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金陵十三钗》那点拙滥的勾当

[原创]《金陵十三钗》那点拙滥的勾当



李大苗 于 2011-12-17 0:23:0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大约属于莫名其烂的“小说”。有说这部“小说”获《小说月报》“百花奖”,足见评委之蠢和奖项之劣。如今张艺谋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还“大片”,亦显老谋子的眼光已经深蒜不堪了。


《金陵十三钗》的原作笔法,读起来,若说与中国传统的章节小说差不多,似乎还是高估。因为,倘若认定叙事之“我”是“书娟”的话,那些“评书”式的讲述或“心理”叙说混杂其间,就颇是初中生的笔法了,尽管借词遣字透着着徐娘之韵的虎欲。这等故事能力,既没有古典的底气,又无现代的涵养,令严歌苓杂耍不行,也乏心精缜。还能屡屡得以好评,得以令张艺谋叹服,还投以巨资,及至要夺“奥斯卡”,抑或还要什么入围“诺贝尔”云云,也就还真要看看,究竟糟烂在哪里。


严歌苓用“……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开篇,着实奇异。倘若是男孩子的第一次,人们往往有个“梦遗”说词,意思是非控的意识运动,将生理和心理纠合起来,是不自觉的性行为。那么,书娟被“自己的初潮惊醒”,人类迄今的生理与心理研究,都给不出这样的生理与心理的事实。直至读罢这部中篇,依然没能明白,以“起夜”为通常的“惊醒”,为啥非要一个十四岁女孩子不着边际地用“初潮惊醒”。而读者看到的书娟,既不慌张也颇有准备,一如成年后的女性那样自信着自己更年期的到来。


对主人公这个年龄的定位,决定了与成年人社会的隔膜与距离,也就决定了,除了张叔叔、王阿姨这样的表述称谓之外,无能给出诸如“英格曼”、“ 法比·阿多”乃至“红菱”、“玉墨”和“戴教官”、“王浦生”等等称呼。十四岁这个年龄,逻辑性分析与观察能力尚未具备,而是懵懂的好奇以及与世界间模糊的距离。严歌苓所用的叙述方式,是后荷尔蒙时期的,既可以是生理的估定,也是后文革式的心理估定,把低人性度的西方针剂加进佛洛伊德的点滴,于是,疗程出满脸的国家主义嶙峋骨气。而另一根本,则是对十四岁思维表达的乏能乏力,即使作为女性,即使曾经有过十四岁年龄的女性,严歌苓或许从未有过那样年龄与那样女孩子人性的细腻与微至,而是娴熟于文革式的宏大叙事,对别人的情绪有着强制鼓动的能力,大致没练习过如何精细地体会体会自己。


对这部“小说”胡编滥造最直截了当的指证,就是第二自然段的破绽。“书娟……不完全清楚她身处的这座美国天主教堂之外是……”。本来呢,如果严歌苓不用“天主教”来定位,可能也就稀里糊涂混过去。可她偏偏用了“天主教”,来为自己的构思圈地。天主教统于一“宗”,也即罗马教廷或者罗马教宗。世界各地的教区是教廷统一划分,并按照教区称谓和管理。所以,南京也罢,乃至世界各地,只有罗马教廷的教堂。即使南京的天主教堂的神职人员与资金有可能来自某个单一国家教区,但绝无隶属关系,也无管辖的可能。


由此可见,严歌苓在讲述一个自己也搞不懂境界何在的故事。或者,她以为自己很懂,也或者,她懒得去搞懂。因为,作为侨居美国的华人,严歌苓总应该知道,美国没有一个可以称作“国教”的宗教建制,也就没有国别可属的宗教机构。而且,即使是泛称作“基督教”,“新教”,也是按照教派来分别。唯一一个例外,那就是“圣公教”,但那也是英国的,并非美国的“国教”。


