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庐沽酒,尝去喝酒,醉卧其侧,既不自嫌,其夫亦不疑之。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不识其父,径往哭之......

读书的速度与一个人服从功利的习惯有关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5-21 13:48:27 / 个人分类:吹向你兮楚国的笛

——我读周实《速度》



  阅读最好放慢速度。
  细嚼慢咽,才能品味。细品其味,才有会心

    这是周实先生提示的读书方法,读了《速度》提撕的这“阅读最好放慢速度”的提倡,开头只是觉得好,觉得很多人忽略了这个问题。但接下来环顾四周,又觉得不尽然,至少含有下面这两种读书目的的人,是不适合慢慢读的:一是为了应试;一是为了应景。

    为应试而读书的不说了,说说为应景而读书的。好多年前,妹妹忽然打电话来抱怨现在上班绕远了,早出晚归没有周末。原来,她被借调到省委宣传部上班了。到宣传部干什么呢?说是参加了一个写作组,要论证总书记刚刚提出的一个观点。省委宣传部接到上级的任务,要批发一组文章来证明它,据说各个省市宣传部里都在忙碌这事儿。为了理论创新,为了与世界接轨,所以要参阅大量的中外书籍。她是学外语出身,又是省党校读研毕业,自然要为写作编译大量“先进文化”的资料。所以,她最近不得不读了好多书,还要白天黑夜地翻译摘编这些书。读书成了苦差事,不为别的,为的是早一天结束,恢复原来平静的生活。看来这两类读书,都求多、块、好、省,至于“阅读最好放慢速度”的信念,则与他们是毫不相干的。

    然而,现在回忆起来,我曾在一个博客里,也真正看到了什么是周实先生提倡的“放慢速度”的读书。到底慢到什么程度,从那博客我看不见,但能从博主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她悠闲的读书心态。不为名不为利而读书,这是一个信念。可惜现在这个博客找不到了!

    印象中,这个博客主人是一个女人。女人写今天专到菜市场挑了两种新菜蔬,回来细细洗菜、吃饭、读小说,消磨时光,消磨中有一个惊喜,惊喜今天读到的居然是一本向往已久的好小说,就在手边,手边小说是古书,惊叹书中那人儿的那么一个念想、他做事儿想出来的一个由头……;然后,博客主人说今天读累了,累了还小寐了片刻,凉席上睡了一个午觉,扇子冰晶彻骨,睡得很安逸,起来吃了半拉瓜,边吃边读剩下的一半故事,不知不觉天擦黑了,好段落要细细地读,好细节留一部分给明天再享受……

    一个是为生存而读书,一个是为革命而读书,一个是为休闲而读书。何所是,又何所不是?只有后者,才是周实先生期望的“阅读最好放慢速度”的读书,才绽出周实先生期待一般的“耐心,独特,精致”的读书生活。

  我……还是喜欢捧着书,一行,一行,慢慢读。
  读累了,闭上眼睛想一想。眼睛舒服了,又再接着读。
  人们对于速度的追求使手工业近乎灭亡。而手工业所代表的却是耐心,独特,精致。
   
    周实先生提倡“阅读最好放慢速度”,一般读书人大概也知道,大家知道阅读的质量在于放慢速度。问题是,读书如何才能防范速度呢?显然,这不是一个统计学的问题,因而就不是一个习惯问题。我以为,慢读是一个心态,乃至信念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要谈谈这个问题,不知道能否谈好。

    年近五十的作家铁凝最近终于结婚了,这件事成为文化媒体的主要新闻。《南方周末?文化版》刊了一句冰心老人曾经鼓励铁凝的话,“你不要找,你要等”。这话铁凝一直珍藏了16年,直到访谈那天铁凝拿出来展示给大家,其中有为她自己看似迟到的婚姻做一个注脚的意思。而读者、大家和我读了这话,吟哦间想必各有自己的引申。因为冰心老人这话使你犹如面对一道睿智的哲理,而哲理是具有普遍性的。

  “你不要找,你要等”

    冰心老人这话是我们的阅读速度,乃至全部生活速度的最好卡尺。联想到《红楼梦》这部大书中的林妹妹,为什么演绎成了一曲葬花的悲剧?林黛玉所以早夭,是因为她太急急切切的找,她不知道等,她来不及等。与宝钗妹妹比较起来,这位林妹妹处事太集中、太性急、太专一、太直接了!爱上宝玉,便是盯上宝玉,盯上了便是钉上了;钉上了便是时时处处的捕捉宝玉,捕捉了要拷问宝玉,拷问不够还要考察宝玉,还要用眼泪呛白宝玉、用自我了断逼疯宝玉,要收拾出一个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符合念想中的情哥哥。冰心老人说爱的箴言:你不要找,你要等。但林妹妹这哪里是等?又哪里等得及?怎么等得了?恨不能把个宝哥哥紧紧握在手掌心中。这林妹妹分明颠倒了一个个儿:我不要等,我要找!

