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金陵十三钗》那点拙滥的勾当

[原创]《金陵十三钗》那点拙滥的勾当



李大苗 于 2011-12-17 0:23:0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大约属于莫名其烂的“小说”。有说这部“小说”获《小说月报》“百花奖”,足见评委之蠢和奖项之劣。如今张艺谋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还“大片”,亦显老谋子的眼光已经深蒜不堪了。


《金陵十三钗》的原作笔法,读起来,若说与中国传统的章节小说差不多,似乎还是高估。因为,倘若认定叙事之“我”是“书娟”的话,那些“评书”式的讲述或“心理”叙说混杂其间,就颇是初中生的笔法了,尽管借词遣字透着着徐娘之韵的虎欲。这等故事能力,既没有古典的底气,又无现代的涵养,令严歌苓杂耍不行,也乏心精缜。还能屡屡得以好评,得以令张艺谋叹服,还投以巨资,及至要夺“奥斯卡”,抑或还要什么入围“诺贝尔”云云,也就还真要看看,究竟糟烂在哪里。


严歌苓用“……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开篇,着实奇异。倘若是男孩子的第一次,人们往往有个“梦遗”说词,意思是非控的意识运动,将生理和心理纠合起来,是不自觉的性行为。那么,书娟被“自己的初潮惊醒”,人类迄今的生理与心理研究,都给不出这样的生理与心理的事实。直至读罢这部中篇,依然没能明白,以“起夜”为通常的“惊醒”,为啥非要一个十四岁女孩子不着边际地用“初潮惊醒”。而读者看到的书娟,既不慌张也颇有准备,一如成年后的女性那样自信着自己更年期的到来。


对主人公这个年龄的定位,决定了与成年人社会的隔膜与距离,也就决定了,除了张叔叔、王阿姨这样的表述称谓之外,无能给出诸如“英格曼”、“ 法比·阿多”乃至“红菱”、“玉墨”和“戴教官”、“王浦生”等等称呼。十四岁这个年龄,逻辑性分析与观察能力尚未具备,而是懵懂的好奇以及与世界间模糊的距离。严歌苓所用的叙述方式,是后荷尔蒙时期的,既可以是生理的估定,也是后文革式的心理估定,把低人性度的西方针剂加进佛洛伊德的点滴,于是,疗程出满脸的国家主义嶙峋骨气。而另一根本,则是对十四岁思维表达的乏能乏力,即使作为女性,即使曾经有过十四岁年龄的女性,严歌苓或许从未有过那样年龄与那样女孩子人性的细腻与微至,而是娴熟于文革式的宏大叙事,对别人的情绪有着强制鼓动的能力,大致没练习过如何精细地体会体会自己。


对这部“小说”胡编滥造最直截了当的指证,就是第二自然段的破绽。“书娟……不完全清楚她身处的这座美国天主教堂之外是……”。本来呢,如果严歌苓不用“天主教”来定位,可能也就稀里糊涂混过去。可她偏偏用了“天主教”,来为自己的构思圈地。天主教统于一“宗”,也即罗马教廷或者罗马教宗。世界各地的教区是教廷统一划分,并按照教区称谓和管理。所以,南京也罢,乃至世界各地,只有罗马教廷的教堂。即使南京的天主教堂的神职人员与资金有可能来自某个单一国家教区,但绝无隶属关系,也无管辖的可能。


由此可见,严歌苓在讲述一个自己也搞不懂境界何在的故事。或者,她以为自己很懂,也或者,她懒得去搞懂。因为,作为侨居美国的华人,严歌苓总应该知道,美国没有一个可以称作“国教”的宗教建制,也就没有国别可属的宗教机构。而且,即使是泛称作“基督教”,“新教”,也是按照教派来分别。唯一一个例外,那就是“圣公教”,但那也是英国的,并非美国的“国教”。


严歌苓根本不懂得基督教的“拯救”的伦理,不懂得天主教的教义中,现世之人都是“原罪”在身,不懂得神父担负责任的就是“拯救”,即使在行刑前,神父或神甫也有责任为罪人祷告,拯救他们的灵魂。严歌苓不懂得,在上帝面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并且,这个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最初动员。正因为对罪的宽恕与对赎的接纳,天主教才着普世的自信,也就从来不对现世以承诺,而对超世的炼狱以祷度。很简单,但凡宗教,所行的都是神的庇护,无关于教父或主教的人格,也无关与教堂或教会人格化的世俗权力与道德责任。对在教堂翻墙以入,拿捏得好似递交入党申请书,非要伸张自己的人格正义,方能入围一圈自以为应当的教化圣地。


也正是这个原因,《金陵十三钗》才有了如此这般的诡异:诺大的一个教堂,当战祸到来的时候,收留了44个女孩子,然后是13个风尘女子,再而是6个落难士兵。除了若干不多几个神职人员和或称“仆人”或是“服务人员”外,上述共计63个人,倘若没有战祸的话,没有一个与教会或教堂有什么干系。教堂与教区相依附,其实也就是与教区的教民或者信徒相依附。那么,问题显然应该是,一个教区的教父,其实也就是这个教堂的主持,究竟做了什么神功,使得自己的教徒统统让出生命或精神地盘,与凡俗的堕落之人或懵懂的孩子互换,自己撒脚出逃或躲到“中立区”逃难?或者这些笃信上帝的子民们,在生命攸关的时候,选择了相信自己的脚丫子,或者世俗的人道主义庇护,而不把自己托付给上帝?