严歌苓根本不懂得基督教的“拯救”的伦理,不懂得天主教的教义中,现世之人都是“原罪”在身,不懂得神父担负责任的就是“拯救”,即使在行刑前,神父或神甫也有责任为罪人祷告,拯救他们的灵魂。严歌苓不懂得,在上帝面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并且,这个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最初动员。正因为对罪的宽恕与对赎的接纳,天主教才着普世的自信,也就从来不对现世以承诺,而对超世的炼狱以祷度。很简单,但凡宗教,所行的都是神的庇护,无关于教父或主教的人格,也无关与教堂或教会人格化的世俗权力与道德责任。对在教堂翻墙以入,拿捏得好似递交入党申请书,非要伸张自己的人格正义,方能入围一圈自以为应当的教化圣地。


也正是这个原因,《金陵十三钗》才有了如此这般的诡异:诺大的一个教堂,当战祸到来的时候,收留了44个女孩子,然后是13个风尘女子,再而是6个落难士兵。除了若干不多几个神职人员和或称“仆人”或是“服务人员”外,上述共计63个人,倘若没有战祸的话,没有一个与教会或教堂有什么干系。教堂与教区相依附,其实也就是与教区的教民或者信徒相依附。那么,问题显然应该是,一个教区的教父,其实也就是这个教堂的主持,究竟做了什么神功,使得自己的教徒统统让出生命或精神地盘,与凡俗的堕落之人或懵懂的孩子互换,自己撒脚出逃或躲到“中立区”逃难?或者这些笃信上帝的子民们,在生命攸关的时候,选择了相信自己的脚丫子,或者世俗的人道主义庇护,而不把自己托付给上帝?


而那六位伤员,无论是“埋尸队”送来的,还是自己逃出来的,总之,不仅没扔掉枪支弹药,而且还身着军装。尽管人们可以猜想,“埋尸队”的平民比军人还要勇敢,不仅把伤员救下来,还把枪支一并抬来。而且,更神奇的是,这个“美国天主教”的教堂,竟然还有着“平民”的衣服,备好给他们穿着。这样的安排,不仅赋予了这些神职人员以对世俗风情的向往,还给了这些洋人以华式服饰的嗜好。


从不怀疑女性面对灾难的坚毅与担待,即使到了文革开始的时候,中国很多教堂还有着众多的来自西方嬷嬷,像特蕾莎修女那样坚守在那里。当战争来临的时候,“美国天主教堂”准备接收四十多名女孩子避难,为什么配置不出几名嬷嬷来照料和监护女孩子们的生活与安全?即使主教多么善良,也多么持有操守,但倘若没有,比如“十三钗”的到来,倘若没有那六名伤兵的闯入,这样缺乏范秩对应的关系,在神俗两界都属不伦。即使西方嬷嬷可能匮乏,但在南京的教区,“美国天主教教堂”竟然一个女信徒都没有么?


最重笔的,我以为,还是作者招来的这“金陵十三钗”。通篇读下来,釵不钗的,大约是作者的揶揄罢了。终归是,秦淮风情中,总还有“卖艺不卖身”的传说或期待,正是这样的传说与期待,才有了文人雅士堂皇寻欢的借口,也就有了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情趣。可严歌苓给我们约来的:“白光一闪,女人的身子妖形毕露,在两片黑貂皮中象流淌出来的一滩肮脏牛奶”,怎么看,怎么都是卖身不卖艺的尘色,放浪与粗鄙直抵暗门子的炕沿,也还得是高家庄或马家河子哪哪的。


