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好端端说经济现象的文章变成对某个人的评头品足了,这种做派令我想起了老太太们闲坐说玄宗的唠嗑,无聊透顶。作为25岁就成为总分析师兼交易部主任带上亿元人民币(我曾经待的那个公司在中国有色金属市场里也是一方小诸侯)资金去国际市场玩期货的人,我的态度从来是对市场说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一笑而过,不因人废言,也不因言举人(如果不这样,我哪得有机会全身而退?)。关于中国地产问题,我觉得应该分几个方面来讨论,一方面是需要看到房地产市场的刚需(人口基数、城市化建设、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看到房地产市场平均价格与居民平均存款、收入水平的差距(还需考虑中国社会财产分布的高度不均),第三方面就要考虑中国利益分配格局,使地方政府和垄断企业有机会推高房地产和地皮价格来维持卖地财政满足官员们的福利增益需求。这样来看,就可以一个结论,地产供应在一部分地区是不足需求的(总体而言,供需差距迅速拉窄,2010左右已近平衡),但是由于价格高企,在实际上造成了严重泡沫,而且透支了日后升值的潜力。这样一来,将来地产价格泡沫破灭将要造成的坏账也是严重的。
关于谢国忠的动机,其实不是主要的。

但从实景情况看,没有泡沫。大陆房地产是需要更大的量,而不是有泡沫。有问题的是银行的贷款产生的坏账,而不是房子空置。

文章的逻辑不对头。
陽光下的陰影 发表于 2010-8-14 12:19
我觉得你没有认真读主文。主文的逻辑结构是因为价格高(中国人平均水平的低收入),所以空房多,因为空房多,所以会造成房企资金周转率下降,因为房企资金周转率下降,所以“房地产泡沫”会破,标准三段论,非常清晰。关键在于对房地产价值回归的时间段在哪里?老谢说不出来。其实我觉得,如果在中国人口数据上下点硬功夫,这个时间段还是会浮出水面的,按五普数据来看,中国今年是劳动年龄段(16-64岁)人口最多的时期,然而1992年来大陆地区过于激进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工资上升晚于物价上升的Fast-Slow Spirals中,两Spirals的距离已经拉开到了极致,以致引发工 潮,这就说明2015年左右要到来的人口红利期结束很可能会提前出现,而1992年以来中国中小学开始减少,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一标志性事件距今已18年,如果以入学年龄为7岁来算,现在正好是25岁,大学毕业3年,已到谈婚论嫁年龄,而这部分人中很多本应该出现在市场上的主体被“计划”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房地产业的人口箍圈就在今年套上了脖颈,以后会越拉越紧。除非中国改变移民法律和政策,允许落后于中国的一些第三世界国民来华定居、入籍。
楼上的,谈经济问题最主要是要把经济史和经济预测分开来,动不动就“骗子”这些本来应该留在法庭上进行指控的词拉出来唬人是非常可笑的。首先,在我们金融界,有多少资产请你去管理往往就是验证分析师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好像做排长、连长还是师长、军长一样,侧面上就是你的水平体现;其次,作为分析师,我不太喜欢扯经济史上的东西,因为客户都不关心这个,他们只关心你的策略和产品能为他带来多少收益,但是作为学术讨论(我这个人非常客气,明知道有些人不够资格和我学术讨论),我只想用用苏格拉底的助产士法启发一下你,1980年代末日本东京房价就可以把美国买下来,日经225有30000个点,可20年过去了,日经225是多少点,东京房价还能买下美国吗?那时候说日经225会崩去10000点下,很多人也认为是“胡扯”,可结果呢?作为分析师,我的任务就是告诉朋友们,日经225会崩,你们不要买,而不是证明谁在“胡扯”。胡扯的人自然有市场扇他嘴巴。
本帖最后由 咖啡杯水仙 于 2010-8-21 10:04 编辑

