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食指蘸着茶水 拼写你失传的名字 [email protected]

“愤青”现象刍议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5-02-09 12:01:45 / 精华(1) / 个人分类:随笔集

“愤青”,字面结构与“知青”相同,故理解为“愤怒青年”,应大致不差。但正如“奇装异服”不等于“奇异”,“愤怒青年”也不见得能向“愤青”安全返航,故还需作进一步区分。

比如,人们并不愿意将文化程度有限的青年人视为“愤青”,即使他借着酒劲正在街上大耍威风;人们也不情愿将一个正对村长发脾气的农村青年(姑且假设张艺谋影片中的秋菊)看成“愤青”,这至少表明,“愤青”并非“愤怒”与“年轻”的简单之和,其身份还另有讲究。我猜想,“愤青”应指生活在大城市里的青年,得有一定知识学历。与“知青”特指中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批“上山下乡”的城市青年不同,“愤青”的时空跨度要广得多,甚至“知青”也不妨纳入“愤青”范畴加以考察。我们再来考察“愤怒”。一个青年,即使学历很高,也生活在大都市里,但他的“愤怒”若仅仅体现在对服务员摔杯子之类层次上,想必也没资格冒充“愤青”。“愤青”的愤怒对象,通常得与家常世俗生活拉开一段距离,通常具有超越现实功利的特征,比如为了声援巴勒斯坦人而上街游行,为了反对政府滥用权力而与警察展开街头巷战,都是当代“愤青”的常规举动。中国当代“愤青”的行为虽然缺乏此类国际色彩(部分也与游行不易得到当局批准有关),但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他们也可以方便地把游行活动拉到网上进行。与国际“愤青”一样,他们同样热衷于针对重大的社会或国际事务宣泄不满,表达仇恨,呼唤正义。“愤青”的愤怒,原本就带有“义愤”色彩,原本就体现着青年人天赋的正义感。

我不知道这么归纳是否妥贴,我且预先约束:本文所指的“愤青”,即以上面开列的内容为限。概括一下即是:充满社会(或道德、文化)义愤的当代城市知识青年。

作为一种称谓的“愤青”,时褒时贬,忽高忽低。但我要强调的是,不管是褒是贬,“愤青”都必须首先被确认为一种正常乃至寻常的人类群体现象,这一点它和青春期的躁动或更年期的狂悖,没有本质区别,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无视生理现象的条件下大力揄扬“愤青”的可爱、可贵或可敬,我以为是不负责任的,正如社会道德家也不宜把“愤青”视为某种可以铲除的东西。以本人为例,随着马齿徒长,虽然偶尔也会被今天的青年人视为老朽,但我至今都对当年的愤青习气抱有“同情的理解”,对当年仅仅因为中国队三比零战胜科威特这点芝麻成就,便和群情激昂的同学一起敲锣打鼓上街游行一事,也不觉得脸面发烫,甚至还不无温馨。

一个文明成熟的社会,应该尽可能善待“愤青”、宽容“愤青”,在社会预防措施到位的情况下,甚至不妨鼓励“愤青”。青年人胆气旺盛,富于正义感,充满进取精神,故而成为“愤青”,原是成长过程中的寻常阶段。我甚至还想不避鲁莽地补充一句:正是一代代青年人身上旺盛的正义感,才实际维持了人类道德文明历数千年而不坠。一个社会允许青年愤怒的程度越高,它的文明基石往往也越可靠。具体到个人,我的意见是,就中老年人而言,应该尽可能对“愤青”持欣赏态度,多从积极面去评价,顶不济也得表示容忍。但就“愤青”这一面来说,仗着自己的“愤青”地位而一味自雄自傲,又明摆着不像是有出息的样子,他反而有必要多从消极面看待自身的烈火浓情,多一份内省的警觉,在青春洋溢之际不忘输入理性血液。“愤青”情绪表明了一个人还保留着向上发展的空间,表明他天赋的正义感还远远没有被凶险的社会环境消耗掉,但若停留乃至陶醉于“愤青”气质,又会使向上的阶梯发生拗断。“愤青”有义务提醒自己注意,自身天赋的正义感,固然价值连城,但它们也如“和氏璧”那样,尚处于毛坯型态,还有待精雕细镂。不假修饰的“愤青”,往往是火山爆发式的,排山倒海式的,集束炸弹式的,而我们文明社会更加需要也更为倚重的批评方式,则不妨借鉴导弹的制造工艺,外科手术的操作方法,追求精确制导,定点清除,摘除胆囊决不误伤肝脏。

