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09-6-18 13:04 编辑

如果胡适不是去了台湾,我相信连胡适也会被利用的。
————————————————————————————————-

难。

胡适将被利用拿来做批判对象。食草和食血之徒的主张,有根本性的矛盾,无法利用。鲁喊叫着:你们这群烂人,逊毙了,去死吧!毛跟在后面挥舞大棒:没错,你们烂透了,所以我应该砸烂你们!而胡适说,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人,多做一点事,让这世界变得好一点。

无论热爱鲁迅的人们怎么为他辩护。他所遗留的文化遗产,都成为了一个嗜血政权的饕餮大餐,有史以来最大饥荒制造者的心头所好。

他和专制暴君心心相通。正如主帖标题:通向毛泽东的桥梁。

经历过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人们开始检讨优生优育、遗传学,意识到这是双刃剑。
那经过这50年的惨痛,中国的文化界,是否也该检讨一下鲁迅呢?
本帖最后由 网事情缘 于 2009-6-19 02:01 编辑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需要鲁迅?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需要鲁迅?在我看来,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就如我们问,我们这个时代是否需要沈从文、是否需要梁实秋,多半是一个意思。如果我们从文学的多样性看,每多一个作家无疑都是件好事,如果从社会的某种法则看,少一个沈从文、少一个梁实秋,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对于鲁迅也是如此。在自然法则面前,少了谁,地球都会转,而我们还需要对社会进行持续不断的批判,那么,鲁迅的批判就是这个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是不是鲁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批判精神。

很多人都说,你没看见鲁迅的尖刻、阴冷、怨恨和极端吗?我们这个时代怎么能容忍这样的冷酷呢?我说,先生,你可别忘记了,我们是一个有黑砖窑、有大头宝宝、有结石娃娃、有躲猫猫、有被自杀、有邓玉娇、还有十余天之后将装在个人电脑里、每三分钟抓一次屏的绿霸,我们是这样一个神奇国度,藏在那每一个受害者的内心里的怨和毒的指数,都绝对不在鲁迅之下。鲁迅教给我们的是什么?不过是壕堑战、不过是投枪、是匕首、不过是自己对世界的不宽恕,这样的“武器”放在我们这个时代,早就过时、早就失效了,而在他们胸中燃烧的怒火,可以把这个世界焚毁不知道多少次了——差别仅仅在于,他们成不了鲁迅。按照鲁迅“出离愤怒”的标准,我们早已愤怒到麻木的程度了。

是什么造就了鲁迅的左转和激烈反抗?不论拥鲁者还是否鲁者,大致都能给出一个时间:1927年,也就是鲁迅的最后十年。原因是因为血。

鲁迅第一次和北洋政府的分手是因为“3.18”时间,这一天,被鲁迅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写下的是《记念刘和珍君》。当然,此前在1925年也和女师大折腾了一次,就是“驱杨事件”。“驱杨事件”现有新说,自然是指责学生闹的太过头,而鲁迅怂恿,怂恿的原因是这里面有他的“小白象”。这样的批评,倘若如实,也算不得什么,鲁杨不和,借题发挥而已。只是,我不知道这一段为什么要把杨荫榆十多年后的死连在一起写,如此评述历史,难道不同样是一种怨?如何叫人信服?

“驱杨运动”并未导致鲁迅与北洋政府决裂,决裂是因为第二年的318,刘和珍的死。倘若以“驱杨运动”心境来推测鲁迅,也许又该另出一番言论了吧?但是,《记念刘和珍君》这样文字中显示的真和悲却不是假的,不信,可以让余秋雨来写一写。文字是有尊严的,我们不该过于低估前贤的人文修养,也不必藐视他们的人性。

于是鲁迅南下了,先去厦门,但因厦大要聘顾颉刚,鲁迅再度南移,去了广州。此时,他对国民政府的兴趣还是比较强烈的,因为广州是国民革命的中心,在广州,鲁迅不打算再走了,有大学的聘书、有许广平的娘家(许广平是广东人)、有英国治下的香港,鲁迅是比较满意的。

可是,到了1927年的4月又看到了血。

鲁迅说,吓坏我了,一辈子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血。于是,在思想上,他和国民政府分手了。这也是一种情感性的分手。其实,我们也见过20年前的血,我不知道我们中间还有谁对当今这个时代发出由衷的赞美?——这是一种文人的风骨和决绝,用我们的俗话说,也叫死心眼。政治有时候也象爱情,一旦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何况,鲁迅面对的还是一个世界性左转的时代。同年9月,他去上海,以渡余生。