大概是习惯了A片,抑或A片式的审性标准所迷惑,以为水煮肉的麻辣就可以遮掉淮扬格调的甜腻。或者,以为当今对泼辣干部式的包养,就是故时文人墨客歪歪唧唧的溢情。之所以能“秦淮八艳”,至少不是知“性”,而是才女的知性善解,是琴棋书画的养成与辞赋歌舞的灵恬,是对男客的半之娇媚半之拒,而不是口无遮拦的放肆与下作。如似当今的月饼,纵然火腿香肉,也要把价贵在咋舌的包装上。哪怕严歌苓好好读读“秦淮八艳”,她也就知道,艺妓绝非仅有爱国情操,还更有职业道德的崇尚,尤其是那些受捧的秦淮名妓,比当下的领导干部要备受口碑的监督,也就对恶名有着无以表白的恐惧。


妓女爱国,曾经最热烈过的,当属《赛金花》,也都是抗战与文革时代的故事。当今风尘再起,与故国之难当然有关,但也与,甚至更与杀到东京去,奸遍日本女的激情相合。两者相辅相成,若一词而蔽之,则曰“性爱国主义”,由命运的卑贱,而令人性愈发伟大起来,也由期待的暴虐,抒动发自底气的骄狂。《金陵十三钗》,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捏造出来,比照赛金花的是是非非与窝窝囊囊,严歌苓为那些风尘的女孩子们,备好的是剪子和刃刀。而之后呢,也就戛然略去。


戛然还是不戛然,就是大师与劣匠的天壤区别。前者若莫泊桑的《羊脂球》,后者,也就包括《金陵十三钗》之类的性爱国写作。比照莫泊桑的道德观察与人性认知,严歌苓们,恰恰与羊脂球乘坐在同一辆车驾上,与同车人有着相同的鄙夷与虚伪,还要比法国人更为羊脂球磨好了尖刀,赋予她兄弟姐妹安危的使命之外,再要她当戛即戛地为国家和民族付诸赴汤蹈火的凛然不惧。


戛然可以暗喻,或者,至少使得读者觉得,“美国天主教堂”里的那些小女孩,真因这些屈辱女性的献身而得到拯救,或者说,那些在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日本军人,绝无报复心理?并由这些屈辱且轻浮,卑微并风流的风尘女子的刚烈而折服?严歌苓都不能给出答案的假设,旁人当然猜度不出作者的意图几何。不过在莫泊桑那里,其实羊脂球也极是明白的,也是同车的同路人所认定的,淫只能卖给国人,哪怕妓女,也要为民族和国家在底线上担当起脾气。这就注定严歌苓坐在羊脂球的那驾马车,尽管停停走走地两百多年,还雕龙画凤地中华气息,驶不出莫泊桑所笃定的那群爱国懦夫的人格轨迹。


说起来,并不要严歌苓对这个社会,乃至对这个民族或国家什么的担负起什么道德责任。而是严歌苓们,乃至张艺谋们,自己非得抢着去占领这样的道德制高点,未必仅仅迎合,而往往试图引领某些人群,某些意识形态,乃至某些社会价值,而且还真授予这个奖那个奖,风头于这个会那个会,更而且还赚个钵满瓢满。如此低俗与无知,能肉麻而时尚,摆到国家垄断的院线,一批批色迷迷地进去,一群群满眼冒金星地出来,把三级片的料理拌上爱国主义,既是意识形态的灌输,还是商业计谋的暗算,这才是事情的歹道。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灾难中注入性成份 好莱坞报导者:最愚钝制片人 北京电视台网站论坛影视剧转贴的腾讯评论指,《十三钗》虚假有硬伤口碑不好。大部份国外影评人都认为,《十三钗》的故事讲得有些过火了,他们也觉得张艺谋可能讲述的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且像基督徒自杀、以及十二月份妓女们穿旗袍摇曳生姿等情节,也是硬伤。 他们也不理解张艺谋展现南京大屠杀中女性遭遇性暴力的良苦用心,《好莱坞报导者》批评称,在好莱坞只有最愚钝的制片人才会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灾难中注入性的成份,但这却成了《金陵十三钗》的核心元素,整部影片做作而缺乏说服力。 在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目前《十三钗》的专业好评率仅为30%,而以往参评奥斯卡的外语片,至少要好评率80%以上才有希望获奖。