我不清楚国内有多少“愤青”,对国内“愤青”的地理分布和精神走势,也不甚了了。我以为,除非机缘凑巧,不然我们是很难在大街上随便见到“愤青”的,因为日常图景中的柴米油盐打情骂俏,并非“愤青”合适的表现题材。也许我们见得最多的(也是最容易看走眼的),倒是各种“愤青”状的装束、发型。不过对此我有一个袖珍成果,不妨在此预先发布。我曾无数次留意那些发型古怪甚至发型恐怖的当代都市青年,也会纯粹出于好奇地主动与之搭讪、“套瓷”,结果意外地发现,他们的言谈举止,竟十有**出奇地温柔。我的初步统计是:古怪发型中的温柔男儿,与常规发型者比较,比例上竟高出十倍不止。这当然很容易解释,但我不想得罪青年人,且略过不提。可提的只有一条:欲观察今天的“愤青”,最好别指望从外观形貌上获得研究成果。比如,当一城所有的青年画家都披着或飘飘或洒洒的长发时,长发中的愤世嫉俗特征,也就最大程度地趋近无形。若撇开审美功能(审美上,我还是挺喜欢长发郎的),这些本意为显示与众不同的发型,竟沮丧地沦落为某种行业标志,相当于厨师的高帽。此外,据文坛耆宿章克标先生在《文坛登龙术》中揭发,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青年画家的集体留长发现象,就已经是一种行业标志了,已经算不得标新立异了。

由于互联网的存在,现在我们好像足不出户就可以见识到大量“愤青”了。在全球各大中文论坛上,“愤青”仿佛春天的油菜花,处处开放,遍布网野,而且一拨接着一拨,一茬接着一茬。这说明,“愤青”就像企鹅,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谁也看不到,一旦到了南极,却发现原来是当地最寻常的物种。而互联网论坛,正是“愤青”的南极。在那个磁场强烈、怪异的场所,你若想见识一位说话持平公正的青年,倒常常成了难事。我想,幸亏他们都被安置到了网络论坛上,不然,若生活中不时撞上这些以“一腔正义满嘴脏话”为特征的“愤青”,谁都会觉得日子没法过。

我骨子里还是喜欢“愤青”的,但对互联网论坛上的“愤青”,则不敢高评。理由很简单,若参照古代好汉标准,他们违反了“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江湖规矩,当接近百分之九十九的网络“愤青”都以匿名方式示人时(说到例外,我只想得起一个名叫“朱海军”的前网络劳模),让我又如何对他们的“愤青”素质进行界定呢?匿名方式与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暗箱操作”,难道一点也不能进行类比吗?于是,古代好汉的另一条规矩“一人做事一人当”,也就被这些仗着技术优势有恃无恐的网络“愤青”毫不客气地抛诸脑后了。这是一群“大隐隐于网”的蒙面侠,一群行动无常、倏忽无迹的网络刺客。虽然我曾发现,个别匿名“愤青”,也颇具敢于担当的古风,但那也许得公正地归于例外。何况,他毕竟还有这样的方便,可以随时放弃担当。在网络世界,换一个名就是一个全新生命,转一个论坛就是一次全新活法,在同一论坛上匿名注册两回就可以具有金庸笔下高手周伯通“阴阳互搏”的大神通,便宜实在占得太多,于私于公,我都不可能再有情绪对他们唱赞歌了。我发现有些经常在网上挨骂的苦命作者,苦就苦在不具备这种便利,自己早早地报上名去,却发现陷入了孙悟空的毫毛阵,经常没头没脑地就被人暗算了,浑身刺满疙瘩还不知道找谁讨个说法去。这样的暗算者还想以“愤青”自居,即使“愤青”在我的词汇表里算不得褒义词,我也不舍得借给他们。当然,词汇是天下公器,他们真要自封为“愤青”,也不会向我借。