鲁迅是感性的,只有感性的人才是做文章的人。在政治的敏感性上,他不如胡适,也不如蔡元培,所以,鲁迅做不了政治家,也做不好行政管理者,政治家里,胡适真的了不起,他的政治远见真的比鲁迅高了一大截,蔡元培在行政管理上也远胜鲁迅一筹,所以他也能做北大校长。

鲁迅只能写文章,这是他的命。

明天继续。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我很同意往事兄的看法,除了对三一八事件的具体看法,我觉得应该坦率承认,鲁迅错啦。

关于毛和鲁迅,我有篇旧作,有所涉及,冒昧贴来(其实是“趁机”浑水摸鱼,哈哈)

毛泽东:纵欲者和虚无者

  毛泽东,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一个公认的理想主义者,有权说极端的怪话、做极端的怪事——普通人的疯魔仅仅是疯魔,领袖的疯魔则是高瞻远瞩的金科玉律。一旦披上理想主义的羊皮,狼牙都成了正义的核弹,炸死几亿人算什么,革命又不是请客吃饭。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以政治为业》里区分了两类政治家。一类胸怀远大志向,有着浓厚的道德感、使命感,乃至于为了将理想付诸实施、让世界走向自己心目中的道德王国,不惜代价不计成本。此之谓“意图伦理”。没有志向的从政者,韦伯斥为政客;但沉湎于意图伦理的从政者,韦伯也不感冒。韦伯赞赏这类政治家:具备“责任伦理”。他有志向、勇于实践,却绝不拿动机高尚的幌子掩饰过错、推卸责任。
  由此观照,毛是意图伦理型的政治家,他的敌手蒋介石同样如此——读蒋的日记,“革命”扑面而来,仿佛唯独他最革命,坏就坏在属下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能力。毛的意图伦理更胜几筹,他要建造天国,成为“世界革命的领袖”。
  台湾学者钱永祥,独辟蹊径拈出“纵欲”和“虚无”两词,来解析对意图伦理的渴求及其后果。
  假如对意义、价值、道德、理念的追求是种欲望,那么对这些东西的存在有太多幻觉、对人类的创造力太过自信,便是“纵欲”。然而,纵欲的激情必将消退,随之而来的是虚脱挫败,幻觉和自信瞬间崩盘,沦为麻木于任何价值的“虚无”。
  似乎,毛晚年的折腾(折腾自己、折腾自己的党、折腾亲手缔造的王朝、折腾芸芸众生),正是纵欲和虚无撕扯下的扭曲变态。人民只是抽象名词,毛将自己的一厢情愿投射进去,收获的唯剩绝望。他向尼克松自嘲:“我没有能够改变世界,只改变了北京郊区的几个地方。”
  毛愈入晚境愈觉悲凉,这种悲凉同鲁迅形似,所以毛谬托知己,误认和鲁迅心灵相通。其实鲁迅是鲁迅,至死放不下“个人”;老毛是老毛,至死不悟“个人”,他是“孤家寡人”。孤寡老人越来越虚无,也就越来越无畏越来越任性。
  纵欲和虚无的另一层含义,是对现代性的逃避(汪晖所津津乐道的“反现代性的现代化”)。韦伯指出现代性是“祛魅”过程,不要妄图建立道德理想国,而应承认现实、承认常识、承认人性。意图伦理型的政治家拒绝如此“低调”,沉浸在纵欲和虚无中无法自拔。钱永祥说,纵欲者靠奢侈的希望而生,不敢正视希望的破灭;虚无者则放弃一切希望,不敢在废墟中有所坚持。毛很清楚,后人会背叛,于是他等死,既不正视也不坚持。
  1976年9月9日,83岁的毛死了,比上帝晚死76年,撒向人间无数灾妄。波普说:“每一个想在地上建造天堂的人,最后都把世界变成了地狱。”弥留之际,毛是否再次感觉到了大悲痛大孤独?若有,也并非为了被他害得死去活来的民众,而是为了终将踏空的“理想”。
  这种大悲痛大孤独,说到底无非是不负责任的巫术(马克思主义是现代宗教,毛又把它搞成邪教)。从责任伦理的角度考量,有多少权力就必须负多少责任,毛曾手握无限权力,因此,对于那段噩梦般的历史,他需要承担的责任无限。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毛的脖子骑不得。
彼亦一是非兄,先谢过兄的认同,不过俺还得小小地质疑下,鲁迅可能错的不是“3.18”,而是早一年,即1925年8月的“驱杨事件”,在这个事件中,鲁迅至少是赞同学生行动的,他有可能想借学生的不满,出一出杨荫榆的洋相。

兄的大帖拜读,最后一段尤好,责任只能由掌握权力的人来承担,让鲁迅来承担未来的责任,哪怕是从职业上来讲,这也不公平。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说到倒杨事件,试看倒杨的主将日后被学生倒的时候,又是怎样一副态度,鲁又是怎样的一副态度
91楼说:“鲁喊叫着:你们这群烂人,逊毙了,去死吧!”