    结果呢?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所以,“你不要找,你要等”。这是一个对生活的心态,乃至信念的问题。读书,尤其读《红楼梦》类的经典其实也是如此。最后能够把书读到自己手掌心上来的,都是阅读中那一种“等”的心态、乃至秉持“等”的信念的人。即便在刘梦溪编撰的《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中,在专家们行文的字里行间,也没有气急败坏“找”的心态痕迹。他们不像后来的人那样,为了种种需要,在《红楼梦》中挖掘、翻找。后来人读《红楼梦》就是机械地找人物、找主题、找情节;找大过节、找帐簿、找历史;找影射、找传记、找对证,最后找出一个阶级斗争来,也找出种种奇谈怪论。这样招徕找去,一部《红楼梦》被找散了、找冷了、找得冰冰凉了,翻来覆去地找成了一个空壳僵尸。

    你应该不慌不忙地读《红楼梦》,在读了一遍两遍之后,你只需要等;或者一边读一边等,等人物自己出来。一切的一都会在你的等待中自己慢慢走出来,而不是你拽出来。渐渐地,你可以看到另类的贾宝玉和另类的林妹妹都走到你跟前,你理解了他们可以理解的一面,你扼腕于他们不可理喻的另一面。

    所以,读书的速度与一个人服从功利的习惯有关,犹如人到了婚龄就急急结婚。又要愁钱、还要愁房子、愁时间、愁迎接不暇的事物一齐搅来。梦萦魂牵地恋爱,气急败坏地赚钱,劳劳碌碌中何来生活体会、回味和静观呢?

    铁凝不然,她悠闲地等,她可以先忙别的,比如忙到一个全国作协主席的席位。这样,婚姻就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个过程,也不是一辆到站必上的车。婚姻是一个旅游者厝身的屋檐,走呀走呀,可以歇歇脚了,于是走进了那最合适的屋檐下。这样,婚姻成为一朵花,一种休闲,一项生活的补充和点缀。这个时候的婚姻才出了诗意,成为一件比抵达目的地,比如比当作协主席更有意义的工作。

    这里面的味道,悠哉游哉,恐怕是那些愁米面、赶着趟、忙烧火、急下锅的人,那些以为车到站前必上车去,把结婚作为任务的人,所体会不到的、所无法拥有的感受、感觉。

    古人不会为出集子而写作,所以书很薄,但味很厚,也经世不衰。

    可以等,对于读书而言,意味着阅读不要急,不要急于获得,不要急于握在手心。阅读是一项可以等的悠闲生活事务。可以实,也更可以虚。可以等,对于读书而言,意味着不到年龄、不到一段经历,你就是再咬牙切齿地读,书里还是一无所有;或者你辛辛苦苦地读下去,读完了,仅仅只是捡拾了字里行间的皮毛;反之,而在某一个年龄的某一个日子,在回顾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忽然发现有一座金库藏在某册某页、某章某节,打开扉页,字里文间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闪闪金光,熠熠生辉。当然,它们出现在你与书之间。于是你笑了,因为你已经换了一种读书的心态,你已经无需这金子,你只需体会这发现金子的味道罢了。

    比如这篇周实的《速度》的读后感,便是慢速阅读的结果。我体会到了金子的味道,在我与《速度》之间。

    人们多看动物世界,但未必看懂了动物的内心,总是观念先行。人们以为动物的存活和幸福都是在寻找中完成,都是在比权量力,在比拼速度中进行,都是在追与逃的较量中实现。其实,更多的动物,或者说具有高智商的动物,那些在金字塔顶的动物,它们的速度很慢。智商的高低,处决于是否“等”。

    眼镜王蛇在树上等,等无毒的同类。当树下一条五尺长的金黄色同类追蹑老鼠的踪迹而来时,它已经进入了头顶上眼镜王蛇的餐盘;
    鳄鱼在河里等,等待一年两度的牛群迁徙,牛群自己送上门,它们经过鳄鱼的餐桌;
    狮子伏在高高的岩石上等,在自己领地大门口街衢的上方,等待摇摇晃晃长途跋涉的过客,远涉的过客,总会因为忙碌而困顿,因为困顿而留下一份两份美食者的佳肴;
    ……

    只有低等动物,才白天黑夜四处搜寻。比如鬣狗,成天一双饥饿的洞孔,四下逡巡,在它们的眼中,世界空无一物,唯有别人嚼剩下的东西。“找”的动物是没有悟性的;悟性属于那种“等”的动物。

