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是民生的诗

    2013-03-11 22:15:02

    青春是民生的诗李冬君寻常称谓,往往有深意,却因熟悉而忽略了;对熟悉的语词,思想也常常偷懒,反而流逝了它的原旨原味。比如“青春”。青春是什么?是春天里的青色;春天在哪里?在东方。古人云:春位东方,其色青。“春”是时间的一个刻度,是四季流转最美的季节,在它驻足于日出之东方的空间时,是青色的。青色将时间“春”和空间“东方”统一了,在东西南北中的五行方位中,东方是春天的。与此相对,西方为冬,冬色白。青春,是受谢,冬谢去,而青春受之。在时间的轨道上,一谢一受,如友人揖别,就这样,时间,被伦理化.
  • 议政的儒生

    2013-02-27 22:19:06

    议政的儒生刘刚李冬君秦统一后,设博士官,以制度化方式礼聘儒生。儒生参政、议政,纷纷入秦,在理想中的圣人与现实的王之间,他们几乎都选择了王权,以圣为王难于上青天,何不以王为圣呢?欲把秦始皇培养成儒家的圣人。一、四次议政荀学入秦,改弦易辙,圣王路线走不通,就走王圣路线,亏了这一转向,从此儒学便行走在帝王学的康庄大道上。所以,谭嗣同说“两千年之学,荀学也”,这“荀学”,便是王圣之学。秦置博士,非摆设,官属太常,俸禄六百石,与“不治而议论”的齐国稷下传统有别。稷下传统是自由化.
  • 现代民主就是在王的头上钉钉子--立宪

    2013-02-27 00:06:56

    传统文化里的民主是指”民之主“,是”天生民,作之君“的为民作主的王,现代民主就是在王的头上钉钉子--立宪
  • 谁拔掉了那根立宪的钉子

    2011-10-26 22:56:36

    谁拔掉了那根立宪的钉子宋教仁一死,对于孙、袁二人,都是一种解脱。我们不好说他们就是宋的死因,但凶手确与他们都有关系。宋案有线索,从应夔丞雇凶行刺,一路顺藤摸瓜,摸到洪述祖、赵秉钧头上就断了,再摸下去,可想而知,就要摸到袁的头上了,不管袁氏如何为自己辩白,都难逃罪孽。不说别的,就说谁能将应、赵二人都干掉,恐怕除了袁大头,还是袁大头吧!仅此一点,就可算是铁证了。不过,近来有人指出了另外一条线索,还是从应夔丞摸过去,这一回摸到的却是陈其美。原来,应夔丞颇有来头,任过沪军都督陈其美的谍报科.
  • 再次请教梦子,梦子请进

    2011-06-25 15:24:00

    史泰先生撰寫的一篇《五十二軍浴血諾曼底,中國終獲五常席位》,文中號稱根據美國最新解密文件,在六十多年前的諾曼底登陸戰中,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二軍用自己光輝的戰績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軍人的實力和尊嚴,幷且爲中國爭取到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這段歷史早已淹沒在塵埃之中。 请教冬君姐,不知这段话是否真实!
  • 梦游人无所不能,请教被难住的问题

    2011-06-13 17:33:58

    冬君老师,今有一句不懂词义,故向师请教,忘不吝为学生释疑。“收买上等钢条,夷做工夫针”“不误完院使用,客转兴贩”(宋代“济南刘家工夫针铺”的“白兔捣药”针广告)。尤对"不误完院使用,客转兴贩"中各词不解,忘冬君老师能够帮助。因为不能给您发私信,特在此评论,万分打扰。
  • 一双史前的眼睛

    2011-06-05 01:18:14

    一双史前的眼睛石头上,眼如繁星,良渚人有多少玉器,就有多少双眼睛,良渚的玉器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良渚人的眼睛闪烁,一种渴望超越原生态自我的自由精神在眼中传播。良渚人为什么将眼睛隽刻在玉器上?作为它的欣赏者,我们需要开支脑力,花费思想,穿透彼时温润的时光隧道,去阅读“大眼睛”烙印在玉石上的文明初创期的精神价值。“玉眼”很大,有很多圈,如树之年轮,更像今人的近视眼镜。距今约5000年前,天目山余脉的一块谷地,有一双大眼睛在杭嘉湖平原上仰望星空,在余杭良渚一带逡巡原野。那是一双灵眼,不光在看,.
  • 酒在世说中还原人性的新语