我在想,如果可以这样编造,那个“鲁”有什么理由不能换成任何其他姓氏呢?如果仇恨到了这样的程度——不惜编造的程度,我实在觉得“让这世界变得好一点”是没有丝毫可能的。
最后一帖。

我把当时的话语体系粗分五种。这个区分只为本帖的说明需要。

1、苏俄马克思主义话语;
2、英美自由派话语;
3、鲁迅话语;
4、中国传统文化话语;
5、其他各类话语

前两种属于政治话语,后三种属于文化话语。

在这五个话语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作用实际是最大的,它原本也是一种政治话语,帝制的覆灭,使这一话语丧失了政治主导性,但它实际还是根植于民族的精神深处。国民政府的话语结构就是英美自由主义+中国文化传统,所以一面承认党派政治,同时又一党独大;一面昭示民主,一面又带有独裁意味。而zhonggong的选择则是中国文化传统+苏俄马克思主义,后来的结果也都看见了,就是毛自谓的马克思加秦始皇。

在国民政府里,英美自由主义是立国的基石,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很浓厚;而毛的体系里,中国文化传统是基石,苏俄理论又具有强大的遮蔽作用。先这么写着,暂不分析这样说的理由。鲁迅的话语结构十分复杂,有自身的文化传承,有日本文化因素,有一些基本的民主概念,有一点苏俄思想的影子,还有不少尼采超人哲学、自由意志的意味。鲁迅的基本倾向就是批判传统文化,为劳苦大众立言,通过国民性改造建立一个无差别社会;他的手段就是写文章;支撑他连续批判的则是超人哲学。不论鲁迅的批判是不是完全正确,很显然,这一批判是一个文化行为,而不是一件政治动作。而真正广泛的话语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的意识浸透到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甚至是一种行动的自觉。

那时,真的有几个人懂得西方民主?有多少人知道马列主义?这都是城市中知识群体的事,和民众并无直接联系,毛利用的正是这个,鲁迅反的也正是这个。毛的巧妙就在于,他把鲁迅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变成了自己的武器。

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话语从来没有成为一件独立的“公器”,民国时代大致是中国最宽松的时代,于是出了一个鲁迅。任何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对现实政治多少总是抱着一定批判的态度,总是要摆出一副批评架势的,如果这样的宽松持续下去,鲁迅就不会成为一个孤立现象,激烈的鲁迅式话语也会慢慢地演变成一种建构式批判,但历史却被改变了。

最后对李劼先生深表歉意,鸠占鹊巢,霸占了李劼先生的大帖。对李劼先生素来尊重,对李劼先生反抗极权的精神也历来敬佩。小帖的意思仅仅在于,不必把文人话语捆绑在政治的战车上一起轰炸。在中国,政治的威权始终是高于一切的,至少直到目前都是如此。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表达下观感:灰常灰常喜欢往事兄、童兄、城骁兄的跟帖。道俺所想道而不能道。过瘾之极,佩服之极。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09-6-24 16:49 编辑
91楼说:“鲁喊叫着:你们这群烂人,逊毙了,去死吧!”

我在想,如果可以这样编造,那个“鲁”有什么理由不能换成任何其他姓氏呢?如果仇恨到了这样的程度——不惜编造的程度,我实在觉得“让这世界变得好一点” ...
童志刚 发表于 2009-6-19 09:07
兲啊,童版你冤枉我啊 ,泪奔啊 雷到外焦里嫩啊!
从《药》到《阿Q》、《孔乙己》,鲁迅的主张不就是这样吗?我哪里编造了,这是归纳,好不好!鲁迅一辈子给出过几条有建设性的可行建议?


