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后面涉及一些史实,我不太熟悉,所以不敢置评。
毛的”专制“,一定要追溯其渊源,与其追溯到鲁迅,不如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视野局限在20世纪,未免不够开阔,而且不曾刨根问底。
本帖最后由 许刚 于 2009-6-15 04:53 编辑

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都以短篇小说而成文学巨匠。对于一个小说家无长篇似乎不必过责。鲁迅的辩论风格,是所谓“寸铁杀人”,直取咽喉。说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也是事实。这种思想方式与其小说创作之间有何种联系,尚待探讨。长篇不好的,不仅不如好的短篇,甚至不如不好的短篇,不如不写,也少浪费一点读者的生命。

“鲁迅作品中最具审美价值的,乃是散文集《野草》”,我知道很多人都如此说。但我个人就更喜欢《朝花夕拾》,其亮丽缠绵与温馨,与《野草》恰成对照。其旧体诗作,量虽少,力透纸背,时人多不能及。两本短篇集子里,除经常提到的以外,如《肥皂》《兄弟》诸作,思想新颖,手法细腻,在当时也不多见。
这里赞一个:城骁兄30楼精准的点评。
论坛设置,不允许为回帖加精,城骁兄30楼的帖子,俺就口头加个精了。
论坛设置,不允许为回帖加精,城骁兄30楼的帖子,俺就口头加个精了。
周泽雄 发表于 2009-6-15 09:42
反对匆忙加精。原本李文就是个现代时间范围内的叙说,追根溯源,猴子变人,陷入大而空了,何况追溯专制历史的够多了。这里不缺这个。


题外:我对李文中四根支柱,一架桥梁之说感佩认同,觉得有理路。
我倒是觉得东西方横向的比较少了,除了说鲁迅对陀托大师的宽容与爱之失却,对于现代性知识中的专制主义,比如尼采的专制知识立场,作为鲁迅的知识构架的批判没有。

当然,此文仅在说鲁毛关系,太扯远了跑题了。
回30楼:

说鲁迅“封建余孽”也不算冤枉他,专制、蛮横,毫不妥协,缺乏民主意识,蔑视妇女……他很多特征都相当的“封建余孽”。和毛一样,虽然对别人是打倒封建,但自己行事却相当封建喔。
呵呵,按照楼主的说法,当年,鲁迅“让一班革命的文学青年眼里,却难以忍受”,所以“封建余孽一说”“未必全然胡搅蛮缠”。现在看来,鲁迅继续在让一班革命的文学中年或老年“难以忍受”,所以跟随郭沫若们一起继续坚持“封建余孽一说”,也应该是有根据的。
城博士点评厉害,佩服。
“作为一个颇具民族人文经典意味的伟大作家,鲁迅始终没能写出一部长篇小说。”这是李先生在文章中明明白白单独说的一句话。可纵观全文,却是很矛盾的。一个人,如果能担当得起“一个颇具民族人文经典意味的伟大作家”,没能写出一部长篇小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作者也太小家子气了。
历史,都是作者眼中的历史,都是作者感受的历史,离真实实在差了十万八千里。我们不能钻到任何历史者的肚子里去,因此,到底如何,只能凭作者在历史上留下的表现,至于鲁迅,自然都是读他的著作出来的。实无好法子可想。至于“读后感”是否客观,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事实的讨论——请教于李劼先生

本来是想发一个比较正式的帖子和李劼先生商榷的,但看了前面城骁的帖子,关于观点上的争论暂放一边——如果说李劼先生将鲁迅坦陈独秀、胡适的话是这样理解尚可讨论的话(尽管我并不认同李劼先生的解读),那么李劼先生有两个关于事实问题的态度, 不仅不严谨,几乎就是妄断。