而那六位伤员,无论是“埋尸队”送来的,还是自己逃出来的,总之,不仅没扔掉枪支弹药,而且还身着军装。尽管人们可以猜想,“埋尸队”的平民比军人还要勇敢,不仅把伤员救下来,还把枪支一并抬来。而且,更神奇的是,这个“美国天主教”的教堂,竟然还有着“平民”的衣服,备好给他们穿着。这样的安排,不仅赋予了这些神职人员以对世俗风情的向往,还给了这些洋人以华式服饰的嗜好。


从不怀疑女性面对灾难的坚毅与担待,即使到了文革开始的时候,中国很多教堂还有着众多的来自西方嬷嬷,像特蕾莎修女那样坚守在那里。当战争来临的时候,“美国天主教堂”准备接收四十多名女孩子避难,为什么配置不出几名嬷嬷来照料和监护女孩子们的生活与安全?即使主教多么善良,也多么持有操守,但倘若没有,比如“十三钗”的到来,倘若没有那六名伤兵的闯入,这样缺乏范秩对应的关系,在神俗两界都属不伦。即使西方嬷嬷可能匮乏,但在南京的教区,“美国天主教教堂”竟然一个女信徒都没有么?


最重笔的,我以为,还是作者招来的这“金陵十三钗”。通篇读下来,釵不钗的,大约是作者的揶揄罢了。终归是,秦淮风情中,总还有“卖艺不卖身”的传说或期待,正是这样的传说与期待,才有了文人雅士堂皇寻欢的借口,也就有了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情趣。可严歌苓给我们约来的:“白光一闪,女人的身子妖形毕露,在两片黑貂皮中象流淌出来的一滩肮脏牛奶”,怎么看,怎么都是卖身不卖艺的尘色,放浪与粗鄙直抵暗门子的炕沿,也还得是高家庄或马家河子哪哪的。


大概是习惯了A片,抑或A片式的审性标准所迷惑,以为水煮肉的麻辣就可以遮掉淮扬格调的甜腻。或者,以为当今对泼辣干部式的包养,就是故时文人墨客歪歪唧唧的溢情。之所以能“秦淮八艳”,至少不是知“性”,而是才女的知性善解,是琴棋书画的养成与辞赋歌舞的灵恬,是对男客的半之娇媚半之拒,而不是口无遮拦的放肆与下作。如似当今的月饼,纵然火腿香肉,也要把价贵在咋舌的包装上。哪怕严歌苓好好读读“秦淮八艳”,她也就知道,艺妓绝非仅有爱国情操,还更有职业道德的崇尚,尤其是那些受捧的秦淮名妓,比当下的领导干部要备受口碑的监督,也就对恶名有着无以表白的恐惧。


妓女爱国,曾经最热烈过的,当属《赛金花》,也都是抗战与文革时代的故事。当今风尘再起,与故国之难当然有关,但也与,甚至更与杀到东京去,奸遍日本女的激情相合。两者相辅相成,若一词而蔽之,则曰“性爱国主义”,由命运的卑贱,而令人性愈发伟大起来,也由期待的暴虐,抒动发自底气的骄狂。《金陵十三钗》,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捏造出来,比照赛金花的是是非非与窝窝囊囊,严歌苓为那些风尘的女孩子们,备好的是剪子和刃刀。而之后呢,也就戛然略去。


戛然还是不戛然,就是大师与劣匠的天壤区别。前者若莫泊桑的《羊脂球》,后者,也就包括《金陵十三钗》之类的性爱国写作。比照莫泊桑的道德观察与人性认知,严歌苓们,恰恰与羊脂球乘坐在同一辆车驾上,与同车人有着相同的鄙夷与虚伪,还要比法国人更为羊脂球磨好了尖刀,赋予她兄弟姐妹安危的使命之外,再要她当戛即戛地为国家和民族付诸赴汤蹈火的凛然不惧。


戛然可以暗喻,或者,至少使得读者觉得,“美国天主教堂”里的那些小女孩,真因这些屈辱女性的献身而得到拯救,或者说,那些在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日本军人,绝无报复心理?并由这些屈辱且轻浮,卑微并风流的风尘女子的刚烈而折服?严歌苓都不能给出答案的假设,旁人当然猜度不出作者的意图几何。不过在莫泊桑那里,其实羊脂球也极是明白的,也是同车的同路人所认定的,淫只能卖给国人,哪怕妓女,也要为民族和国家在底线上担当起脾气。这就注定严歌苓坐在羊脂球的那驾马车,尽管停停走走地两百多年,还雕龙画凤地中华气息,驶不出莫泊桑所笃定的那群爱国懦夫的人格轨迹。


说起来,并不要严歌苓对这个社会,乃至对这个民族或国家什么的担负起什么道德责任。而是严歌苓们,乃至张艺谋们,自己非得抢着去占领这样的道德制高点,未必仅仅迎合,而往往试图引领某些人群,某些意识形态,乃至某些社会价值,而且还真授予这个奖那个奖,风头于这个会那个会,更而且还赚个钵满瓢满。如此低俗与无知,能肉麻而时尚,摆到国家垄断的院线,一批批色迷迷地进去,一群群满眼冒金星地出来,把三级片的料理拌上爱国主义,既是意识形态的灌输,还是商业计谋的暗算,这才是事情的歹道。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金陵十三钗》俺 一直以是香港的三级片片名,因为在网上它好象总是与《肉蒲团》并列在一起~哈哈~~~
本帖最后由 李苗 于 2011-12-18 11:12 编辑

每次都是在第一时间买最贵的门票去看国产片,看完后又痛骂不止,这又是什么勾当?难道就是为了写文章嘛,不知道文章稿费能否值回票价。
大苗兄好文,严之小说、张之电影,都是我向来不看的东东。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搅和搅和:

