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庐沽酒,尝去喝酒,醉卧其侧,既不自嫌,其夫亦不疑之。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不识其父,径往哭之......

我们安身立命的“和谐”现实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6-16 21:24:55 / 个人分类:吹向你兮楚国的笛

——本期《南方周末》折射出来的我们的生存


    为什么我的内心弥漫着惴惴不安?这要从这一期《南方周末》(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期)谈起。

    我是《南方周末》的老订户了,断断续续读来怕也有十几二十年了,这张报纸的好处自不必说了,因为接下来不是评报。这里要说的是透过这一期报纸环视我们的生存环境,透过报纸这一扇窗口所看到的世态、时态和人态,忽然生出一股浓浓的感伤。这感伤怪怪的,很闷气,很无奈,最终很感伤。回忆起来,这种伤悼的感觉是过去很少有的,因为我毕竟还是一个开朗的人。但是近几年来,渐渐地读社会、读世态、读人心,越读越消沉,越读越没有希望。如同手上这一张报纸里面的新闻、访谈、评论和随笔,都叫我弥漫在惴惴不安的心理之中。放下报纸,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忧心忡忡于天塌地陷的杞人,一个虽然安身在二十一世纪,却立命于前公元礼崩乐坏的忧心之中。

    这一期《南方周末》的头版头条是套红导读《中纪委“5.30”通知:对腐败官员的“最后通牒”》,还配了篇“刀光剑影”的方舟评论:《肃贪“三十天大限”没有回头路》。然而,这种“限期坦白”的布告,从小到老,见得真是太多了,都不好意思读了。知道这一次百分之百又是“三十天大限”之后,一切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所以,最先读的是《“鬼妻”——宋天堂杀人卖尸配阴婚事件调查》这么一篇拍案惊奇的文章。故事发生在山西、河北、山东和河南的交界处,“本文所涉部分内容可能引起读者不安……”

    “鬼妻”送到陈家时,刘淑芬并不放心,特意让小姑去看,对方告诉说,确实是个女人,年轻,有“咪咪”(乳房),这才放心。
  从陈军其死亡到娶到“鬼妻”,仅经过十三天。这让刘淑芬颇觉纳闷,她没有想到现如今娶个“鬼妻”能这么快。
  事实上,陈家已经是“鬼妻”链条上的第四个环节。此前,它曾经三人之手两次倒卖,价格分别是3700元和8500元。

   陈孟长从箱子底翻出一包皱皱的烟,但却一直舍不得打开。他想倒水,家中找不到杯子,只能用一个搪瓷缸来替代。面对不期而至的南方周末记者,他说,如果不是因为剩下那点车祸赔偿款,家里其实连10元钱的现金也拿不出。

    这果然是一篇“极冷漠,极贫穷,极残忍”的故事。想一想新中国解放已近六十年了,改革开放也有三十年了,加入WTO十年了,GDP位居世界前三强至少也有五年了,现而今眼目下,构建“和谐社会”也一年多了。怎么还有一大片文明的阳光大道不能抵达的地方,如此阴森森的恶俗和愚昧横架着一架阴间阳界的桥呢?“多个偶然聚集而成的荒诞,诠释出正在进步的中国农村的另一面。”这“另一面”是什么呢?恐怕不是简单的“刘淑芬没有想到,帮他们实现愿望的,是一个日渐成熟的市场和一条长长的利益链”中,与贫穷相连的“利益”二字所能囊括的吧?

    穷乡僻壤的老百姓在杀人越货、掘墓卖尸,而象牙塔上的知识分子抛着漫天的雪花纸片,疯子狂人一样地打群架。李零在批评与回应栏目,写了一篇《有话好好说,别一提孔子就急——跟立华谈心》的文章。题目做得像唠嗑一样随和,文章压筐的砖头的都是沉甸甸的文献典籍索引,结论的逻辑爆弹被一根其实暗合文革批判文章的引线牵着。这引线下的理路渊源最早来自恩格斯,只是把选择判断更激烈愤愤地递进为全称判断。那就是:你立华们,不但是学理上的糊涂虫,而且也是政治上的别有用心。这一场论战由此就加入到了争夺话语权的混战之中。

    立华,恕我直言,你的毛病是,爱孔子而不尊重原书,虽“读孔氏书”而不“想见其为人”(知人论世之谓也)。你读《论语》,连起码的年代都不知排一排,这怎么行?