其一,关于鲁迅偷看弟媳洗澡的问题。这是一件没有旁证的孤立事件,羽太信子称鲁迅窥其沐浴,并告知周作人。此事,唯羽太信子是当事人,整个事件完全是自说自话,而据八道湾的房客章川岛说,羽太的窗下有一道沟,并且种有花卉,人根本无法靠近窗户。这是一;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看,洗浴对家人并不特别避嫌,这是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羽太是日本人,周氏兄弟也都在日本呆过,哪怕就是出现了“看见羽太沐浴”的事,也不止于导致兄弟如此反目。这是二。对于一个没有旁证的事、一个也算符合生活习惯的事,怎么能作为鲁迅品德低下的证据呢?这件事当然可以存疑,可以查证,但不能成为鲁迅品德如何如何的定论。

其二,关于“洗脚”。在这个事情的解读上,我几乎可以认定李劼先生完全是道听途说,在列举这个事件的态度是很不严肃的。

鲁迅多次在日记中提及“濯足”,这个词在古语里确有“性交”的意思,但鲁迅用此却只是“洗脚”的意思。

以鲁迅1927年日记为例。这年日记第一次出现“濯足”两字是在3月26日的日记中,这天鲁迅写道:“夜同季布、广平王陆园饮茗。濯足。”语焉未详,看不出是不是和广平。但在两天后的28日再次出现:“夜张秀哲、张死光来。濯足。”未涉许广平。此时的鲁迅还没有同许广平同居,许原先住广东女子师范宿舍,后住高第街嫂子家。3月29日鲁迅、许广平和许寿裳搬到白云楼,这样,鲁迅和许广平才算同居。

从这两次“濯足”来看,第一次,似乎不是在家,第二次许广平并不在鲁迅身边,那么鲁迅是在和谁“濯足”呢?其实就是自己洗脚而已。这也是日本的一种生活习惯,用高脚盆,放满热水,泡脚,很舒服的。

此后,一直到11月9日,鲁迅日记中未涉“濯足”一次,怎么?同居了反而不性交了?这一年里,鲁迅总共“濯足”四次,后两次分别为11月10日和12月16日。一年性交四次,这也太过荒诞了吧?

更荒诞的还不在此。在1926年的10月10日。此时的鲁迅人在厦门,许广平则在广东。鲁迅日记写道:“夜赴全校垦亲会听演奏及观电影。濯足。”第二天的日记则写:“上午寄广平信。寄矛尘信”。写到这里,请允许我说句粗话:这鲁迅的鸡巴也太长了吧,从厦门就一下伸到广州洗阳具去了。

观李劼先生全文,借周泽雄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理荒情浓。李劼先生文章开头称这是其《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演变和文化沧桑》中的一篇,而如此使用材料,对李劼先生的大著,我只好失望在前了。

观念上的问题以后再说吧。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老网提出质疑,很好。偶像李劼兄该出来回复一下。
补充一句。

以某些知识分子的激情、理论的缺陷以及某些偏执特征为极权主义背书,在我看来恰恰是对极权主义所要承担责任的消解。

希特勒之所以成为希特勒,是怨不得尼采的。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看到李劼兄在线,看来准备回复了,期待中……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9-6-16 06:18 编辑
补充一句。

以某些知识分子的激情、理论的缺陷以及某些偏执特征为极权主义背书,在我看来恰恰是对极权主义所要承担责任的消解。

希特勒之所以成为希特勒,是怨不得尼采的。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09-6-15 23:40
我觉得所有鲁粉的发言,几乎都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挑毛病,唯有网导这个跟帖在主题上对主帖形成有效反驳,希望继续。
41楼所说:关于“洗脚”。在这个事情的解读上,我几乎可以认定李劼先生完全是道听途说,在列举这个事件的态度是很不严肃的。