羊城晚报 (2011-12-18)

《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十年来最好的电影作品(图)

这是张艺谋十年来最好的电影。

该片在美国被定为R级17岁以下观众必须由成人陪同观看。

心理承受力弱的观众,请备好纸巾。

《金陵十三钗》其实不是一部与“贺岁档”三个字完全匹配的电影,里面没有笑料,片中那些关于人性的探讨,可能还会让你心情沉重,甚至无法自拔。看完《金陵十三钗》,有一点我很欣赏张艺谋,纵使他将小说原著改得面目全非,但他保留了将影片故事从女学生书娟的口中展开,否则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窒息感可能会重。

别相信该片的国内版预告片,如果单纯为了战争或者情色去看这部电影,你不仅会失望,可能还会在人性的拷问前抬不起头。影片最大的戏剧冲突,来自女学生与妓女之间关于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直到这个时候,张艺谋才将视角变换,让观众站在旁观者而不是书娟的角度去注视电影里所发生的一切。脱离了主观视角的“庇护”,观众是“无助”的,看见女学生为了贞洁要自杀,观众痛心;听见妓女们脱口而出“姐姐们替你们去”,观众揪心。都是生命,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死”?

没有人不怕死,女学生怕、妓女怕、银幕前的观众更怕。当妓女换好学生服,弹唱着《秦淮景》,书娟的脑海中出现了14个妓女身着旗袍,并排着优雅走来的情景那一刻,我以为张艺谋要将妓女的“替死”,上升到“商女救国”的民族高度。我的确不太喜欢这样的表达,这就好比传统主旋律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在死亡面前从来没有过一丝挣扎,让人看着觉得好生尴尬。幸好,这一次我们见到了近十年来最好的张艺谋,妓女们被赶上日本兵的卡车时,张艺谋让其中一“钗”大喊:“我不要去,我不是学生,我不想死!”这一句台词虽然让我的情感纠结,但也让我相信眼前这一幕是真实的哪有不怕死的人呢?

都说《金陵十三钗》拍得很好莱坞,我认为除了片中经典的三段式剧作结构外,这些必不可少的台词细节才真正让观众感受到好莱坞的味道。如果把一群毅然英勇就义的妓女搬上北美银幕,估计没有观众能理解这种“大无畏”的情感。此外,那一段在上映前被专家教授们痛批的“床戏”,实际上在电影里连百分之一的篇幅都不到,而且放在整个故事里也完全不突兀。用一句话总结《金陵十三钗》:如果这部电影拿掉张艺谋的名字而换成任何一个好莱坞大导演,都不会让人觉得过分。

网友声音

冰婷:看的时候笑中有泪,泪中有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幽默,时而感动。这绝对是张艺谋最好的作品。回家的路上跟某人说,要是《十三钗》都拿不了奥斯卡,我觉得中国人从此真没必要凑那个热闹了。

品客档案ijazz:严歌苓写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但是剧本的种种问题导致其没有成为一部撼动人心的神作。《金陵十三钗》确实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强于《南京!南京!》,但亚于《黑皮书》。

星辞典澈周星星:妓女们为了女学生舍弃生命,一步步的心路历程诠释得很清楚,没有那种矫揉造作之感。妓女们之所以这么做,除了因为人性中善的一部分压倒了恐惧,更多的是虽沦落风尘,尝尽世间疾苦,骨子里的侠义精神却一直没变。

----------------------------

这种片子么,借张碟来看看就可以了,何必掏腰包呢
俺滴网站:www.cocophoto.com.cn
大苗兄好文,严之小说、张之电影,都是我向来不看的东东。
李大兴 发表于 2011-12-18 13:00
《活着》还是不错的,其他的不看也罢,活着主要是小说写得好。张的电影从摄影角度来说,值得一看,故事么,soso....
俺滴网站:www.cocophoto.com.cn
还是两个好朋友非得邀我去大悦城的首都电影院看。幸亏看了不到20分钟就出来了,去被美国人低看的星巴克上网,看赵晓生大师的微博!没有浪费宝贵时间,哈哈!

感觉这片子要突出的不是英雄的女子,而是为了突出“妓女”这主题
本帖最后由 feilian 于 2011-12-21 17:42 编辑

很可惜,大苗的笔去评价这么下三流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这样的东西最好高雅文人们不要寓目,免得玷污自己的眼球,不写评论也少了一种抬高它们吸引市民眼球的免费广告,本来市民或大苗的弟子倒也不一定会去读,去看
把三级片的料理拌上爱国主义,既是意识形态的灌输,还是商业计谋的暗算
——————————————————————————————
说得太好了,张艺谋一嘴舔着国家的屁眼,一手握着小市民的鸡巴。
地狱里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仍要保持中立的人。——但丁《神曲》
原来是大苗的帖子
参加交流
大苗写了好文章为啥只发凯迪呢?燕谈那么一大片苗圃还嫌面积不够啊?凯迪那里有红颜知己还是咋的?
俺是灭绝师太
我认为主贴前半部不怎么样(后边没看)。
晓梦 发表于 2012-1-3 13:35
事看半边,文看半篇,就辄言,这肯定不是好习惯。即使不看驳文,怎么也要看看严歌苓的“小说”原文,如果更认真的话,还要还原到历史情境中去,看看理应的场景。

比如,南京城里只有一座“天主教堂”,而且,从一建立就是“南京教区”的主堂,直接由罗马教廷管辖。

再有,关于衣服的,严歌苓明白说的是神职人员的衣服,而且驳文中也申明如是,可你怎么却能想当然到了“捐赠”?