另外,我只是谈谈主文的语义,并对其简单转述,没有提出个人对主文的直接看法,也没有对主文结论进行全盘肯定或者否定,因为我觉得这里很多人都不是真正从理科转去经济的(在我的经验中,经济学只有学理科的人懂,因为这些人有数字和逻辑的概念以及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如果我在2004年同意了老谢的话,去做空原油,我早就成“骗子”了。我2004年时喊的是,原油价格迟早破100美元一桶,50美元一桶就是买入价。我对所有的市场消息都先过一遍脑再来选择是否对我的分析有价值,这些消息无论谁说都一样,有道理,能够被市场检验即可。
还有,市场价格变化严格意义上有三个方向,涨、跌、平,这也是基本常识。我在交易部兼做主任时,要求我部门的服装统一为白外套、黑西裤加黑皮鞋、蓝色、蓝灰色或酒红色衬衫作为过渡色就是这个含义。
本帖最后由 咖啡杯水仙 于 2010-8-21 15:46 编辑

你们两位也别上纲上线,我有说自己是谢粉丝吗?我只是觉得,无论是不是骗子,关键是该人的话在不在理,预测趋势发生的事是不是最终发生?和金岩石、宋鸿兵、冼岩、叶荣添、水皮等名嘴来比,老谢准确率还算可以了。不然胡舒立也不会长期让老谢在《财经》杂志上撰文了。我们做金融的在商言商,人物之间的是非根本没空唠嗑,除了这个人的分析准确率。另外,我是分析师在你们站驻驻点(我在天涯还是天涯驻站分析师呢),何错之有,不都改正了吗?中国文人有一点特别不好,讨论什么观念都喜欢和提出观念的人联系在一起。就不能心平气和讨论观念本身。浪费时间不自在。估计是把前辈们在朝廷上相互攻讦的优良传统给继承了。另外,主文数据到底怎么回事,我觉得有必要再商榷、取证。不说多了,就我知道中国城镇私人住房这十年增加的便不止6000万套,今年4月,6450万套空房这个数据出来后,我也去问了熟悉的几个地产商,他们告诉我,如果算上拆迁后兴建的,这十年投入市场的新房1亿套都恐怕有。6450万套空房我也觉得可能算多了,但是我经过的一些楼盘里,按数空调法得出的结论是2006年及以前建成的小区,基本是100%,2007年平均一下也有70~80%,2008年以后这个比例急剧下降,就我去广州海珠区一个2008年开放的楼盘(原来是中海油宿舍),发现快3年了,还是只有50%的挂空调率,2009年就空房成片,10年因为调控,成交的楼盘就非常少了。这些都是本人在珠三角(主要集中在东莞、广州、佛山市区)表观研究得出的一手资料。至于原因,我觉得一个是2009年以后金融海啸与房价脱离民众收入,二个是人口红利对楼市的支撑已近提前结束,三个是最近地产调控和生活品涨价风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妈的,老子这些年没少给《财经》投稿,他们就不登。老谢来一篇上一篇。羡慕老谢。
作为分析师,我不太喜欢扯经济史上的东西,因为客户都不关心这个,
------------------
这句比较绝:预测失败了,就把它放入经济史不谈了;预测成功了,把那一段拿出来去忽悠新的客户。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8-21 12:01
呵呵,这个市场上预测错了不敢认的人有很多,很多人的确是这样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可起码我不是,希望你不要随便类比,主要是我周围接触的人没几个关心经济史的,上来就是:你帮我看看60XXXX明天怎么走,几时可以上15元?我一讲这个股票的历史,他们马上就不耐烦,所以我就不敢讲了,但是在做分析报告的背后,仔细翻阅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却是个基本功(夜以继日地和清茶、荧屏为伴)。说到这里,我可以公开一下我错误的预测:1、低估了530的影响,让客户和自己被套,幸亏中.共17大前夕利用银行股实现了总体上的盈利(小盘股在530以后就不行了);2、在上证指数5000点时就过早要求盈利的客户减仓,因为我估计会去2000点,没想到还有6124点;3、从上证指数6124点摔下来时,明明看中了龙头股份,但是没敢入;4、奥运前夕误信人言,追涨中体产业,后止损;5、2009年5月认为上证指数会上4000点,后来在6月改正,因为调整了思路,2800点时建议客户清仓,放弃了3400点,一直等去国庆前夕抄底2650;6、2009年7月按年初计划认为黄金会跌去850美元/盎司以后拉升去1000美元/盎司以上,可惜黄金没给我机会,但是由于选择了短空长多策略,才未陷入空头陷阱;7、紫金矿业在2009年底9元买入(时国际金价1100美元/盎司),没想到跌去7块9我才止损大半,剩下60股深度套牢;8、2008年10月国际金价681美元/盎司认为黄金今年中期可能冲上1500美元/盎司,没想到现在还是1228美元/盎司。这些错误我毫无例外都向所有人承认。因为我是一个男人。
本帖最后由 咖啡杯水仙 于 2010-8-21 16:21 编辑