日记中“洗脚”事,李庆西写过一篇颇可让人信服的小考证文字,李劼并非“道听途说”。另:问题似乎并非仅仅是“看弟媳洗澡的问题”(千家驹另有一说)。
但网事兄说李文“理荒情浓”,倒颇搔到痒处。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我觉得所有鲁粉的发言,几乎都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挑毛病,唯有网导这个跟帖在主题上对主帖形成有效反驳,希望继续。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09-6-16 06:15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写文章也一样,用有诸多“毛病”的细节堆出来的文章,要想在主题上挺拔巍峨起来是很难的。
看到李劼兄在线,看来准备回复了,期待中……
剑影秋歌 发表于 2009-6-16 01:11
以往经验来看,李劼是只发主贴不讨论的。
参加交流
楼主长篇大论,我也只能随时想到什么就说点什么,但愿这些“细枝末节”与主题是有关的。

楼主说:“从古纸堆里爬出来的鲁迅,对于西方的人文精神其实相当陌生。除了尼采,几乎没有真正接触过其他有经典意味的西方思想家和文学家。”

其实,要批评一个作家,用词也不必处处透着那么大的仇恨,比如那个“爬”字。“对于西方的人文精神其实相当陌生”,公平的说,那个时代,“对于西方的人文精神”不算“相当陌生”有几个人?恐怕是屈指可数的吧。那么鲁迅算不算其中一个?可能要算。但“几乎没有真正接触过其他有经典意味的西方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结论准确与否,就能看“几乎”、“真正”、“有经典意味”、“西方”、“思想家”、“文学家”这些词语和概念的内涵是什么了。比如鲁迅肯定是“真正接触过”马克思的著作的,而马克思算不算“有经典意味的西方法思想家”呢?难道马克思是东方的或者他根本不是一个思想家?又比如,鲁迅对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果戈里、屠格涅夫等还不是一般的“真正接触”,他们算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或者可以否定他们是“有经典意味的文学家”?再比如,鲁迅对希腊神话、诗人海涅、波德莱尔、作家纪德、斯威夫特、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等都有广泛阅读甚至研究,这个怎么算呢?还比如,鲁迅对意大利文学、西班牙文学以及整个斯堪的纳维亚文化等都曾有过深入研读,如果否定不了这些研读的事实,难道准备直接否定那其中存在的“经典意味”?

我不得不重复那句经常说是话:鲁迅肯定可以批评、批判甚至否定,但一定要尊重事实,结论应该也必须更只能从事实中得出。
本帖最后由 tian295 于 2009-6-16 11:04 编辑

众多有关洗脚的考证文字,一样莫衷一是,也并非那么让人信服。
退一步说,即便证洗脚即为性交,又如何?能够说明鲁迅小节有亏吗?
性事以讳词饰之,正文人惯技。即便普通人,也不会直白说出。
有时夫妻间的调笑之语,谐瘧之言,上纲上线,也太违人情之常了吧。
想想,我们的夫妻间的调笑之语,该有多少能被扣上不尊重妇女,侮辱妇女的帽子呢。
鲁迅的日记并非胡适的日记,并非准备将来发表的。记事本而已。
鲁迅发表了大量解放妇女,呼唤维护妇女权益的正式文字,为什么就看不到呢?
倒反而挖掘些私人间的传说,点滴闲言,边角字纸,以作论据。
tian295随便找个MM问问,有几个愿意接受伴侣用“洗脚”来代指XX的。
既是夫妻间的戏语,拿出问人,你不嫌太唐突吗?
况夫妻间的情事,戏语,有多少可以禁得住分析的呢。夫妻间不以为意。他人操那个闲心干什么?
tian295:"鲁迅发表了大量解放妇女,呼唤维护妇女权益的正式文字,为什么就看不到呢? 倒反而挖掘些私人间的传说,点滴闲言,边角字纸,以作论据。"但我比较想知道鲁迅先生是如何对待朱安女士的,又是怎样维护朱安女士权益的。
我以为就当时环境,鲁迅的处理处理还是妥当的。
周与朱间毫无感情可言,为不伤母亲的心,周被迫完婚。后周与许相恋,也请母亲劝说朱女士改嫁,但以当时乡间舆论,及朱女士想法而言。女子被休,结局将会是极为凄惨的。周的面对封建包办婚姻,没有毅然决然,象一些反封建的热血青年那样,正在于他的人道情怀,对母亲的孝,及对旧社会女子命运的同情之理解。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9-6-16 13:23 编辑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写文章也一样,用有诸多“毛病”的细节堆出来的文章,要想在主题上挺拔巍峨起来是很难的。
童志刚 发表于 2009-6-16 09:24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往往指各种竞争比如商业竞争当中,细节的重要性,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想法,是见仁见智的东西,好象和竞争关系不大,也无所谓成败。