“醒”有n多种,“惊醒”是其一。什么是“惊”,自有公认,尚还未有“男惊”与“女惊”之分,尽管生理颇为不同。
15# 晓梦 所谓“美国天主教堂”,不是泛泛说词,而是“美国神父”的引出场景条件,是诸如“教堂顶上的十字架旁边,飘着一面红蓝鲜明的星条旗,荫蔽着旗下中立的美国地界”的话语依据。是神职人员不寄托上帝眷恋而拜托国家庇护的选择安排。已经说了,南京只有一座天主教堂,而且是中国教区最重要主教堂之一,直接受命于罗马教廷。如果你有心查查的话,你就会知道,南京教区的主教,管辖小半个中国的教务,有直接成为梵蒂冈红衣主教的资格。退一步讲,也是与众不同的教务地位,就要有与众不同的称谓。

对神职人员而言的“便装”,是什么意思,还不清楚么?况且,“拿来”而不是“找来”,更又是什么意思?写小说,就是耍字儿的,作家,就是职业耍字儿的。即便庵院,也要琢摩琢摩究竟是“推”还是“敲”吧。这可是中国文人精神的典故,讲的是职业操守。

至于“我觉得女孩初潮会不会惊或醒女人应该更有发言权。而且不应该用 ‘人类迄今的生理与心理研究’ 来判断其合理性。”很奇怪的说法吧。难道那些研究从来没有听过“女人”的生理和心理临床症状或主诉的瞎掰么?

严歌苓这篇东西就是瞎掰,就是伪劣编造。她懒得做任何素材审查,不仅是向不向历史负责的问题,更是对读者的不负责。这部《金陵十三钗》第一段:“我姨妈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而不是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京城外的炮火声。她沿着昏暗的走廊往厕所跑去,以为那股浓浑的血腥气都来自她十四岁的身体。天还不亮……的清晨有多么重大悲壮。几十万溃败大军正渡江撤离,一座座钢炮被沉入江水,逃难的人群车泥沙俱下地堵塞了几座城门。就在她楼下的围墙外面,一名下级军官的脸给绷带缠得只露一个鼻尖,正在剥下一个男市民的褴褛长衫,要换掉他身上血污的军服。我姨妈书娟这时听见这骇人的静哑中包容的稠浊人潮。她也是后来才知道,正是那个时刻,人们抱着木盆、八仙桌、樟木箱跳进隆冬的江水,以生命在破城而来的日本军队和滔滔长江之间赌上一局。”

南京弃城决定是1937年12月12日下午2时做出的,大规模逃亡是在下午5时之后发生的。你不觉得这样的时序搞得很污烂么?有这么编故事的的么?编也就编了,世上还没有些啥烂人么?为何还要拿着烂东西为说,是在于“获奖”,而且,还在于要拿这东西到国际上“获奖”去。
严歌苓女士能够在国内成名,说明中国小说水准还很低;其笔法终不脱八十年代以来对拉美小说的皮毛模仿。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14# 李大苗

小说我早看过,虽然不是很好属于看了就忘那种,但你说的那几个错误也实在太牵强了点。


>>>>> 南京城里只有一座“天主教堂”,而且,从一建立就是“南京教区”的主堂

“美国天主教堂” 这一说 ...
晓梦 发表于 2012-1-4 03:10
不知道晓梦是否了解基督教大系统下不同教派的分野?好像有点不太懂大苗兄质疑“美国天主堂”的意思。宗罗马教廷的才能叫天主教。所以,洋人或到了中国建教堂,就只有“南京天主堂”这种表达所在地的标识,在中国各地不会存在“美国天主堂”、“英国天主堂”又或者“法国天主堂”的说法,天主教去各国传教的,不管是美国的英国的还是阿尔巴尼亚的教士,名义上都受罗马教廷派遣,不会打各自所在国的名义。东西罗马分裂后独立的东罗马教廷不算,新教改革后各国独立出来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的,就是新教各个分支,但一般也直接用教会的名义,不会挂国家名,如浸信会、福音会、长老会等等,只有英国的除外,因为英国圣公会又叫英国国教。
边走边看
呵呵,你的说词已经超出原文本了,属于你的创作,而不是严歌苓的创作。严歌苓从来没说那“便服”是信男善女的捐赠,只是两个神职者“拿来”“便服”。你的诠释,最多也属于“可能”而已。

已经一再说“美国天主教堂”是关乎“美国神父”和“教堂顶上的十字架旁边,飘着一面红蓝鲜明的星条旗,荫蔽着旗下中立的美国地界”,不是用“当时流行的称呼”,而是至今也没谁能信服的“美国地界”。当然,一言以“当时流行的称呼”而避掉“美国地界”,就省得搞清楚,什么是“美国地界”,教堂如何成了“美国地界”,抑或说,一个在中国连“租借”都没有的美国,却通过美国天主教教堂,在民国的首都搞到了一爿“美国地界”,还“鲜明的星条旗”啥的了。

至于别的,倘若大夏天都可以穿棉猴地“又如何”,我也就不以为有什么可讨论的了。在某中分类法上,小说只有两种,一种是科幻,在一种是没科幻。
教堂裡掛國旗﹖上帝的國從屬於罪人的國﹖沒聽說過。
本帖最后由 李大苗 于 2012-1-5 06:25 编辑

“疑罪从无”?哪对哪呀。你以为评论就是法官,你以为批评的就是判罪?