老谢胡扯,市场扇老谢嘴巴,我胡扯,市场扇我嘴巴,谁胡扯,市场扇谁嘴巴。不想被市场扇嘴巴,就老老实实做好每一步研究,写好每一篇报告,搞好每一次交易。这就是我的信条。而做好每一步研究,就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地讨论,并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无论历时性的还是共时性的。另外,不要随便说我“不懂”,无论是经济预测还是经济史,其他方面也许我真有很多不懂,要向大家学习。
本帖最后由 咖啡杯水仙 于 2010-8-21 20:12 编辑

首先,我说的是并没有全盘同意或者否定老谢的观点。只是重复一下老谢的逻辑给阳光下阴影网友。我认为老谢此文逻辑不错,就是时间点没把握,树不会长上天,没有只涨不跌的价格,也没有只跌不涨的产品,楼市何时出现泡沫,泡沫何时破,老谢并没有预测到,这才是这篇文章的缺陷。逻辑清晰,但是结论和市场行情完全不一致的报告,我见多了,他们的缺陷往往就是预测中趋势出现的时间点、目标价没有预测到。我从2007年后一直对中国楼市,特别是我一直在业余调查的珠三角楼市特别抱有警惕之心(不说多了,广州楼市均价今年年初最高时,也不过略略高于2007年7月21000元一平米的高点,明显上涨乏力,这往往就是下跌的前兆,起码从技术面分析上就是)。其次,我虽然是个“穷打工”的,被老板赖掉了最后一个月两千块底薪和2009年的上百万提成(这件事现在想起来可能也和我一些人事上的安排有关,让他们认为我在交易部培植个人势力,而他们一警告我,我就受不了,自己走了,还去办公室骂了书记的娘,闹得大家都不愉快,所以就被老板赖账了。以后我也不会这样做了,起码等发了工资再交辞呈。我当时年少气盛了点,因为25岁就在投资行业有一点名声的人不多),但是我有权力就市场走向发表我的看法吧?这个市场上有开宝马进去,骑单车出来的,也有两只脚进去,开飞机出来的,关键是看谁笑到最后(那个公司我走以后,又出现了新的亏损,最近名字都换了,整个投行部门和冶炼部门分离了,我下面人4月份就一个不剩,都辞职出来了)。对吧?说老实话,我对未来几年中国股市和楼市,乃至整个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信心都不是很足。前面已经说过一遍看法了。我不想重复。第三,我已经承认错误的事,我觉得你不必总纠,一开始我只是以为你们这里也可以像天涯一样,和斑竹搞好关系就能认做驻站分析师。这只能说我不懂这里的规则,以后遵守就是。但这并不意味不懂这里规则,就不懂经济,或者不懂生物,或者不懂数学吧?当年你认为“金融危机即将结束,黄金价格会下跌”的文章也白纸黑字挂在这里,实际上黄金价格走势如何?金融危机结束与否?你知道,我也知道。不说了。呵呵。
我觉得,在论战中一较短长最没意思,关键是看市场行情走得怎样,最可怜就是那些赢了争论,输了行情的人,如果仅仅是自己难堪还犹致可,就怕连带上一大片人,那时候,就连人都不好做了。这样的事,我见多了。
你已经有口皆碑的著名国际经济金融高级分析师了,你的导师还怎么带你啊?估计他会压着不让你毕业,你再一拿到硕士,银河系都盛不下你了。
邱晓云 发表于 2010-8-23 16:57
谢谢提醒,我导师好像不上燕谈,他看不到~~~~呵呵。
本帖最后由 咖啡杯水仙 于 2010-8-25 10:17 编辑

