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尾?

是这个吧?

螭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鸱尾 大脊吞脊兽(头向右)螭吻[1],又叫鸱尾[1]、鸱吻[1],是中国古代建筑物的脊梁上的一个设计。传到日本后则称为“鯱”,最为人所知的是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城上的金鯱。

目录 [隐藏]
1 由来
2 使用历史
3 档案资料
4 注释


[编辑] 由来鸱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一种怪鸟,一头三身。另有传说指鸱是大海里的鱼,是龙生九子之一,龙头鱼身,口润嗓粗而好吞。

[编辑] 使用历史汉朝时建造宫殿,为防止起火就在屋顶正脊两端安装形状类似鸱的尾的吞脊兽构件。唐代以后这种构件因为其形状逐渐称为鸱吻。到了明清时期,大型的鸱吻多用于宫殿建设,又称为“正吻”、“龙吻”。

鸱尾常用作建筑物上的吻兽,因此也成为吻兽的别称。[2]

[编辑] 档案资料《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民间也称鳌龙。

[编辑] 注释1.^ 1.0 1.1 1.2 “螭、鸱”,拼音:chī ,注音:ㄔ
2.^ 《可爱的北京系列:故宫春秋》 刘北汜 1991年1月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7-5301-0201-X/K.6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南禅寺这个殿,确实珍贵,是唯一留到今天的唐代木结构屋宇,后来解放后是梁思成指导翻修——按原样重建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12-3-10 19:17 编辑

12# 老爺叔

建筑行业一般叫鸱吻、鸱尾的,拿百度维基谷歌搜一下就行。那个博物馆长是用当地民间习惯的说法吧

山西的古建筑文物非常多,不过良莠不齐。五台山里的传统建筑,很多都是晚清时代改建的,但一开口不是唐宋,就是元明,牛皮烘烘。

中国木结构建筑本身难以长期保存。看是否真实是年代久远的,稍微注意一下木构件的用料,大体上越是古代的尺寸越大,越是古代的木料质量越好,越是古代的式样越是简练。最典型的是山西晋祠的圣母大殿,真正是百看不厌。

日本的古代建筑,也是近现代翻建过的,但是严格使用原来同样的木料,严格按照原来构件的尺寸、式样,千百年来永不走样。

山西以及中国大陆的古代建筑,每个朝代翻建都相当随意的采用当时的式样,就经费的限额使用木料,没有办法了就缩小尺寸,改变式样。柱子是拼接的,斗拱是拼接的,质量远远比不上原建,建筑物寿命更短,于是翻建间隔也就更短,走样也就更厉害。山西现在都没有了地面上自流的河流,几百年前森林就被砍伐殆尽,没有好木料——好木料到了明清时都要到西南地区砍伐,走长江水道——运河水道,山西再有钱,木料也运不过来,所以古代木构建筑的翻建也就更困难。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是啊﹐拍馬屁也要看看面孔是否清秀﹐屁股是否滾圓。
老爺叔 发表于 2012-3-10 20:35
木匠屁股较为瘪瘦,就免啦!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很奇怪老爷叔怎么跑到那么穷的地方去拍照?大概是打着“投资考察”的旗号吧?看吉普车还有点车队的意思

这条土公路太险了,那悬崖倒本身就是一景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中國最古文化的地方都窮得掉渣。
老爺叔 发表于 2012-3-10 21:24
哈哈,早年费孝通有言,中国文化就是“匮乏文化”,说清楚点,就是贫穷文化,没有办法创造更多财富,只好强调“礼”在分配里搞花样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