现在“青春写作”很流行,个别青年人仗着沸腾的青春血液,甚至已在媒体意义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自恃真理在握,仇恨满胸,遂不断慷慨高歌,把我们性格温和的汉字一个个都弄得蟋蟀似的。其中也有个把半大不小的老“愤青”,以所谓“青春无悔”的名义,在纸上不断喋喋复咻咻,不惜以宗教赞美诗的口吻,讴歌当年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灾难被诗化了,血腥被提纯了,一支牧歌般悠扬的笛子,在他人的恶梦上空盘旋。

其实,“青春无悔”的说法,若允许“别解”的话,我倒也非常赞成。依我小见,那指的只是一个无奈事实:既然当时年轻,做点傻事说点傻话,在所难免,所谓“无悔”,也是“悔无可悔”、“悔不胜悔”之意,即悔也“悔之晚矣”之意,故不如“无悔”,掉头他顾,做今天更值得做的事情去。可见,我欣赏的“青春无悔”,完全没有那股豪迈劲儿,更多地只是认栽认赔。前面说过我对自己当年的“愤青”言行抱有“同情的理解”,大致也是这个意思,可不敢杂有自矜自得之色。

所以,接着往下说,我就觉得“青春写作”也是一个可疑的借口,尤其当这种写作不是限定在艺术创造领域,而是张扬在人文批评领域之时,我的疑心立刻加重百倍。“愤青”固有其审美价值,何况缺陷美也历来属于美学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但人文批评则不能有意识地借重“缺陷美”的帮助。当一个青年人决心拿起笔从事人文批评之时,我除了不怕透支热情地预先为他叫好外,还应该争取这样理解:他显然已经准备好了,因为这地方不是闹着玩的,他既然绰着方天画戟跳上前台,自然表明对自己的实力已有足够信心,他是准备向所谓“主流文化”挑战来了。由于我自己无官无职,对主流文化的陌生程度不亚于蚂蚁社群,平时最向往的生活形态是“击壤而歌”,最热爱的古典名句是“帝力与我何有哉”,所以你可以想见,对这样的青年,我会抱有何等的欣喜。但是,突然间听到有人争辩道:我这是“青春写作”,那就别提有多丧气了。人文批评除了应该充满进取心外,难道首先不是更应该成为一项充满责任意识的行为?而在“青春写作”的声音背后,我看到的,恰恰是对责任意识的蓄意回避,好像一旦被别人拿住短处,就可以借“青春写作”之名来一个金蝉脱壳似的。在我看来,“青春写作”根本就是一种虚构状态,当它有可能暗示别人的写作都是“衰颓写作”之时,则除了虚构外,还显得不怀好意。青春不是借口,亦非帮凶,“青春”既不能确保你的写作就比别人优秀,也不等于你的写作一定要比别人毛糙。

