和教育都有关。从‘赎罪说’中派生出来的宽恕、忏悔、博爱的精神深入美国人的心;美国教育中最为宝贵的一个侧面是宽容和爱的教育。”这个短论一石双鸟,除了盛赞美国文化(过去几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高度)以外,短评的文字还直接关联了中国文化,暗示了大陆正方兴未艾的“和谐社会”的政治教化正暗合着美国“宽容和爱的教育”,正需要接受美国“宽容与爱”文化中“这种高贵的人性”的滋养。

    但我要说:这是一场人工的和风丽日的媒体骗局。赵承熙石头旁的三张纸条魔幻成了美国人的宽容。三张纸条与 16年的一封慰问信,被魔幻成了媒体所宣扬的“宽容文化”。

    先看看《美国大学为何将枪手也列为悼念对象》一文,在此“新闻分析”——即现象提炼成概念的活动——中,仿佛眼前看到的是一片祥和,满校园都是对赵承熙的人性关怀:

    发生校园枪击案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在停课一周后,本周一正式复课。除出事的那座教学楼关闭外,教学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在停课的一周里,学校举办了多场悼念活动。令人意外的是,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的对象。

    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鲜花和蜡烛。还有一些人留下的纸条:“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劳拉”;“赵,你大大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勇气与关爱。你已伤了我们的心,但你并未伤了我们的灵魂。我们变得比从前更坚强更骄傲。我从未如此因身为弗吉尼亚理工学生而感到骄傲。最后,爱,是永远流传的。艾琳”。

    但这现象,是《中国青年报》笔下经过“偏见”选择之后的现象。注意新闻分析中的“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的对象”、“还有一些人留下的纸条”和人名“劳拉”、“艾琳”,这里面有很多误置。首先,“33块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的陈述,准确地指称应当是:有33块半圆的石灰岩石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其中一块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境外传媒(除了韩国)就是这样报道的。而这里把“石灰岩石块”指称为“石灰岩悼念石碑”,这是大陆记者的修辞术。其实,即便放飞33个气球和敲响33声丧钟,也只是表明它们传达出赵承熙曾是VT的学生身份的功能,并不意味着赵承熙在学校悼念活动中“被列为悼念对象”的意义。事实上,没有一个官方、校方、美国媒体曾经表述过,要把赵承熙列为悼念对象。同样,该文章中传达的这次枪击事件中,“在美国人”自己“看来”“是有责任的”表述文字里,所引述者的身份分别只是VT“中国留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死里逃生的一名中国女留学生”、“旅美作家林达”和“给新移民上英语课的社区教师”,也没有一个正宗的美国人或者媒体。

    不仅如此,如此这般游移不定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内“悼念”枪手赵承熙的“事实”,接下来被更进一步被记者在标题上抽象,提升为(所有的)“美国大学”在“悼念”赵承熙。

    这篇新闻分析还指出,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校园里,在悼念会场上,“有一些人”写下了悼念赵承熙的纸条。“有一些人”?是十几人?几十人?还是几百人?但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消息,却是整个悼念会场仅仅才有三张纸条,是三张纸条上的三个人:劳拉、大卫和艾琳。而这仅有的三张纸条,也只是在署名劳拉的纸条上表达了对赵承熙有限的“不憎恨你”。但“不憎恨”并不意味着宽容,因为在西方,宽容是有前提的,这一点下面还要说到。这里只是指出,能够实现宽容的前提,赵承熙一个也没有,“所有的爱”也并不意味着爱整个的赵承熙。从现实中看,校方除了认可赵承熙曾是本校的学生之外,其它并没有任何认可。甚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生都不认可,可以断定校方将要给颁发学位证书的死者中,一定不会有赵承熙。而在大卫的纸条上不过是提出“希望许多人把对你的怨恨化为宽恕”的愿望,谈不上赵承熙已经得到他的宽容,而艾琳的纸条更是没有丝毫的原谅意思。

    但《美国大学为何将枪手也列为悼念对象》的作者经过上面的挖掘、剪接和修辞,三张纸条配合上一块石头,整合成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里都在悼念赵承熙。再经过标题的提升,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成为了“美国大学”。这个标题,再配合上在大陆具有极强影响力的《中国青年报》这么一家传媒和强大的中青网站;加上国内次级媒体几乎没有驻外记者,消息来源单一化,以及统一宣传口径的办报传统习惯下的跟风;还有,媒体终究是要实现在深层次里去迎合大众口味的实质。于是,借着文章中一名中国女留学生的回答——“凶手都死了还恨什么”——作伏笔,曲折地暗合上“不追究死者”的中国大众习惯心理。