文章的主题是:鲁迅是通往毛的桥梁。如果把这篇文章也比作一座桥梁的话,谁如果不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就得设法找到这座桥的主体结构,然后放点炸药把它炸塌了。

如果你没法找到关键点放炸药,只是批评桥面不平,栏杆生锈,路灯不亮,桥下垃圾太多,那这个桥还是“挺拔巍峨”在那里。

网导的一个跟帖,有点放炸药包的意思。其余关于“洗脚”之类的问题,感觉在放鞭炮。
回56楼:“如果把这篇文章也比作一座桥梁的话”,我对楼主没有仇恨,对这文章也谈不上仇恨,所以本就无意要“把它炸塌”,楼主和一些读者愿意以为桥梁已经建成并徜徉其间,我没什么不爽的,慢慢溜达吧。都是天天讲宽容的人,观点可以争论,不必动不动就鼓励“放炸药”。

如果邹峰总结的“文章的主题是:鲁迅是通往毛的桥梁”是对的,那么我在第一次跟帖的时候就已经对“桥梁论”作了质疑,认为没有这座所谓的“独木桥”老毛并非就会被困死在对岸。既然已经针对着主题,邹峰怎么会得出别人“都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挑毛病”的结论呢?

说到“文章即桥梁”的比喻,要知道的是,决定一座桥梁的价值的关键仍然在细节,在每一条钢筋,每一块水泥,每一环榫接,綦江彩虹桥尽管看上去那么巍峨挺拔,可惜细节不过硬,垮塌了。
回56楼:“如果把这篇文章也比作一座桥梁的话”,我对楼主没有仇恨,对这文章也谈不上仇恨,所以本就无意要“把它炸塌”,楼主和一些读者愿意以为桥梁已经建成并徜徉其间,我没什么不爽的,慢慢溜达吧。都是天天讲宽 ...
童志刚 发表于 2009-6-16 15:05
呵呵,老童有偷换概念之嫌,此细节非彼细节。细节不会使桥垮塌,主体结构出问题才会。彩虹桥的垮塌也不是细节问题。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呵呵,阿吕恐怕有混淆概念之嫌,此细节恰恰就是彼细节,除非阿兄能证明“主体结构”之中没有细节。所以,彩虹桥跨塌的关键仍然是细节问题——比如出现“主体结构”之中的细节问题。
一起来研究下彩虹桥跨塌的“直接原因”:
吊杆锁锚问题 主拱钢绞线锁锚方法错误,不能保证钢绞线有效锁定及均匀受力,锚头部位的钢绞线出现部分或全部滑出,使吊杆钢绞线锚固失效。
主拱钢管焊接问题 主拱钢管在工厂加工中,对接焊缝普遍存在裂纹、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夹渣等严重缺陷,质量达不到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二级焊缝验收标准。
钢管混凝土问题 主钢管内混凝土强度未达设计要求,局部有漏灌现象,在主拱肋板处甚至出现1米多长的空洞。吊杆的灌浆防护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设计问题 设计粗糙,随意更改。施工中对主拱钢结构的材质、焊接质量、接头位置及锁锚质量均无明确要求。在成桥增设花台等荷载后,主拱承载力不能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桥梁管理不善 吊杆钢绞线锚固加速失效后,西桥头下端支座处的拱架钢管就产生了陈旧性破坏裂纹,主拱受力急剧恶化,已成一座危桥。

以上,不是“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