美评论家:《十三钗》不过是低级噱头 美国著名电影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manuel Levy在《电影》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批评《十三钗》片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灵感,而是张艺谋制造的一个杂混乱、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 (a hodgepodge of a movie),是张艺谋发迹以来最糟糕的一部电影。 《纽约邮报》干脆以“枯萎的战利品”(The Wilted Spoils of War)来讽刺这部影片,并称张艺谋在这个圣诞节之际应该得到的礼物就是惩罚坏孩子的大大的一堆煤炭。邮报的评论并将这部影片称作是一部“极端荒唐的肥皂剧(ludicrous soap opera) ”。 《纽约时报》评论认为张艺谋最大的败笔在于对整个南京大屠杀采取了一种疏远的、甚至是轻描淡写的手法,全部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欧式教堂里,而且影片在一个日军屠城的大背景下却处处充满了性的暗示(虽然床戏很短,但整个剧情的核心就是日本兵对于13个女学生的凯觎)。 《好莱坞报告》的评论文章则称,如果华纳兄弟娱乐公司(Warner Bros.)在1942年导演《十三钗》片这样一部电影,也许可以成为一部有效的反日宣传片,而且博得好效益。但是今天,它(《十三钗》)扮演的不过是低级噱头 (hokum)。

肖鹰:情色华丽下灵魂空洞 大陆羊城晚报近日发表题为“《金陵十三钗》:一部荒谬绝伦的肥皂剧”的评论文章,作者肖鹰讲到:“在看国内媒体的‘外转中报导’时,我感觉到《十三钗》片似乎已经被山姆大叔内定为第84届奥斯卡奖影片了。张伟平一气给这部影片投报了奥斯卡全部 13个奖项,似乎是交定金通吃了。然而,令我大跌眼镜的是,我不仅没有在美国媒体上看到‘观众一致好评’的信息,而且来自好莱坞等地的专业评估信息是美国观众对《十三钗》片的反应‘冷淡’,业界普遍不看好其市场前景。” 在国际著名的‘电影评论知性网’(www.Movie Review Intelligence.com)12月27日发布的专业电影评论信息是:自在美上映一周来,《十三钗》片在美国获得的电影评论,肯定性评论仅占 32.5%,平均得分是倒数第二级‘贫弱’(‘week’)。” 肖鹰说:“我所阅读的10余篇美国评论家评论《十三钗》片的标题文章,是严肃依据电影作品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评论,表现了令人尊重的专业性。就此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评论家对《十三钗》片的批评,均是在电影艺术的层面上展开的,并没有从意识形态上说话。”
“他们所否定《十三钗》片的,就是该片表现的严重缺陷在于:张艺谋导演迎合和炫耀性地使用商业电影元素的时候,并没有在尊重历史、尊重艺术的前提下进行创作,因而,没有赋予《十三钗》艺术的完整性和意义的生命力。” 肖鹰认为,张艺谋求美轮美奂的画面,从《英雄》到《十三钗》,历10年之功,为什么自认最好的《十三钗》片仍然不仅被有识的中国批评家而且被美国批评家一致批评为虚假、造作、错乱呢?技术层面讲,是张导不会讲一个清楚的故事;意义层面讲,张艺谋作为一个电影家,尚没有觉悟到电影的美丽画面必须要由深刻的灵魂注入生命,才能真实,才能生动,才能真正产生电影艺术的感染力。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十三钗》面临赔钱 张伟平:16年来最大挫折2012年02月26日 10:15
来源:沈阳晚报

(制片人张伟平)