    这样,透过《美国大学为何将枪手也列为悼念对象》的制造,全体“美国人”在“悼念”赵承熙的消息就带着含混,信誓旦旦地出笼了。

    《美国大学为何将枪手也列为悼念对象》这篇新闻分析,以及随之而来异曲同声的媒体报道,便传达给读者这么一个信号:全体美国人并不憎恨凶手赵承熙。不但不憎恨,而且美国人还在忏悔是自己过去人性关怀不够,才导致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校园枪击案。在美国人看来,赵承熙跟其他的死者一样,也是受害者。

    由此,赵承熙被媒体共谋,打扮成了一个没人痛、没人爱、没人关怀的弱者,一个可怜人、一个被大家遗弃的浪子,一个社会底层形象。谁还好意思对一个可怜人吐口水呢?

    更有甚者,同期的《中国青年报》紧挨着这篇新闻分析的,是一则短评:《感动世界的‘宽容’》。如果说《美国大学为何将枪手也列为悼念对象》把现象提炼出一组模糊的记忆,那么这篇短评就直接把我们的记忆概括为一个清晰的概念:在今天,与世界接轨的是宽容,宽容才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一个人要想不落伍,就要像美国人(实际是像中青报所制造的)那样“宽容”。

    就这样,《感动世界的‘宽容’》的作者将《美国大学为何将枪手也列为悼念对象》一文提炼出来的“悼念”,穿透到了美国的宽容文化和美国的爱的教育,给它镀了一层金。这样上升到美国文化精神标高,配合上现代以来,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人对美国先进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崇拜,“悼念”中的“宽容”精神就有了春风化雨的感召性和雷打不动的神圣性。

    的确,对待杀害亲人的凶手,而且是一个滥杀无辜的凶手,美国人居然表现的如此仁爱、宽容和忏悔,这崭新的以德报恶的态度,叫国人震撼。这在中国只有一个圣者才拥有的宽容,却被全体美国人所拥有,真叫国人羡慕。不仅羡慕,也为原本为1957年以来的仇恨情结缠绕的无脱无解的中国式抑郁,似乎指出了新鲜的出路。暗地里,也叫已经式微的鲁迅“决不饶恕一个人”的毒誓,被眼下的一种宽恕时尚消弭得更加没踪没影了。

    一时间,历史和现实的重负如释,关于宽容的新闻评论铺天盖地——

   《美国人原谅了赵承熙》(http://www.baidu.com/
   《美国人宽恕了赵承熙》(
http://www.baidu.com/
   《悼念赵承熙的人性温暖值得关注》(新民晚报07年4月25日)
    ……

    宽容也有了雷打不动的神圣性。如果当下谁谁表示出反感和异见,遭受攻击和谩骂,也就理所当然了——

   你写的么?我感觉你脑子灌水了,对一个已死的人你不感到同情,你不去想如何解决这个社会,却在这里言不及义的说赵什么什么。(user1/118/archives/2007/9554.html#cmt

   好象悼念赵承熙就是原谅他犯下的罪恶,就是不同情受害者似的,这都哪跟哪呀?这人懂不懂博爱呀?(
http://www.unicornbbs.cn/dispbbs.asp?boardID=22&ID=11417&page=1

   然而,声色俱厉地要我们“同情”赵承熙的什么?又含混不清地要我们在罪恶的赵承熙跟前表达一个怎么样的“博爱”?这些都是媒体言之不详的,也是跟风者无意去深究的。说去说来,这些舶来品的词汇用得非常不准确。由此,搅浑了已经搅浑的思维,又混淆了我们原本尚还清晰的概念。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宽容,或者宽恕呢?

    在我看来,宽容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像《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的,“宽容是指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和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也如《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所说,“宽容是指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利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另一个则是对于任何人对我的触犯或伤害,给予原谅,不再计较。这有如据称马克?吐温所说的一句话,“你把一朵雅致如雪的兰花踩在脚底,它却把芳香留在你的脚背”。说到底,这两种宽容,前一个宽容是政治学的,后一个宽恕是宗教学的。显然,适合于谈论自杀者赵承熙的是后者。

    所谓宽恕人,就是在脑海中,把人与他所犯的过错分开,把他从伤人的行为中解脱出来,然后再次认识他。而事实上并未改变他本人——他做过的事仍历历在目,犯的错依然毫不含糊。不过是在宽恕的过程中,当你在记忆中重新创造他时,他就因这心灵的手术而改变。所以,宽恕就是将伤害从心灵的档案中消除。宽恕是自我解放的行为,并不能改变对象。