严歌苓的小说中,究竟有哪个“信男善女”出场过?在生命予夺的战争时,在所谓“国际保护区”都设立的情形下,诺大的教堂,诺大个“天主”和“美国”的庇护下,除了几个神职,还有谁是“信男善女”。信男善女一个都没出场,教堂根本既不是“信男善女”心命向往,也不是他们的最后庇护所,可你却让他们的捐赠的“便服”出场,这样的道德逻辑岂不荒唐?

我所告诉你的是,严歌苓写作之不严肃,之乱来,之下作,在于它连日期都懒得搞清楚。你可觉得“自洽”,你的话语还有什么严肃性么?别扯别的什么,很简单,1937年12月12日清晨,南京是否若严歌苓所描述的那样。多简单,多直接,多明白。

告诉说,那个“美国天主教堂”究竟是不是美国的“地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你进可以在网上搜,一如你搜来的图片一样,拿出来全世界,除了严歌苓意外,还有哪个女孩子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讲述的或者被讲述的,都可以。
这个帖子为了初潮和国旗猛掐,比我一根筋多了。
(转帖)润涛阎 作为一个群体,妓女最靠谱

本文说的是中国的情况,而且说的是群体,而非个体。因为个体行为五花八门,但群体反应的才是有代表性的社会行为。比如,总是有零星报道亲生父亲奸污自己的女儿,但要是找到一个群体,在那个群体里每个父亲都奸污自己的女儿,这样的群体非常难找到,除非是在一个邪教组织里才有可能。同理,一个董存瑞可以找到,但要是一个群体都是董存瑞,那样的报道值得怀疑。所以,本文以群体的概念说事,个人的行为不谈及。即使《金陵十三钗》里的国军如此英勇,作为个体,是可能的,但没有代表性。而《金陵十三钗》里的妓女则是群体行为,值得研究。

《金陵十三钗》的作者告诉我们:在日本把中国军队打败后的南京大屠杀,作为群体来说,中国军人不靠谱。真实的历史也是这样,南京守备司令唐生智在南京大屠杀前号召 20 万军人全力抵抗五万日本鬼子,四个对一个,要视死如归,就能顶得住。全军上下,不成功则成仁。但当日本鬼子刚要进攻,唐生智本人跟兔子赛跑逃离南京。主帅一跑,下面的军官也都跑,最后老百姓遭受屠杀。

《金陵十三钗》的作者暗示我们:学校的校长老师们不靠谱。日本鬼子一进城,他们都各自逃跑了,扔下学生不管。按照剧情,如果说那所学校被日本鬼子包围后校长老师们都被杀死了,那13个少女就更跑不了了而遭受日本鬼子的奸污无疑,唯一的解释便是校长老师们都跑了。其中有13个女学生聪明过人,至少比校长老师聪明,知道南京有美国人办的教堂,她们跑到了教堂避难,校长老师们没有一人跟她们一起去。

《金陵十三钗》的作者暗示我们:学生们的家长不靠谱。事实上,日本鬼子在行进到南京之前,南京守备司令早已下达全市抗日、拥军、避难等号召。按理说,即使没有得到消息的,战争打起来后,当父母的也要找到自己的孩子,死也要死在一起。可13个女孩子四处逃难时连一个家长都没有在身边。

《金陵十三钗》的作者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群体,妓女最靠谱。当13个未成年女学生逃难到教堂后发现她们很不幸运,因为还有跟她们一样聪明的13个妓女也去了教堂跟她们争很小的地盘。可孩子们不知道,恰恰是这帮子妓女最靠谱,以自己的肮脏身体换取了她们纯洁的玉体。这可不是一两个妓女的行为,而是所有12个妓女的一致主张。

今天润涛阎就站在《金陵十三钗》作者的立场上来论证一下为何作为群体妓女最靠谱。

(一) 所有群体中,只有妓女具有国际主义胸怀

这一点,古人早就发现了,素有“商女不知亡国恨”一说。大家都知道当年火烧圆明园的故事,要不是赛金花故宫就一起被烧了。明朝灭亡崇祯皇帝上吊后,大明朝的官员们个个都设法活命,唯独一个妓女柳如是自杀殉国。但这都是个体,与群体的观念无关。也就是说,当国家被外敌灭了的时候,唯有妓女对外敌没有仇恨,依然笑眯眯地把敌人当成嫖客。这也符合客观道理,反正妓女的地位最低,没有外敌也是被有权有钱的人蹂躏。外敌也不过如此,恨从何来?国家名称,国家领导,这些与她们何干之有?您别跟我说共产主义主张国际主义“先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自己”,可事实上我们并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共产主义群体组织,原因很可能就是共产主义者们不是由妓女组成的,要不马克思说共产主义理论的缩写就是共产共妻呢。没有共妻度量的共产党不是真正的马克思要求的共产党,所以,共产主义失败了。要是先当妓女、鸭子然后再当共产党员,共产主义阵营就不会让戈尔巴乔夫一人给毁掉的。

(二) 所有群体中,妓女的事业心最强

在《金陵十三钗》里我们看到,在离开妓院、在地下室避难时她们照样化妆得跟平时接客时一样。那旗袍,裹着的是魔鬼身材,丰乳肥臀一览无遗;那口红,鲜如桃花;那走路的姿势,屁股扭起来每次不多不少62度角;那嗲音,根本就与避难的身份与环境无关;那妩媚,在小说里令国民党军官无视外面的大屠杀惨景而跟玉墨缠绵数日。在电影里,玉墨令假神父热血喷张,临上鬼子的汽车前还要大干一场。这些妓女的专业心之强,令其它行业的人自叹不如,读者们观众们恨不得去自杀以挽回点颜面。