作为去年国产电影中投资最大、演员阵容最强的作品,无论如何,对于国内影迷来说,《金陵十三钗》称得上是一部让大家满意的国产大片。如今影片早已在国内下线,但对于本片唯一一位投资人张伟平来说,他“休假”的日子远未到来,甚至遥遥无期——相继无缘金球奖和奥斯卡之后,本片在北美的口碑和票房愈发低迷,1亿美金的巨额投资如何收回,成了已将全部房产押给银行的张伟平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张伟平眼中,导致《金陵十三钗》北美宣传发行失败最大的原因,则是好莱坞两大日本电影公司从中作梗,以题材敏感为由排斥影片。

遗憾:北美宣发受阻

近日日本名古屋市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一事再次激起国内公众愤怒,而曾参与过《金陵十三钗》宣发工作的麦特文化总裁陈砺志则于22日发微博称:“就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事,有关人士可以揭一下《十三钗》北美宣发真相:两家日本公司(好莱坞八大之二)是如何开机前吓退影片合伙投资人,又如何表述绝不会让南京大屠杀题材在日美市场获得机会,又如何在媒体营造‘爱国主义电影’这些概念。”

记者获悉,在冲进金球奖和奥斯卡相继失败之后,《金陵十三钗》在北美市场的宣发陷入空前的危机,该片制片人张伟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早在影片开拍前两个月,就有人提醒他南京大屠杀这个题材对于海外市场来说非常敏感,尤其是日本人在好莱坞影响力很大:“但我一直觉得,应该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结果本片在北美果然遭受了很大的争议。有美国媒体撰文称,《十三钗》是“扭曲史实的、中国政府操纵的电影”,“外媒甚至拿我们在政协礼堂开首映式说事,认为这代表了《十三钗》是一部属于国家的电影……我一个人,是无法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看法的。”


坦承:最累的一次做电影体验

张伟平透露,当初与他合作十多年的亲密伙伴——安乐公司总裁江志强开拍前临时撤资《十三钗》,其实正是由于对“南京大屠杀”这一题材信心不足。而本片共计超过1亿美金的投资,全部出自新画面董事长张伟平一人之手,他甚至将自己的全部房产、物业均抵押给了银行。作为去年国产电影年度票房冠军,《十三钗》国内票房约为6.2亿人民币,这绝对是个辉煌的数字,但与投资相比,尚存在巨大的资金回收缺口。

张伟平坦言,他做这么多年张艺谋电影都没赔过钱,这次算是他“投资电影16年来最大的一次挫折,也是最累的一次做电影体验”。尽管北美宣发受挫,资金回收率很低,但目前张伟平依然带着《十三钗》继续做着国际发行,“还有很多国家的发行正在谈,而这些事都得我一个人去做。”

反思:赔钱并不能抹杀电影的质量

投资创国产片历史之最的《十三钗》,着实带给了中国影迷极致震撼的视觉享受和心灵触动,去年国内票房冠军的成绩也是国内影迷对其质量的认可。但倘若《十三钗》的国际发行继续不顺,很可能的结局是,本片的赔钱数字也将冠绝去年全部国产电影。

“票房冠军很可能也成为赔钱作品”这个刺眼的事实,让许多影迷也深感心情复杂。记者上网浏览发现,不少国内影迷力挺《十三钗》,有影迷说:“《十三钗》的6亿多票房都是实打实的,绝不是靠大片的噱头忽悠出来的。个别日本人和美国人不了解、甚至歪曲中国的历史,绝非一部电影或者几个人的努力就能改变。至少中国人认可了《十三钗》,就已经是它的成功了!”甚至还有网友建议,哪怕是中国人给张伟平捐款,也不能看到《十三钗》让张伟平赔掉几亿的“惨状”,“这样记载中国历史的电影,不能因为海外收不回资金就不拍了,我们不仅要拍,甚至可以举倾国之力拍!”

不过也有冷静的影迷表示,《十三钗》面临赔钱的境遇,其实是近年中国电影盲目追求大投资、大场面的写照,“拍电影还是要提前摸好市场的脉,切勿脑袋一热就砸钱,最终赔了会很惨。”

本报记者 关力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