    中国的尊孔派,尚未立教,就如此专制,这确实让我想到了自由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必扯得太远,想得太玄,眼前的事是言论自由。信仰不是学术。学术自由,不讲也罢了,就算你们是个教,也得讲点信仰自由吧。
    幸亏他们的教,还只在鼓噪之中。

    关于话语权的斗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是魏英杰在《东方早报》上的《大陆新儒家何以围抢“丧家狗”》一文破解得好:

    这一切,无非自由主义与大陆新儒家(或文化保守主义)之间的那点事儿。

    综而观之,“丧家狗”之争,大陆新儒家意在维护自身合法性资源,进而维护其合法性地位。……现代新儒家动不动就抬出“王官”路线……换句话说,文化保守主义欲于现代社会谋立足之地……(http://www.whxf.org/bbs/dispbbs.asp?boardID=2&ID=27967

    联想起读到的另两篇文章,一篇是近期《南方人物周刊》刘瑜的《比道德制高点更高的》http://zmw.cn/bbs/dispbbs.php?boardid=10&id=74893&page=1)一文,提出煽动家总是特别热衷于抢占道德制高点,而思想家总是热衷于指出道德制高点底下的陷阱;煽动家总是在“保护弱势群体”的话语盛宴中觞觥交错,最后导致“伤害弱势群体”,这种常常用来指责别人总是从“道德制高点”变成“道德陷阱”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就是自由主义常常用来表现自己占有和秉持了理性资源的惯常逻辑。而甘阳在07年第六期《读书》里《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http://zmw.cn/bbs/dispbbs.php?boardid=10&id=74896&page=1)中,则不甘受辱,把今天的GDP下的“和谐社会”好日子的前题,自然向前延伸六十年,提出完整的“历史延续”,得出今日盛世是随整个毛泽东时代的奠基而来的结论或命题。以之,为新左派的的话语立场分享一些合法性资源,以维护“煽动家”们的话语资格。

    说话的目的是要影响人,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之间不是影响的目的。无论是圈养或是放养的文人常怀“帝王师”的梦想,新儒家公开说要走“王官”路线,要影响的是握有绝对权力的专制者,话语由此才能获得力量。

    政府在干什么呢?这一期《南方周末》文化栏目在《离不开主旋律的日子》里谈主流意识形态的尴尬;还在《外国也有“主旋律”》里为之作合法性证明。谈论之中,主旋律早已经成为昨日黄花,越整越黄的“‘五个一’,怎么就不好看了”?政府中的那些大权在握的政府官员在干什么呢?“窟窿不堵上,任凭内地如何严密防范,也是枉然”,《巨额赃款为何“泥牛入海”》《境外赃款怎么追讨》掀开了政府官僚气喘咻咻外逃的人流。

    “追回赃款困难,首先是由于赃款出去太容易。”……外逃之前,贪官要通过各种手段,将赃款转移到国外,而香港、澳门与东南亚地区,地下钱庄林立,是理想的“赃款中转站”。……即使不通过钱庄周转,随身携带竟然也可一路绿灯。

    去年公安部、审计署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目前外逃的经济犯罪嫌疑人有800人左右,直接涉案金额近700亿人民币。……据外电报道,仅2000年8月3日晚至8月5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深圳、珠海、昆明等口岸,航空港,就查获60多名企图外逃的干部。其中有7名副厅级官员,携汇最少的一名经贸干部,随身携带60万欧元。

    这是官方公布的数字,读来叫人目瞪口呆,实际情况一定要严重得多。人民的公仆呀!为什么都望公海上仆?

    能送的送出去,能走的都走了,还没有走的动身只需一把牙刷,这是公开的秘密。于是剩下来那些不能走的,就跟着《南方周末》的《民主社会主义在瑞典》一文务虚,展开想象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景。看一看,“执政六十余年,提倡平等、福利、合作”,《瑞典社民党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文章,脑子里对这个遥远国度了解了许多许多,就会产生口袋里真的装了花花绿绿的钱许多许多。了解得越多,瑞典模式的“平等”与“福利”越能唤起中国人民关于“社会主义”的幸福遥远的回忆;或者,在书评《古希腊奇迹的天时和地利》一文的字里行间,借着“显然,因地理的局限,希腊人在被迫寻求不同于当时先进文明的求生道路的努力中,意外地走出一条新路”的句式,来做一个唤起古希腊的文明在今天中国重新复现的自慰梦呓;或者,干脆现实里下海赌他一把,“11个交易日,中国股市高台跳水,复又扶摇直上,振幅宽达1500点”,跟着《谁主股市大轮回》的发财指南,跻身富翁之列不是没有可能的。

    流民在掘墓,黑矿在蓄奴,官员在贪污,市民在赌股,文人在说梦......,中国人拔离地面的投机心理为什么这么重?同一期的《正义的成本》一文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有永恒的东西奠基,哪怕至高的正义也要被计算所取代。

    抽象来看,传统法学思想和经济分析之间,有一个明确具体的差别。传统法学思危以公平正义为标杆,可是对于如何追求公平正义,如何制作这个标杆却几乎是一片空白。……追求公平正义(或其他任何价值),必须坦然面对所涉及的成本。……要提升公平正义的刻度,必须以充分的资源为后盾,而一旦涉及资源的运用,当然就是成本的问题。