    枪手赵承熙在9分钟内发射170多发子弹,把如雪兰花一般的三十二条生命踩在脚底。死者长已矣,何以把宽恕的芳香留给赵承熙?对赵承熙夺命的伤害何来原谅,不再计较?!所以,宽恕是生者的行为,死者是永远无法,故而也不可能宽恕凶手的。

    宽恕也不是无原则的,这原则就是对真相的澄清和清算。否则,就不叫宽恕而叫忍让。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在处理种族隔离遗留的问题时,选择的是宽恕,但前提是成立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在“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工作组成员,尤其是图图大主教应该对“宽恕”有最深的理解。我们与日本迟迟不能化解矛盾,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日本根本不承认所谓的真相。这便使得宽容的前提不得成立。

    神是惟一有资格宽恕人的主宰。此外,那位被得罪的人,也有资格去宽恕触犯者。所以,旁人、生者是没有资格可以代替上帝或死者宣布:我可以宽恕赵承熙!另外,上帝对人的宽恕与赦免是有条件的。人需要彻底的悔改,并接纳祂的赦免与宽恕。而赵承熙懦弱地选择了自杀,无论从社会学或宗教学看,真相永远不清,悔改永远不可能实现。所以,赵成熙是无法获得宽恕的。

    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在社会转型的中国当下,人咬狗的新闻可谓是比比皆是。然而,可怜的主流媒体并不能自由采写。而且,传播媒体既要在意识形态上布新,还要社会记忆中除旧。所以,在要求对陈腐的宣传教化进行理论创新的形势下,在国内新闻被新闻条例削剪的遍体鳞伤的当口,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枪击案出现啦!于是记者和编辑们有了相对自由的空间,于是编撰了“宽容凶手赵承熙”这么一组四不像的新闻,从而得以令人目瞪口呆地引申出和谐社会的主题。

    但不要忘了和谐(宽容或者宽恕)的真解:真相和清算。具体说,在中国,没有1957年与文革的真相和清算,就没有宽容或宽恕。一切都不过依然如故,依然还是那么一场“格里空”!



附:《中国青年报》4月27日两篇报道

 1、《美国大学为何将枪手也列为悼念对象》

       本报记者 陈强 2007年04月27日09:23  

  发生校园枪击案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在停课一周后,本周一正式复课。除出事的那座教学楼关闭外,教学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在停课的一周里,学校举办了多场悼念活动。令人意外的是,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的对象。

  据此间媒体报道,在20日中午举行的遇难者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其中包括32名遇难者和自杀的枪手赵承熙。次日,33块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鲜花和蜡烛。还有一些人留下的纸条:“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劳拉”;“赵,你大大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勇气与关爱。你已伤了我们的心,但你并未伤了我们的灵魂。我们变得比从前更坚强更骄傲。我从未如此因身为弗吉尼亚理工学生而感到骄傲。最后,爱,是永远流传的。艾琳”。

  对凶手的宽容意味着什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中国留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薛宏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们认为凶手本身也是受害者,因为他心理有疾病,可惜没有及时得到社会、家庭的关心和救治,才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在悼念活动中,校方也把他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以体现人性关怀。

  在这次枪击事件中死里逃生的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告诉记者:“最初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问过我,‘现在还恨不恨凶手’,我回答说,“凶手都死了还恨什么’。”后来,这位女留学生参加了当地华人教会的祷告活动。“当牧师提议为33个遇难者和他们的家属祷告时,我深有感触。因为在美国人看来,凶手孤僻、性格扭曲,却没有被关怀和治疗,社区是有责任的,同时凶手的家属也是受害者。”

  旅美作家林达分析说,这次枪击事件的制造者,很早就被发现有极端的暴力幻想,学校和老师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相应的治疗和措施。社会应该从医学研究的特殊角度,去了解病患感受,以最大可能保护他们的安全,满足他们的特殊要求。同时也注重有效预测他们的行为,尽量减少他们和社会的病态冲突。

  一名专门给新移民上英语课的社区教师桑迪对记者说,凶手8岁随父母从韩国移民到美国,由于文化冲突,未能融入美国社会,最终抑郁成疾。这起惨案提醒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新移民的心理健康。她认为,宽容是医治心灵创伤的最好办法。

  曾经一度被误传为是“涉案枪手”的华人学生江伟恩在澄清真相后,没有纠缠于媒体的误报,而是在自己的博客上呼吁关心事件中的死难者和他们的家属,并将他在线收到的一笔捐款转交给慈善机构。记者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官方网站看到,一个专门用于救济死难者家属并为他们的心理康复提供帮助的基金已经开始网上募捐。据悉,中国留学生学者联谊会也在积极开展募捐活动,目前已募得2100美元。