    同样,急急忙忙想从人群中、从书籍中“找”出什么收获来的人,也是缺乏悟性的。那些人企图在书山籍海里寻找故事、主题、哲理、知识、真谛……;那一双一双手飞快地翻动书页,字句段落风驰电掣一般眼前闪过,一本书捡起又丢下,一架书一架书都读完了。他们只落得一个“职业读书人”的“桂冠”。真名网曾有一名叫流氓书生的网友在《[分享]一个人的阅读——2005年阅读书目》中,列出他在2005年“52周读书110本”的目录(这还不算最后罗列的70余册,其中还包括《追忆似水年华》等几本厚书)(http://zmw.cn/bbs/dispbbs.php?boardid=7&id=56514&page=36)。结果被另一群网友“痛骂吹牛,不相信。”这是一个读书富五车、反遭众人骂的现象。它至少表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读书不等于读过什么书,因为书不是仅仅用眼睛读的。简言之,读书不是统计学。

  其实也不算夸张的。我有书友一年看超过两千多万字的,还有个拿本砖头放在卫生间,一个月下来就把那砖头一样的书啃完了。前者多半看中文书,后者据说已经90%的阅读是看原版英语、法语书了。他们都强我几倍。话说他们这么看书还是在读大学本科。我看完只能说个大致的印象,他们看完能写个书评。我从不质疑他们的阅读,只能在后面猛追向他们致意。哎,话又说他们比我还小。(流氓书生跟贴)

    不能怀疑流氓书生说了假话。但是速度(包括读书的速度)的确影响了我们当下的生活质量,影响了传世的风气,还影响到经典的诞生,这倒是真的。有一种树,三年可以成材,在中州平原大量种植。那是泡桐,三年三个碗口粗。但不能打家具,只能盖猪圈,或者临时仓储,因为它的木质太疏松,指甲都可以掐一个坑。想一想,短短三年就生长成材的速度,能结实吗?也有另一种树,铁杉,一百年才长一圈,三千年才能成材。木头比钢还硬,这个速度下来,那木质不硬过钢才怪呢!想一想两种木材打出的家具,谁能传世,谁被收藏,谁有成为经典的潜力?

    这是“慢”的结果,也是“等”的结果。

  阅读……是手工业的,至少在我看来真是。可惜,现在,人的阅读,较之先前更匆忙了。先前还是一目十行,现在怕已一目百行,有的还是跳页阅读,只看某个观点的结论,追寻某个故事的结尾。

  我这样说,只是想说:写作应该讲究文本,阅读最好放慢速度。
  细嚼慢咽,才能品味。细品其味,才有会心。
  且慢!且慢!你看!你听!那些被你忽略的文字,正为你的速度痛心。

    一个号称时间与效率的工业化时代,必然影响古典的阅读与写作方式。可以看到,这个时代除了破坏经典,不再生产传世之作了。然而,看看世界上各个博物馆,那些世界上有质有量、有传世价值、有品位格调的东西,本质上均来源于“慢”,是“慢”打磨的结果。这“慢”是时间的,更也是生存状态的。比如悠闲,非功利、消遣、审美、无用……

    独角兽网友落霞孤鹜的博客题词是:到底应该怎样生活?!亚里士多德说:悠闲是幸福的本质。



附:周实《速度》

据报载,现在时兴电子书,看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不行,还是喜欢捧着书,一行,一行,慢慢读。
读累了,闭上眼睛想一想。眼睛舒服了,又再接着读。
人们对于速度的追求使手工业近乎灭亡。而手工业所代表的却是耐心,独特,精致。
写作也是手工业的,即使你已使用电脑,如果你是用心写作,你会竭力躲避那些已经泛滥成灾的词汇,就算因此放慢速度,你也依旧心安理得。
阅读也是手工业的,至少在我看来真是。可惜,现在,人的阅读,较之先前更匆忙了。先前还是一目十行,现在怕已一目百行,有的还是跳页阅读,只看某个观点的结论,追寻某个故事的结尾。
人们喜欢故事、结论,喜欢msn交谈,已经甚于文本了。
而写作的独特价值,不在别的,就在文本。
我们只能依据文本,依据文本的独特程度,记住一个个的作家,否则,恐怕就难分清这一个与那一个了。
我这样说,是否在说:电子书就不好了?声明一下:当然不是。
我这样说,只是想说:写作应该讲究文本,阅读最好放慢速度。
细嚼慢咽,才能品味。细品其味,才有会心。
且慢!且慢!你看!你听!那些被你忽略的文字,正为你的速度痛心。


TAG:

都市东篱 引用 删除 黄馨   /   2007-05-29 04:16:4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南山悠然见 篱下采菊东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