唉,我与周XX聊天气,向尚XX做汇报(尚XX那天不在,找了个中财的在读研究生听我交ppt,没见着本人,遗憾),跟另一位2006年百富榜排30多名的周先生打GOLF都是工作需要,谁叫我是矿业集团的总分析师兼交易部主任呢?你也不是不知道,研究生本质上就是烟酒生,出去找事做,天经地义,我老板自己都是三天两头不在校的。再说了,研究生津贴一个月才给300,20年没提高过,我不出去做事,烟都抽不起。
本帖最后由 咖啡杯水仙 于 2010-8-25 10:19 编辑
这么说吧。你所说的房地产要感谢什么之类的话,这个过程可以参照前几年的股市,当时从壹千点一路狂飚到六千点的时候,有很多人是应该感谢托和炒作的。但是,这个过程一定不会长久,因为它本身无视事物发展的规则。 ...
WIND 发表于 2010-8-24 12:55
关键是很多人都有一毛病,打死不认错,不止损,这是投资的大忌。我见过一些投资者,明明劝他们在2008年3月把既有的中铝业、江铜、中国联通什么的止损,去投资隆平高科,他们就是不信,非得等到这些股票市值折损超过一半了,才问我怎么办,其时我的隆平高科都涨去28块了。还能怎么办?2006、07年积攒的盈利,2008年上半年全还给市场还倒赔。
本帖最后由 咖啡杯水仙 于 2010-8-25 10:55 编辑

