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

婚纱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5-01-18 01:53:20 / 个人分类:闲话女人

原来,我对女人结婚披婚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在海口的几个公园里,我多次见过青年男女穿礼服婚纱,在摄影师指挥下,或坐或卧,或牵手或拥抱,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片。烈日高温下盛服浓妆,自然免不了大汗淋漓,男脸流光,女面溢彩,尽管狼狈不堪,我也很能理解,毕竟这是大喜事。北方人娶媳妇嫁女,客人还要给当爹妈的脸上抹土搽黑,表示祝贺呢。这么一比,新人们流点乱七八糟的汗,实在没有什么不妥,脸蛋上汗红阑干,完全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美。婚姻喜事在拍摄中变成了表演,让人想起模特们的拍广告。我的感受仅此而已。

年初某日,看《羊城晚报》,有报道说,北方某都市一青年女子,隆冬时节结婚。适逢寒天,北风劲吹,沙尘弥漫,滴水成冰。新娘子要穿婚纱,坐敞篷花车,赴酒店举行结婚典礼。有人期期以为不可。请想想,数九寒天,露脖裸颈,赤臂光腿,纵使心热似火,也架不住要哆嗦,何况敞蓬车总还要兜点风罢。这时节的婚礼,新娘子要是穿个大红的绸棉袄,再罩个同样红火的缎子外套,那是何等的喜欣,温暖。然而,如今流行的是婚纱。流行是硬道理,任何其它道理,一碰上流行,全一败涂地。为什么要穿婚纱?因为流行,就这么简单。结果走到半道,新娘子已冻得牙床打架,嘴唇青紫——涂了浓厚口红也没用,最终冻晕了过去,结婚的花车只好变成急救车直奔医院。医生一检查,新娘子已然冻得发高烧了。这等值得同情的悲惨遭遇,我相信不是唯一的。至少我从电视上就看到过,冬季哈尔滨冰雪节期间,去那里结婚的,不少新娘子也是穿婚纱的。

婚纱婚纱,你让多少女人昏煞!

婚纱是如此流行,每个城市现在都有专门拍结婚的照的豪华相馆,拍一套结婚照动辄数千元。有人花不起这个钱,又想披婚纱,只好到那种很低档的相馆去租。而这些相馆里的婚纱,沾尘挂灰,污渍斑斑,颜色早已成了灰黄。如此礼服,也有人租用。老板说得好,穿着觉得脏,照片上根本看不出来。这使我对那些照片上洁白的婚纱,统统产生了怀疑,它真是那么纯洁干净?这情形还真成了婚姻本身的象征:在别人眼里的天作之合,人间仙侣,美满婚姻,恩爱夫妻,其实天天斗嘴吵架,彼此厌恶得恨不得杀了对方。直到有一天突然离婚了,人们才发现,他们原先的融洽亲密,是装给人看的。我昨天就收到了一个美满婚姻破裂的“伊妹儿”,报告者在不久前的文字中,还声称自己的老婆是多么多么好呢!

三年前的夏天,回北方探亲,在两个长辈家都看到了儿女为父母新制作的婚纱照。孩子们觉得,父母在五十六年代结婚时,没有条件,一般都是照个黑白照片贴到结婚证上拉倒,这未免是一大遗憾。如今有电脑合成技术,于是给陈旧的照片加工上色,穿上西服婚纱,让父母在像纸上又结了一次婚,一派很洋气的喜气洋洋,虽然表情还是几十年前那种木呐拘谨。我看一眼头童齿豁,满脸褶子的长辈本人,再看一眼墙上鲜艳夺目的大照片,有点犯晕,恍惚间一种奇异的感觉。后来,又多次看见这种在像纸上重新举行的婚礼,那种怪感依然,但毕竟不怎么犯晕了。过去的人,穿上了今天的服装,昨日的表情,涂上了今天的色彩;这种照片,既歪曲了历史,又遮蔽了现实,如此而已。它唯一的效果就是搞笑,是对历史不无善意的嘲讽,对现实毫无价值的美化。当事者的人生历程,在这种照片的作用下,变成了供人玩赏的游戏,亦真亦幻,可老可少。长辈的权威尊严,凭此图象而被彻底颠覆掉了。
中国这些年来最为著名的婚纱结婚照,可能是行为艺术家所做的行为艺术,“和骡子结婚”,或叫“娶头骡子回家”。艺术家某,在北京通县农村找了个养骡子的农家,给一头灰白色骡子背上披了婚纱, 艺术家本人留长发,穿西装,搂着骡脖子,做冷漠的亲密科。这样一幅照片,我在多本杂志和书上看到过。因为创意新奇,惊世骇俗,该“作品”成了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代表之一。

既是代表,我不妨作点简单分析。男人和骡子结婚,我以为有几种可能的含义:第一,该男子找不到老婆,只好找个骡子,这和一些穷困地区娶不上媳妇的男人,可能打牲口的主意,是一个道理。在这个意义上,男人被彻底贬低到畜生的水平上去了。第二,该男子宁愿找头骡子结婚,也不愿和女人结婚。如果这样理解,则有极为强烈的男权思想,对女人自然是一种侮辱。第三,人跟骡子是很难沟通的, 跟骡子结婚,象征夫妻间的严重隔阂,犹如《秃头歌女》所表现的。第四,骡子是无性的杂交动物,跟骡子结婚,意味着跟一个性别角色和性别意识模糊的人结婚,而这一层意思又可以有多种理解:同性恋婚姻;婚姻对象是性无能或性冷淡;无生育能力或不愿生育因而有断子绝孙的可能。上述多种可能的含义,其实都可以归结为这样一句话:对婚姻怀疑、否定乃至仇恨,但又无法摆脱,甚至还会自愿地一而再再而三地上这个贼船。

我最早对婚纱有意见,是因为这颜色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代表不吉,悲哀,死亡。我结婚后回丈母娘家,老婆穿了一双白色皮鞋,岳母见了大不满,说结婚根本不应该穿这个颜色的鞋。我老婆当然不会理睬老妈的意见,她行她素。而我呢,肯定“唯婆首是瞻”了。

现在我进入了开始保守的年龄,比较喜欢老式婚礼上那种热烈红火的颜色了。我原来以为,中国人从古到今,崇尚过黄色,红色,黑色,就是没有喜欢过白色。但最近我发现自己太无知了,这个看法根本不对。《礼记》里说的很明白,殷人尚白。殷朝的国色就是白色。学者杨润根最近更指出,殷朝政府把豕作为国家的国宠或国畜,而其中的白豕更是宠中之宠。这样一来,我们虽然为尚白找到历史依据了,结果却令人不大舒服。我们祖先崇尚白猪?中国古代有白猪?我小时候看见的猪都是黑的,后来白猪占了主流,但那是从欧洲引进的洋猪,叫约克夏或巴克夏之类的名字。那么,这白猪到底算国粹还是洋货?我是说不清楚了。

     2001,6,20

《闲话女人——迷你男权主义》作者单正平  中国电影出版社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