    这里,论证了正义必然被计算;或者说,在中国还没有“充分的资源为后盾”的今天,却原来是没有公平正义可言的。所以,资源——具体说就是钱——才是大家追逐正义的必由之路。而获得资源的机会、正常渠道是如此有限,维护正义的手段是如此稀缺,只有国家才是集运动员、裁判员和规则的制定者于一身的、唯一的、顶大的股东。所以,千军万马拥堵在发财的独木桥上,当然是坊间坑蒙惯骗才可以大兴其道了。回过头来看《少年血泪铺就黑工之路 豫晋警方酝酿联手解救》一文,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坑蒙拐骗的故事。何止坑蒙拐骗,有人比作夏衍当年的《包身工》,那骨子里比包身工还要黑暗。

    文明如此倒退、社会如此无序,政府如此缺位、道德如此低迷......,中国达尔富尔化实际蔓延状况,可以说怎么想像都不为过分。再加上《气候谈判:中国为发展权而战》所反映的中国这个后来“大国崛起”中国际生存空间的窘境,《法律文凭贱如粪土》反映的国内大学生就业难(明年有一千万毕业生),《蓝藻毒性问题调查》反映的见怪不怪、“审毒疲劳”的环境污染,还有《南方 天空不平静——广东、江西、福建、湖南、广西、贵州等地暴雨成灾》反映的严重自然灾害,另外加上华丽柔软的“绮梦纤风”的三星手机广告和SLS赛威的凯迪拉克汽车广告……

    这一切文字,无不表明了是政府、官员、文人、百姓、黑道和跨国资本一道,在合作塑造今天中国的“和谐”现实。这是一个杂乱无序的沙化现实,透过这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期《南方周末》四下里看过去,令人堪忧。

    问题的根本出在哪里呢?

    首先是信仰没有依托,灵魂总要有一个终极靠山。在学术界,孔子是否成为“丧家犬”,背后关乎着信仰的根基。众人又是这么六神无主,急忙投靠各自领袖的门下,做起了不同派别的粉丝。大众似乎只有通过找到自己投身的旗帜作为靠山,来放置、来皈依自己的精神,从而在生活中才能倍增了呐喊叫唤的勇气。在乡里民俗,鬼婚安慰了活着的人惴惴不安的心。迷信地相信鬼界如同生界,安排与“鬼妻”冥婚,使愚昧的活者对可怜的死者不能过日子的忧虑放下了。这是乡间俚俗的终极关怀。在思想界,关于社会主义热火朝天讨论中,也透露出理性的无力、信心的缺失,急急为当下找到一个正当名份,最终是为了获得超越性的归属感,要为眼下的生活和行为定性、定型,否则便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有人找到“儒家社会主义”,不过瑞典的福利社会主义好像更多人推崇一些。

    一个理论、一个观点和一种习俗的诞生也许有种种历史的轨迹。然而如果引起了社会问题,这就不简单是思想和知识的问题,而是大众(包括理论家)的心理问题。知识、思想和事实不对称、不同步,人们就会产生混乱的集体无意识。说到底,这混乱的情结下的心灵、精神、信仰和终极关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现象,我想,归根到底是中国没有真正的安置灵魂归宿的宗教。

    另外是信任没有依托。在政界,防腐斗争的尖利叫声反而表明外逃与反外逃的斗争进入了白热化。前仆后继的外逃现象,表明了体制内存在着严重的投机主义心理。生活在当下的人们都心照不宣,知道夸夸其谈下的合法性不过是皇帝的新衣。趁着崩盘到来之前很捞一笔逃亡,除了官场,这也是股市、黑道和市场的共同心理。这社会文化、经济生活中的惴惴不安,到底是来自于哪里?最近读到一篇名为《一党执政有七十年的周期吗?》和另一篇名为《批评宪法是天赋人权》总题下的两篇文章,前者寓言性地讨论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为什么下野,后者卮言性地论述一部宪法是如何被专制所掏空的。这两篇文章,正好可以读作对今天中国社会投机主义现象背后之根源的一问一答。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在连续执政71 年后下台了。原苏联共产党在连续执政72年后解散了。台湾国民党也在连续执政70年后下台了。为什么它们在长期执政后都走进了“人亡政息”的周期律?(http://www.whxf.org/bbs/dispbbs.asp?boardID=13&ID=28701

    (如果一个国家)的“宪法”竟将一党专政制度化,(这就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就非常的机会主义,造成了国家机会主义和腐败的泛滥。(http://www.whxf.org/bbs/dispbbs.asp?boardID=13&ID=27034

    读到了这里似乎应该可以得到解释了,在中国,正是由于两部“圣经”——一个是宗教生活的圣经,一个是世俗生活的“圣经”——的缺失、或虚假,才导致了我们来世的缺失和现世的虚假。所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忽然意识到一直一来,原来是在如此这般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中生活,而且已经早早地预知将来既无路可逃、也无计可逃,终将老死在这缺失和虚假的生活之中,比如我,眼看自己的一生将如同一尊好容易垒起的沙器一样地剥蚀、坍塌,这情景怎么会不生出不安的感伤呢?!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7 9:32:11编辑过]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