    2011-05-25 13:52:58

    酒在世说中还原人性的新语酒在魏晋,是美的药引,发酵人生和人性。人生在微醉中尽兴,人性在尽兴时获得丰满,多元造就了一个“世说新语”时代。一元破碎了,个性异彩纷呈,美属于个体,而非王朝。三国以后,司马懿的后代建立了晋朝。这是一个缺少了英雄气概的王朝,阴谋横流。这一家族的遗传,缺了点英雄基因,但并不缺暗算英雄的本领。不过,它的丑陋反而作了一个时代的衬托,让那些大隐隐于酒缸里的文人英雄不朽。南京市西善桥南朝墓葬出土的竹林七贤砖画,是东晋南朝人所留下的魏晋人的姿态,线条微醉,有一种酒韵之美。七.
  • 我们确实不是蛮夷

    2011-05-15 22:18:20

    本帖最后由 李冬君 于 2011-5-16 20:47 编辑我们确实不是蛮夷德国传教士郭士腊与其他传教士一样,坚信用汉字运输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思想观念,“中国的大门必将撞开”。怀揣着这种信念,1833年他在广州创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可是中国本土第一份中文报刊,出自一名传教士之手。从刊名可以看出,它与《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有血缘继承关系。它们尽管是先后汇聚在一条河床上的,但面对一群庞大的自由饥渴者,它们不过是一股涓涓细流,甚至随时都有被干涸的沙土吞噬的危险,但它们毕竟开始流经并滋润了东方大帝国的某一.
  • 海风吹来宪政的花粉

    2011-05-08 12:37:16

    海风吹来宪政的花粉1796年清高宗禅让,十五子颙琰沐浴着乾隆盛世的余辉登基了。他的平庸似乎证明了这位“十全老人”透支了爱新觉罗后世几代人的秉赋与福祉,清朝要在哪一代才能翻过身且回过神儿来?嘉庆顾不了那么多了,他能牢牢守住老子的这份儿家业就不错了。怎么守?一个字,“禁”!凡是爹的一朝没有的,都在禁之列。直到1820年嘉庆死去,他都打定了注意,不许唱童谣,不准读小说,消灭邪教组织白莲教。漫长的海岸线,也飘扬着他的最高指示:沿海内迁之渔民禁越30公里界沟,片帆依旧不得入海。海外,无论是插着天使翅膀.
  • 宣纸上的乡愁--赵孟頫妻管仲姬

    2011-02-11 19:45:52

    宣纸上的乡愁――赵孟頫妻管仲姬李冬君一、水色女子江南水色,如诗如画,古往今来,浪花淘尽多少才子佳人的生涯,往事依旧眷着文人妙笔荡尽的墨香生花。管仲姬是个才女,享受着大好年华,待字闺阁二十八。却不紧不慢,喜欢在梅、兰、竹、石上寻找夫婿的影子,迷醉于宣纸上的乡愁,清雅质秀眉眼盈盈处。一个独立不依的小女子,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文思泉涌如涓的吟调,忽而缭绕出小桥观冷月碧落洒青石的幽思,忽而沉浸在桑榆织乡韵牧笛吹黄昏的美梦里……。不想,忽必烈打破了江南水乡的文静,1276年元朝攻破临安。一转眼,管.
  • 慈善是一门政治艺术

    2011-02-05 20:47:37

    铸器示法,是那时一个普遍的法治观念及政治行为,因为量器关系到国计民生衡量之器,是政府制定的标准容器,人们据此进行公平交易。  有些人很会在“衡量”上做文章,动辄短斤少两,人称奸商。  也有特例之人,会多斤多两,专做赔本买卖,这人,就是子禾子。  春秋时,齐国量器,有豆、区、釜、钟,国家公量标准,以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钟,齐人纳税,谷物便通过这些量器,一豆、一区、一釜、一钟地流进齐侯的公家粮仓。  “衡量”民心  不料,出了个子禾子,齐国的一位政客,让人想起孟子的.
  • 流浪的灵魂--再祭三毛

    2011-01-10 21:17:25

    流浪的灵魂——再祭三毛李冬君认识三毛正是个好季节。20岁出头的小女生,手指画着浪漫不安的年轮,在大学校园里梦游。等了很久,《撒哈拉的故事》终于传递到手。一头扑进帐子里,当东方的鱼肚白刚一亮相,被泪水浆洗了一夜的灵魂又一头钻出帐子出逃了。追随三毛的流浪,重蹈一次自由大逃亡。从此,作自己的选择、寻找人居乐土的种芽,开始悄然植根于60后的先期觉醒的一代人的头脑里。“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这是娜拉离家出走时的话,她的摔门声惊动了欧洲,传到中国,唤醒了那时.
  • 皇家内务府造就“世界首富”

    2010-10-20 21:01:58

    核心提示: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出千年世界首富50名,其中有6名中国人,清朝有两人,即和珅、伍秉鉴,一官一商,差别很大。差别有多大?和珅的财产数以亿计,折合成银子少说有2亿多,多说有11亿,这些数字是根据抄家清单估算出来的。而伍秉鉴的身家仅有2000多万两白银,相比之下,可谓区区。此二人者,或为官敛财,或经商致富,各自登峰造极,一个做官做到了“二皇帝”,一个经商成为“十三行”首席。然而,同为世界首富,他们的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呢?和珅个人收入居然超过了国家财政收入,他是如何创收的?贪官创收,人们.
  • 美的对话