楼上真不愧阶级斗争为纲年代出来的。我只是讨论一下中国楼市未来走势,某些人就对我评头品足起来。有理不在声高。关键看水平。我的助理分析师证是3998元加两年金融行业工龄买的!中级分析师8888元加金融行业5年工龄也可以买。高级分析师18888元加金融行业10年工龄加硕士(包括函授)学历同样可买。这是2008年的行市价。那又怎么样?人家认的就是我这个助分。我前任是个中分,还不是把公司套保账户赔得一团糟滚出去了?
未料胜,先料败,这是我们投资行业的第一课。做任何投资,都需要确认三要素,介入点,止损点,目标点,没这三要素就是赌博了。房地产业尽管有些地方还没到止损线,但我觉得起码未雨绸缪都好过事到临头再想法子吧?还有,头寸在手喜洋洋,没有下家心慌慌,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一句顺口溜,尤其是做大资金管理,钱进去某个市场把价格抬得高耸入云,头寸市值都很高,可是无人接盘,不能变现,那就是纸面富贵。
纸面富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中国国防部长林彪名义上可以指挥500万将士,但是老毛真正逼上来了,连周围的卫士都不敢用,最后只能摔死在茫茫大漠。
现在广州很多楼盘都门前冷落车马稀了,看样子,现在是比赛地产公司对资金压力有多大承受力。
唉,这行成就人快,毁人也快,我2006年毕业~2008年,正好两年工龄,撞上了隆平高科,就在业界出名了,我主要是视野宽,经常先搞国际形势分析,讲完国际形势再讲投资品种、操作策略,可以忽悠客户而已(当然,我对客户的责任心那是有口皆碑的)。仅此而已。
唉,中国就是这样一个文凭社会,没有从业资格证,你就进不了这个行业,可是进去一看,初中生、小学生也拿着资格证在唬人。我不说多了,我原来的顶头上司(我经常给他写文章,他拿出去读),花50万买了个市级期货协会理事的头衔,参加了三天培训班就成了高级分析师,人家原来还只是个“高小毕业”,改革开放初搞走私赚了点小钱。
其实,从业资格证制度摆明就是寻租,刚毕业时,我花200块考个资格证,发现100%包过。而且没有年检。关键是金融行业应该搞个从业资格等级制出来,根据当年发表的文章和预测的正误打分,用分数决定职称,这就公平了。
奥,你给领导写写东西也有好处,口气练象了,现在你随便写写的东西,周**,尚**拿去一念,口气也蛮像的。
邱晓云 发表于 2010-8-25 11:33
官样文章我最讨厌,我写的那些都是专业文章,带一定学术性的,拿去经济学研讨会上也不嫌寒碜的。我那个顶头上司念我文章之前,总要问我那些专业术语如何断句,还再三叮嘱不要出现“外语词”。
唉,瞎猫碰上死耗子,隆平高科是我选上的股,在哀鸿遍野的2008年3月中旬。但这不是我靠内幕消息获得的交易提示,而是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至于当时的庄家嘛,是国泰君安那帮人,我只不过带朋友们不小心从他们碗里抢了口饭而已。当年,我去找周XX、尚XX是出差,例行公事,为我们公司申请成为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白银币制造商以及开展AUTD业务客户盈利多,领奖状而已。这就是我两次赴京的全部任务。
唉,别提了,我《广告学》挂科了,因为Ps、Dw、CD、Fs这些软件都不大会弄。
本帖最后由 咖啡杯水仙 于 2010-8-25 16:42 编辑

楼上的,我水平所限,不提也罢,主要是我当时觉得上证指数1600反弹去1800很不容易,未来最多看去2145(2001年高点),就干脆平仓静候了。毕竟2008年中体产业把我折腾惨了,幸亏奥运前夕止损(当时只是想顺顺利利看奥运,持仓看奥运不自在,没想到绿色奥运这个坑还有近600pts)才捡了我一条命。入行两年,看着股指从1600冲去6100又跌回1600,目瞪口呆啊。
隆平高科那一波之后,我有点摸不清东西南北,便去买中体产业,止损在高位,这才就学会了一点谨慎。
拜托,我们这行不准开实名个人账户,更不可代人操盘,只能用模拟账户。可是客户们都是几万十几万的真金白银往里面砸,一天净值波动都好几千块的,这样环境下,如何看奥运?
本帖最后由 咖啡杯水仙 于 2010-8-25 17:19 编辑

唉,2008年7月,CCTV做过调查,97%的人在股市上都是亏的,我起码在2008年把那几个客户带赚了,自己都觉得不容易,公司里把客户带赔的经纪人更是大有人在(如果我信了公司统一给我们,要我们转给客户的短信,客户绝对得骂我娘)。也正是我这些经历,别人才找我带上亿资金,我作为策略主管,只负责大客户发展、内训和每日策略报告,回交易部开会我都极少。找我投资黄金,我一般要他们买实物,然后拿上一些钱做做保证金交易,我是典型的α策略(买入并持有),在学校里我就学过,70%搞相对收益(β策略)的人是跑不赢1980~2000年SP500的。那么,既然跑不过,又看好一个产品,你就安安静静持有得了。这就是我的投资理念。
本帖最后由 咖啡杯水仙 于 2010-8-25 17:17 编辑

证券公司那些短信很多都是和庄家联合起来坑散户的。经纪人这样赚钱,昧良心。国际市场也有庄家,但不是中国人,所以靠着和庄家串通一气坑客户根本不可能(我们没这等关系),我想这可能就是他们用我的原因了。
另外,在对学术的追求上我从来不会自满,可是在投资上,我深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