改革开放后,有一个顺口溜,我把它拷贝在这里,为《金陵十三钗》的作者提供证据:

----------------------------------------------------


小姐妹,别流泪,挺胸走进夜总会; 陪大款,挣小费,不给国家添累赘;爹和妈,半生苦,老来待业很凄楚;弱女子,当自强,开发身体养爹娘。

做美容,隆丰胸,中外功夫都学通;练内功,学口技,风情气质巧相配;很舒服,也劳累,拉动内需创外汇。

谁敢讲,没地位,昨晚我陪书记睡!我的客,都要票,不是领导怎么报?你敢说,是犯罪,呸!那是万恶的旧社会。

香风薰,美酒醉,红唇轻启罗裙退;找靠山,第一条,引来书记天天嫖。 一不偷,二不抢,此处不学共产党;无资金,无贷款,自带设备搞生产。

不添女,不生男,不给国家添麻烦 ; 活经济,增影响,积累资金求发展。 态度灵,技术精,挣钱方式要扪清。 你舒服,我高兴,都要满意才稳定。你当官,我发财,若想温柔你也来。趁年轻,多生产,赚钱就要够大胆!

谁敢说:道德坏,哼!我劝首长别去休太太!他爱好,我奉陪,我和领导谁是谁? 你敢讲:风气败,领导都夸我可爱!搞开放,百业举,要比奉献我彻底; 排隐患,除干扰,四大恶人都放倒;骨头酥,意志颓,谁都为我当保卫; 选靠山,定要牢,搞定领导第一条。

不集资,不贷款,自带设备搞生产; 不争地,不占房,工作只需一张床;无噪音,无污染,拉动内需促发展;不用水,不用电,节约能源是模范;公检法,都免费,税务工商也优惠。

你多讲,我多陪,咱两还分谁是谁;你弄虚,我实算,保证领导回头看。趁年轻,多积累,莫学前辈常后悔。
----------------------------------------



(三) 妓女的信用最高
《金陵十三钗》告诉我们:妓女们说干什么就兑现。比如,冒死去取一个首饰;比如,说去送死就高高兴兴地去送死。

根据国家级的科研单位调查,在人民眼里,最没有信用的群体里,妓女的票数最少。也就是说,妓女作为一个群体,比国家干部更有信用。方舟子打假打出了吴征杨澜、唐骏、李开复等等无数搞学问的名人海龟,几乎有点头衔的海龟都对方舟子怕得要命,担心不知哪一天被他打。国内当官的也有被方舟子打假的。唯独妓女群体里没有害怕被方舟子打假的。妓女作为群体,是最守信用的一族人。


(四)中国没妓女时就滥杀无辜,就动乱;维稳靠妓女

《金陵十三钗》告诉我们,南京大屠杀,果断自己送命来保护女孩子的是妓女们。因为妓女们知道她们自己已经没有了生育能力,日本人这么没完没了地大屠杀无法预测何时结束,那中华民族的兴旺还需要有生育能力的少女们活下去。所以,妓女们义无反顾地替她们去死。

看看近代史吧,没有妓女的人民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毛泽东先从群体上消灭了妓女制度,接着就导致镇压反革命运动,官方资料承认未经审判就枪毙了70多万人,比两个南京大屠杀规模还大的惨绝人寰的杀戳。没有了妓女后,大跃进饿死了三千万农民。接着便是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浩劫,无数人惨遭杀害,整死、斗死、自杀而死的人数根本就无法统计了。根本原因是那些荷尔蒙无处发泄的流氓们因为没有妓女便搞起了阶级斗争,迫害无辜,毛主席发动运动后就控制不住局面了。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前期由于没有妓女,物价一涨人民就怨声载道,最后发展到不得不用坦克平暴。有了遍地妓女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也没有了社会稳定问题。可后来又有人打主意从群体上消灭妓女。让我们看看数据:从关掉赖昌星的红楼,到关闭北京的天上人间,再到最近广东全省扫黄,妓女的群体遭受越来越严厉的打击,而扫黄与社会稳定刚好成反比。过去十年,全国群体事件增加了五倍。广东本来对妓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社会群体事件很少。可最近,随着扫黄的深入与扩大规模,群体事件也愈演愈烈。

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金陵十三钗》拍成电影了,让13亿人重新思考12个妓女完成的伟大历史使命;妓女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别忘记:真正爱国的只有妓女,她们挣的钱都花在了中国境内,而那些贪官污吏的钱大都跑到外国帮助敌人发展经济去了。中国最近 30 年经济大发展的高速列车,妓女是润滑剂。没有了润滑剂,钢铁跟钢铁摩擦,到处都是火花,星火燎原的道理伟光正应该懂得。广东的群体事件由于深度扫黄而大规模爆发,一旦其它地方也扫黄打击妓女,后果不堪设想。 更别忘记:中国很快就有数以千万计的男人找不到媳妇,因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就这一点,扫黄的后果不堪设想。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对妓女群体行为的描述,别说让十亿人掏腰包去观看,去流泪,就连只看盗版的理科生润涛阎都按捺不住探讨妓女群体行为的历史作用,才发现了原来广东发生的一连串群体事件是大范围扫黄打击妓女群体的后果。这个发现无疑给国内维稳的党中央领导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群体,妓女最靠谱。大家都要为妓女鼓与呼。要随着《金陵十三钗》走遍世界的脚步声,我们要让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的军人不靠谱,中国的校长老师不靠谱,中国的法律不靠谱,中国的食品不靠谱,但中国的妓女是靠谱的。在战争年代妓女可以与交战方、中立方和谐,也可以与战败无能的本国军人和谐,不论信仰不论肤色不论年龄。关键时刻还可以以身殉职拯处女孩子。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靠妓女,因为做爱不需要共同语言,不需要共同价值观,有它独特的沟通渠道。作品写出这么深奥的道理,艺术家政治家都应该懂,连动物都适用的普遍真理,不给大奖天理难容。中华民族的代言口号也有了:中国妓女,天下无敌。