关于后一句话,可以略加说明。

世上原多似是而非的歪理,认为青年人写作必然不如中老年人来得精密、全面和深刻,就是似是而非的一例。这个貌似不可推翻的陈述,其实一推就倒。我不在艺术家中找例子(那没有说服力),我只在学者或哲学家中随便找几个。钱锺书二十岁时的博学程度,已远超泛泛大学教授了,王国维撰写《人间词话》,年仅二十五岁。加缪写哲学小册子《西绪福斯的神话》时虽仅二十七岁,但在最讲究精研密思的哲学家队伍中竟然算不上特别神奇。埃拉斯摩还是小学生时,他的拉丁语教师就在给学生的信中这样写道:“万一你再写这样典雅的信,请给加上注解吧。”贝克莱最主要的哲学著作,都是二十八岁之前完成的,包括二十四岁时撰著的《视觉新论》,二十五岁时写的《人类认识原理》,休谟开始写《人性论》时,妙龄更是只有二十三岁。叔本华三十岁前完成哲学巨著《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已经没有人为作者的年轻称奇了,不然,它也不会在书店仓库里一搁三十年。俄罗斯十九世纪文学批评界三驾马车之一、被恩格斯赞许为“社会主义的莱辛”的杜勃罗留波夫,二十六岁即英年早逝,但留下的大量批评文字,何尝有一丝“青春写作”的幼稚习气?

欲说清当代社会中的“愤青”,对我确是难事一桩,但我们要格外警惕那种以“愤青”名义混迹人文队伍中的家伙,他们企图两头捞便宜,实际上却既提升不了“愤青”的思维层次,又污染了人文环境。“愤青”不过一种自然的群体现象,就生成机理来说——重申一遍——它并不比青春期躁动或更年期悖狂来得高尚些,虽然我们也可以尝试提升“愤青”现象中的积极因素(我前面提到的“延续人类正义的功能”,即属此类积极尝试),但也必须注意它的危险性。当“愤青”群体被凭空赋予某种耸人听闻的高亮度色彩时,我的经验是,通常总会预示着大势不妙。

2001-10-27


TAG:

引用 删除 玉儿   /   2007-06-25 13:36:41

"我骨子里还是喜欢“愤青”的,但对互联网论坛上的“愤青”,则不敢高评。理由很简单,若参照古代好汉标准,他们违反了“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江湖规矩,当接近百分之九十九的网络“愤青”都以匿名方式示人时(说到例外,我只想得起一个名叫“朱海军”的前网络劳模),让我又如何对他们的“愤青”素质进行界定呢?匿名方式与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暗箱操作”,难道一点也不能进行类比吗?于是,古代好汉的另一条规矩“一人做事一人当”,也就被这些仗着技术优势有恃无恐的网络“愤青”毫不客气地抛诸脑后了。这是一群“大隐隐于网”的蒙面侠,一群行动无常、倏忽无迹的网络刺客。虽然我曾发现,个别匿名“愤青”,也颇具敢于担当的古风,但那也许得公正地归于例外。何况,他毕竟还有这样的方便,可以随时放弃担当。在网络世界,换一个名就是一个全新生命,转一个论坛就是一次全新活法,在同一论坛上匿名注册两回就可以具有金庸笔下高手周伯通“阴阳互搏”的大神通,便宜实在占得太多,于私于公,我都不可能再有情绪对他们唱赞歌了。我发现有些经常在网上挨骂的苦命作者,苦就苦在不具备这种便利,自己早早地报上名去,却发现陷入了孙悟空的毫毛阵,经常没头没脑地就被人暗算了,浑身刺满疙瘩还不知道找谁讨个说法去。这样的暗算者还想以“愤青”自居,即使“愤青”在我的词汇表里算不得褒义词,我也不舍得借给他们。当然,词汇是天下公器,他们真要自封为“愤青”,也不会向我借。"


忽然想到,又重读了一遍,窃以为,此段提倡,大可不必,行而更名,坐而更姓,近代以降,几无人可免,何也?治者使然也.若必如君议,则豪杰皆陷于难矣.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谢谢玉儿兄。说得有理,我此刻自己读来,也大为不爽。这是真话。

周泽雄文字客栈 引用 删除 周泽雄   /   2006-05-16 15:24:21
谢谢骑士兄提供书单。我从未听说过这本书,经你描述,顿生兴趣。过两天即去找它一找。
引用 删除 晶晶   /   2006-01-29 15:37:16
用审美的手法剖刻尖锐的甚至难以驾驭的问题,不仅是思维的广,更是思维的创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