  记者注意到,枪击案发生至今已10天,美国媒体从多角度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报道,但关于凶手赵承熙父母的信息几乎没有(除了有报道说赵的父母企图自杀外)。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一位教师认为,这是美国新闻界自律的表现。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去采访处于深度内疚的凶手家人,就显得“出格”了。直到赵承熙的姐姐赵善敬在事发后第5天主动出面道歉,人们才有机会了解赵家人的想法。一位网民在赵善敬道歉信后回帖说:“这不是你或你家人的错误。你也失去了你心爱的人。”

  对校园枪击案凶手及其家人的宽容,在美国已有先例。1991年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杀死包括自己导师在内的5名教师和同学,最后饮弹自尽。在枪击事件发生后的第3天,受害人之一、副校长安妮•克黎利女士的家人就通过媒体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公开信,称卢的家人同样是受害者,希望以宽容的态度分担彼此的哀伤。

  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看了媒体的报道后说,如果美国主流社会对凶手尚能持宽容态度,我们根本用不着担心亚裔学生会因这次枪击事件而受到歧视。因为理性的人都明白,像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国家都可能发生,它与族裔无关。

  本报美国哥伦比亚4月26日电


 2、《感动世界的“宽容”》

       吴湘韩 2007年04月27日05:40

  “安妮相信爱和宽恕。我们也愿意在这一沉重的时刻向你们伸出我们的手,请接受我们的爱和祈祷……此刻如果有一个家庭正承受比我们更沉重的悲痛的话,那就是你们一家。我们想让你们知道,我们与你们分担这一份悲痛……”

  这是16年前,一个名叫卢刚的中国留学生制造校园枪击惨案的第二天,受害者安妮•克黎利的三位兄弟给卢刚的家人写的一封信。有评论指出,信中的人性美让整个世界感动。

  今天,当又一场校园梦魇重演后,这种人性美再一次出现:赵承熙的墓碑与遇难者的墓碑在一起,接受着一样的悼念。一些学生对凶手及其家人表现出的宽容和大度,再一次感动了世界。

  也许,在一些国人看来,此举不可理解,因为在中国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凶手恨都来不及,更不用说谅解和宽容了。

  这两次感动世界的“宽容”都发生在美国,并不是偶然的。与美国文化和教育都有关。从“赎罪说”中派生出来的宽恕、忏悔、博爱的精神深入美国人的心;美国教育中最为宝贵的一个侧面是宽容和爱的教育。

  在中国,重和谐曾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近代以来,从西方舶来的斗争哲学强化了“窝里斗”这种斗争文化,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就是这种文化的极致。1957年后更被泛化了,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了斗争思维的惯性。这也是“文革”发生的社会土壤。这种斗争文化派生出的不是宽容,而是仇恨心态。

  而宽容和爱的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曾经是被忽视的。宽容、感恩、爱的教育受到教育者的重视,那是近几年的事。(在赵承熙事件的报道中谈及感恩二字,这简直是对“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的感恩之意的亵渎。感激他什么呢?坏事变好事,他提醒我们社会是多么缺少温馨?提示我们是多么冷漠?提示我们我们自己多么不是东西?陈强的报道中提及的“凶手本身也是受害者,因为他心理有疾病,可惜没有及时得到社会、家庭的关心和救治,才导致悲剧的发生。”就是这个意思。多么混淆和糊涂!这似乎是要人们感激赵承熙枪下留人么。——何

  处在这种文化和教育环境中,也就不难理解有的人对美国人的宽容不理解了。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急剧转型期,利益冲突比较多,许多矛盾要靠宽容化解,弱势群体的心结需要爱去融化。可以说,时代更需要宽容与爱这种高贵的人性,更急切地呼唤和谐传统的回归。

  一位哲人说: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让我们每个人学会宽容与大爱吧。


TAG:

引用 删除 rhino   /   2007-05-25 14:47:55
rhino发表评论于2007-5-14 14:16:00 
1、媒体大多时候是可笑的,但在这件事情上大陆媒体并不比其他媒体更可笑:香港媒体专业、台湾媒体可笑、韩国和美国的媒体则显得卑鄙!
2、作者直指“大陆媒体 ”的“笨伯表演”,正显示了作者“对美国先进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崇拜”,以及对中国的一切的“集体有意识践踏”。
3、作者文中对“宽容”的含义讲得很好。宽容是一种个人态度,你可以宽容任何人,但你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宽容。
4、引用一句名言来说:“ 媒体”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甚至不惜成为“宽容者”。大陆媒体最后转向“宽容”主题,确实莫名其妙,也许这才是本文作者含沙射影所在。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