汶川大地震之所以死了那么多孩子,不是豆腐渣工程的错,而是因为学校里没有大批即出卖肉体也出卖灵魂“宁做鬼,也幸福”的妓女挺身而立扬起丰胸翘起肥臀为孩子们挡住墙板。

最后,让我们从另一角度看妓女最靠谱。按理说作者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应该把妓女换成党员。13个党员有男有女,女的就化妆年轻一点,男的男扮女装,用自己的命换取13个孩子的命。那为何作者不这么写呢?因为作者知道这么写连共产党员都不信,因为在党员眼里,妓女比党员靠谱。

把写历史题材的作品毫无真实性的《水浒》《三国演义》奉为名著的民族,知道自己的同伴被日本鬼子先奸后杀后12个妓女中竟然没有一人不想去死的作品,令大批国人相信,毫不为奇。只要故事说得让读者流眼泪就可以了。中国绝大多数人是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感性动物。但让洋人相信,那就太难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有几个读者怀疑过水浒三国的真实性?瞎掰的历史故事竟然没完没了地作为经典被搬上银幕。几乎条条都不合逻辑的毛主席语录,被国人奉为神明,几乎没有人看得出来其逻辑错误。但对于中国妓女在群体水平上的高素质高人性,至于你信还是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俺就不一根筋了,爱谁谁。顶楼上。就一点,火烧圆明园那年,没赛金花什么事。差不多十二年后的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九她才出生呢。
边走边看
润涛阎的创作思路真的好,钦佩!
俺就不一根筋了,爱谁谁。顶楼上。就一点,火烧圆明园那年,没赛金花什么事。差不多十二年后的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九她才出生呢。
李小苗 发表于 2012-1-5 12:43
抱歉,俺笨,没跟上润涛阎的跳跃性思维,他的这句话是成立的:“大家都知道当年火烧圆明园的故事,要不是赛金花故宫就一起被烧了……”就是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内犯,没有“姐姐”出来挡煞,圆明园就烧了。庚子拳变惹来八国联军,幸好有赛金花,紫禁城才保了下来。
边走边看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2-1-5 13:40 编辑
俺就不一根筋了,爱谁谁。顶楼上。就一点,火烧圆明园那年,没赛金花什么事。差不多十二年后的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九她才出生呢。
李小苗 发表于 2012-1-5 12:43
八国联军那回也没赛金花什么事,八国联军是八月十六日进北京的,瓦德赛八月十九还在德国呢,十月中旬才到的北京,要等赛金花见了瓦德赛才劝得他封刀,北京早没人了。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八国联军那回也没赛金花什么事,八国联军是八月十六日进北京的,瓦德赛八月十九还在德国呢,十月中旬才到的北京,要等赛金花见了瓦德赛才劝得他封刀,北京早没人了。
邱晓云 发表于 2012-1-5 13:36
看来演义文字都较不得真,较真就无趣了。咱就看个热闹吧。
边走边看
灾难中注入性成份 好莱坞报导者:最愚钝制片人 北京电视台网站论坛影视剧转贴的腾讯评论指,《十三钗》虚假有硬伤口碑不好。大部份国外影评人都认为,《十三钗》的故事讲得有些过火了,他们也觉得张艺谋可能讲述的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且像基督徒自杀、以及十二月份妓女们穿旗袍摇曳生姿等情节,也是硬伤。 他们也不理解张艺谋展现南京大屠杀中女性遭遇性暴力的良苦用心,《好莱坞报导者》批评称,在好莱坞只有最愚钝的制片人才会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灾难中注入性的成份,但这却成了《金陵十三钗》的核心元素,整部影片做作而缺乏说服力。 在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目前《十三钗》的专业好评率仅为30%,而以往参评奥斯卡的外语片,至少要好评率80%以上才有希望获奖。

美评论家:《十三钗》不过是低级噱头 美国著名电影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manuel Levy在《电影》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批评《十三钗》片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灵感,而是张艺谋制造的一个杂混乱、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 (a hodgepodge of a movie),是张艺谋发迹以来最糟糕的一部电影。 《纽约邮报》干脆以“枯萎的战利品”(The Wilted Spoils of War)来讽刺这部影片,并称张艺谋在这个圣诞节之际应该得到的礼物就是惩罚坏孩子的大大的一堆煤炭。邮报的评论并将这部影片称作是一部“极端荒唐的肥皂剧(ludicrous soap opera) ”。 《纽约时报》评论认为张艺谋最大的败笔在于对整个南京大屠杀采取了一种疏远的、甚至是轻描淡写的手法,全部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欧式教堂里,而且影片在一个日军屠城的大背景下却处处充满了性的暗示(虽然床戏很短,但整个剧情的核心就是日本兵对于13个女学生的凯觎)。 《好莱坞报告》的评论文章则称,如果华纳兄弟娱乐公司(Warner Bros.)在1942年导演《十三钗》片这样一部电影,也许可以成为一部有效的反日宣传片,而且博得好效益。但是今天,它(《十三钗》)扮演的不过是低级噱头 (hokum)。