    2010-09-27 20:46:49

    美的对话刘刚冬君周俗,尚女人之美德,慎女人之美色,推崇女人的母性和妻性。母性和妻性,都是女人在礼乐文明中的角色和身份,得之为“淑女”而“宜家”。或曰“周以太姒而兴,以襃姒而亡”,把女人上纲上线,上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有周一代,女教渊源有自,始于周朝开国三国母,古公亶父之妻太姜,季历之妻太任与文王妻太姒。这三位国母,皆旺夫,周以家国一体,旺夫就是旺国,太任孝事太姜,乃以孝立国。周因“襃姒而亡”,那是国体过于端庄,能使万马齐喑,但不能承受美人之轻,被美色催化了那么一下,就倾.
  • 力的较量

    2010-09-26 23:00:44

    我国先秦之士,春秋以美,战国以力,各有各的标志。春秋之士尚艺,游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习于一身。《说文》称:“士,事也。”“事”是文武之事,“士”要文武双全。这样的“士”,是美的战士,“赳赳武夫,王之爪牙”,动辄吟诗。有时直抒胸臆,感受到了痛苦,就叹“我心伤悲”,渴了饿了,就直说“载渴载饥”,有时不想直说,便借物起兴——“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逝者如斯,来者异矣。战国之士尚力与智,文武之道分化,分出战士和策士。武力与智力,“二力”风行,取代仁和义、德和礼,鼓舞人性随风“裸奔”,.
  • 快乐的临淄

    2010-09-26 10:35:11

    快乐的临淄  齐国都城临淄,乃海岱之间一都会,华丽而殷实。   海风从东北渤海湾吹来,送来海鲜的滋味,还有随风而飘的自由气息。南部泰山自古为钟鼓礼乐之地,庄严而又厚重的人文熏染,与海风交融,培养了临淄人快乐而不过度的务实性格。  他们很自信,以齐地为中心,以为齐州之齐,乃脐也,天之脐也。  他们世代生活在天之脐上。城东南,有个湖,就叫天脐池,或叫天脐渊;城北有二条东西向的大道称“庄”,宽15米,可六辆马车并行,中部一条东西向的大道称“康”,宽17米,可陈师列阵,在康、庄大道之间,.
  • 收藏西周

    2010-07-31 23:12:11

    收藏西周刘刚冬君从器物看历史,例如,看商、周,我们可以看出两朝的迥异来。商朝,器型夸张,器饰飞扬,触目诡异,有一种率性的狞厉之美。殷人虽说外向,然其率性不离国策,“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祀”是“率民以事神”,“戎”是率民以征战,在“祀”与“戎”这两件大事上,殷人是不恤民力、不计血本的。所以,商器向我们展示的,便是这种耗尽民力、敢下血本的美,其美难及。殷鉴不远,周朝易辙,改而以民为本,以德服人,故周器一派新王气象。我们看周器,器型端正,更显理性,遵循礼制文明,气象富态,气质和平,多铸铭.
  • 屈原之死---郭店楚简--大一生水之猜想

    2010-06-26 20:09:57

    屈原之死刘刚李冬君屈子行吟于水畔,在长江、汉水两岸,湘江、沅水之间。他被流放了,流放中,他作《天问》,逐水而行,与水相伴。一路行去,山花漫漫,香草萋萋,清风徐徐,江水碧碧,《离骚》出矣。其忧怨,非比《诗经》,《诗经》之忧怨,都在天命政教,是群体的感发——国风。而《离骚》,纯然为个体之诗,如果说,在《天问》里,屈原的“我”还是隐性的,那么,到了《离骚》,屈原的“我”,就不仅显现出来了,而且上天下地,跑到神话和历史里。他在神话世界里,乘凤车,驾白龙,飞向天空,一早就出发,晚上.
  • 通古今之学 还历史于民--读来新夏先生新作《交融集》

    2010-06-25 23:12:42

    通古今之学还历史于民——读来新夏先生新作《交融集》李冬君几天前,又有一本新书置于我案头,乃来先生新著《交融集》。这几年,我几乎每年都要收到一两本先生通过邮局寄来的新著。每一次捧读,我都难免心潮起伏,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很少为先生做什么,却一直被先生关心着,但凡见我有了那么一丁点学术成果,便来鼓励,他自己每有所获,总不忘让我来分享。这些年,先生的著作是越来越多,有人说,是他的名字起得好,“来新夏”——那立于春天的人,才会“来新夏”。记得去年,读先生所著《80后》.
411/3123>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