像童版您这么专业吃鲁迅的人在这里,我哪里敢编造呢?要编造,我也不会用“逊毙”这个词,这也太不像了,完全没有时代感。好歹得用点不白不文的旧词儿罢,比如犭查什么的。

若说这句符合童版对编造的定义,那“敏感词跟在后面挥舞大棒:没错,你们烂透了,所以我应该砸烂你们!”这句算不算编造呢?
我想换一个方向,比如 李银河——通向XXX的桥梁,不知道这个方向是否成立
只读帖子。我的感觉,从ironland 网友的帖子来看,作者就有点“食血”性,特别是读91楼。
主帖的题目就很扯淡,根本不通。鲁迅,只通向他自己。中国有几个人真的理解了鲁迅,更别说还“通”了!一班无妄之徒甚至认为毛泽东说了一句他的心和鲁迅是相通的,就觉得这回可是逮着杀鲁迅的机会了。这种人是根本不讲逻辑的。如果希特勒说他的心和你是相通的,也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就证明你的心与希特勒相通了?就算毛真的要与鲁迅相通,也还得问问鲁迅是否答应。现在说“相通”,不过是司马昭之心而已,借此骂骂鲁迅。真替有些人觉得丑。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09-12-16 11:56 编辑


罗伯特.肖特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09-12-16 11:57 编辑


黄毓铨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09-12-16 12:12 编辑

多谢101楼提醒。

虽然痛恨鲁迅,却也不能把自己降格到他的水准。那样对他的批评,只会是对自己的毒害。

以后不谈LX,就当他透明好了。
多谢101楼提醒。

虽然痛恨鲁迅,却也不能把自己降格到他的水准。那样对他的批评,只会是对自己的毒害。

以后不谈LX,就当他透明好了。
ironland 发表于 2009-12-16 12:01
呵呵。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楼主最近在共识网上发表的新文章,大兴怎么没有引荐过来?
理荒情浓,左派文风,我觉得楼主的帖子恰恰是极权的最好注脚,攻势凌厉不容辩驳,夹枪带棒扑面而来,一看就是在极权环境练就出来的。框子搭得很漂亮,可惜立于流沙之地。
本帖最后由 jianmin 于 2011-9-17 12:57 编辑

灵魂的追问,在鲁迅眼里,就像祥林嫂的捐门槛一般可怜可笑;或者像闺土的信仰一样,微不足道。鲁迅在小说中居高临下地俯视芸芸众生,与佛祖称赞一位捐灯油的乞丐老太太最可能成佛,大相庭径。
________________
“在鲁迅眼里,就像祥林嫂的捐门槛一般可怜可笑;或者像闺土的信仰一样,微不足道。”,不是在鲁迅眼里,而是鲁迅小说的主人公眼里,楼主把这两者搞混了,我发现很多知名的批评家都这样,分不清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与作者之间的区别。而且,鲁迅能注意到这些细节本身,就说明着他的宗教意味。
但无论如何,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楼主唯一击中要害的观点,也是楼主其它观点皆由此观点而生发的原观点。但是,楼主却没有在这里过多停留,把这个观点细化,深化下去。究其原因,恐怕也是因为楼主犯了自己所批评的对象的毛病,即:对何是宗教意味不甚了了。对世故体会太深,观注太多,而对宗教性的东西观注太少,虽能知之,但体会不深,于精微处就茫然了。
大家看看我三年前对李的批评是不是击中了要害?
地狱里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仍要保持中立的人。——但丁《神曲》
如果胡适不是去了台湾,我相信连胡适也会被利用的。
————————————————————————————————-

难。

胡适将被利用拿来做批判对象。食草和食血之徒的主张,有根本性的矛盾,无法利用 ...
ironland 发表于 2009-6-18 12:28
难。

胡适将被利用拿来做批判对象。食草和食血之徒的主张,有根本性的矛盾,无法利用。鲁喊叫着:你们这群烂人,逊毙了,去死吧!毛跟在后面挥舞大棒:没错,你们烂透了,所以我应该砸烂你们!而胡适说,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人,多做一点事,让这世界变得好一点。

无论热爱鲁迅的人们怎么为他辩护。他所遗留的文化遗产,都成为了一个嗜血政权的饕餮大餐,有史以来最大饥荒制造者的心头所好。

他和专制暴君心心相通。正如主帖标题:通向毛泽东的桥梁。

经历过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人们开始检讨优生优育、遗传学,意识到这是双刃剑。
那经过这50年的惨痛,中国的文化界,是否也该检讨一下鲁迅呢?

---------------------------------------------------------------------------------

毛左们真的读过鲁迅吗?读的懂吗?严重怀疑。鲁迅是一件豪华大氅,强盗们披上当做了道袍袈裟,然后跳大神吓唬人,如此而已。

李大师的这篇文章牵强附会,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