肖鹰:情色华丽下灵魂空洞 大陆羊城晚报近日发表题为“《金陵十三钗》:一部荒谬绝伦的肥皂剧”的评论文章,作者肖鹰讲到:“在看国内媒体的‘外转中报导’时,我感觉到《十三钗》片似乎已经被山姆大叔内定为第84届奥斯卡奖影片了。张伟平一气给这部影片投报了奥斯卡全部 13个奖项,似乎是交定金通吃了。然而,令我大跌眼镜的是,我不仅没有在美国媒体上看到‘观众一致好评’的信息,而且来自好莱坞等地的专业评估信息是美国观众对《十三钗》片的反应‘冷淡’,业界普遍不看好其市场前景。” 在国际著名的‘电影评论知性网’(www.Movie Review Intelligence.com)12月27日发布的专业电影评论信息是:自在美上映一周来,《十三钗》片在美国获得的电影评论,肯定性评论仅占 32.5%,平均得分是倒数第二级‘贫弱’(‘week’)。” 肖鹰说:“我所阅读的10余篇美国评论家评论《十三钗》片的标题文章,是严肃依据电影作品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评论,表现了令人尊重的专业性。就此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评论家对《十三钗》片的批评,均是在电影艺术的层面上展开的,并没有从意识形态上说话。”
“他们所否定《十三钗》片的,就是该片表现的严重缺陷在于:张艺谋导演迎合和炫耀性地使用商业电影元素的时候,并没有在尊重历史、尊重艺术的前提下进行创作,因而,没有赋予《十三钗》艺术的完整性和意义的生命力。” 肖鹰认为,张艺谋求美轮美奂的画面,从《英雄》到《十三钗》,历10年之功,为什么自认最好的《十三钗》片仍然不仅被有识的中国批评家而且被美国批评家一致批评为虚假、造作、错乱呢?技术层面讲,是张导不会讲一个清楚的故事;意义层面讲,张艺谋作为一个电影家,尚没有觉悟到电影的美丽画面必须要由深刻的灵魂注入生命,才能真实,才能生动,才能真正产生电影艺术的感染力。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严歌苓谈《金陵十三钗》剧本改编

  这不是一段陌生的历史,那些记载在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美国基督会在华女传教士魏特琳的传记和日记里都能看到。她请二十多个妓女站出来,日本人才不会带走良家妇女,这件事使她纠结了一生。这些妓女们平日里被看成是非常下贱的身体和灵魂,她们却能在危难之时,为了别人献出自己,这种行为是一种巨大的悲悯。这些女人,带来一种震撼和感动,我就想用这样一个切入点来写这场战争,用人类最最脆弱、最最敏感、最最娇嫩的那一点良知和善良来对抗整场战争,这是我为什么想写这个故事的初衷。

魏特琳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魏特琳(或译沃特林,中文名华群,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1886年9月27日-1941年5月14日),美国基督会在华女传教士。

魏特琳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斯州的Secor,1912年毕业于伊利诺伊斯大学,同年受美国基督会差会(United Christian Missionary Society)派遣来中国,担任安徽庐州府(合肥)基督会三育女中校长。1916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南京成立时,她担任教育系主任。1919年-1922年校长德本康夫人(Matilda Thurston)回美国募捐期间,她曾经担任代理校长。后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主任。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大部分教职员撤往四川成都,借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园继续开办,魏特琳则留在南京照管校园。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积极营救中国难民,利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保护了上万名中国妇孺难民,她从1937年8月12日到1940年4月的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日本占领夏南京的情形,并邮寄给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在美国纽约校董会的校友。日记的最后一页,1940年4月14日(星期天),她写道:“我快要筋疲力尽了。以前,虽然工作进展缓慢,但还能有步骤地制定工作计划,而现在连这些也做不到了,双手也不听使唤。我希望能马上去休假”[1]2周后她精神失常,返回美国。1941年5月14日,在美国寓所打开厨房的煤气自杀。
边走边看
严歌苓谈《金陵十三钗》剧本改编

  这不是一段陌生的历史,那些记载在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美国基督会在华女传教士魏特琳的传记和日记里都能看到。她请二十多个妓女站出来,日本人才不会带走良家妇女,这件事使 ...
李小苗 发表于 2012-1-6 12:23
忍不住还是要扯点一根筋的问题:
     1、真实的版本是“美国基督会”,事发“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小说中所谓“美国天主教堂”是无知且罔顾常识的瞎掰。而故事之说服力正是由这一件一件的硬伤瓦解的。
     2、真实的结局是,主持救助平民的魏特琳没有在“活菩萨”的神坛上得意洋洋,而是迅速地精神失常,并自杀了。这才是符合善良的人性逻辑的必然结果。请注意,是她决定让妓女出面替良家妇女“挡灾”,而妓女们则不无被主人家胁迫下不得已出头的可能(这么说不是贬低这些“姐姐”,乐生畏死亦人之本性),而魏特琳对自己的决定是纠结。就像电影《苏菲的选择》中的那个母亲,被党卫军官逼迫着决定留下儿子还是女儿,无论什么样的决定都是一生的负罪。最该谴责的当然是逼迫者,但幸存者能无良心与道德上的阴霾?
      对于被无辜牺牲的人,幸存者的歌颂是可疑亦复可耻的。魏特琳和张纯如在写完真相后自杀了。而一些人却忍心借一点史实的影子添油加酱去捞奖捞钱,这已经不是高下之分了。
边走边看
那个写《天浴》的严歌苓和拍《活着》的张艺谋,在党国的胡萝卜和棍子面前,最终都选择了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