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两个女人的故事——读《小姨多鹤》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4-09 10:27:44 / 个人分类:用心悦读

清明假期,生病中,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病痛,发烧、咳嗽,头痛,所有的不舒服都集中在一块儿去了,身体、精神都处在最脆弱的时刻。当然,生病也有一个好处,有了大把时间,而且还有了不必遵循平常生活节奏的种种借口。那几天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精神稍微好一些就躺在床上看书,大概也只有看书能冲淡一些身体不适带来的精神上的焦虑。

同时看了两个版本的《小姨多鹤》,小说和电视剧。电视剧只断断续续地看了后面几集,几集而已,已经看不下去,改动太多,全然没有了小说的原汁原味,比如:多鹤可没那么能说会道,她对中文的理解始终都是慢一拍的;小石没那么好,小彭也不是那么坏;其实,艰难中真正撑起那个家的是朱小环,那个精明世故的女人绝不是电视剧中那副傻大姐模样,不明白编剧何以要厚此薄彼。

一段疯狂的历史,一个普通人家离奇而平实的故事,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纠缠,严歌苓不紧不慢地讲给读者听,虽然情节不曾大起大落,但每一细节处都揪着你的心,感动着你,触动着你。

《小姨多鹤》,一段乱世中两个女人的故事。中国女人朱小环和日本女人竹内多鹤,一个是明媒正娶,一个是花钱买来生儿育女,有着非妻非妾的尴尬身份。不同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两个女人,一个偶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爱着同一个男人,彼此吵闹又彼此依赖,一辈子,像一块骨肉,谁也离不了谁了。

多鹤,朴实,善良,高贵,天真中还带着几分蒙昧。她身上有着日本传统女性的那种隐忍和韧性。十六岁的花季却亲睹母亲、外婆、弟弟的死亡,亲身经历同胞们的血腥杀戮,最后一个人被遗弃在中国,被胡子卖给中国人家生孩子。一开始她愿意为张俭生孩子,不是因为有感情,也不是为了求男欢女爱,而是求生存,因为她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亲人,她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去制造一个又一个和她有骨肉联系的亲人。那些孩子,便是她遥远记忆中代浪村的复制。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对中国话理解能力始终慢半拍,很多时候除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她总是很沉默,所以看上去有点木讷。多鹤爱干净,家里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地板给刷得发亮,衣服都给熨烫得平平整整。她那不凑合的生活习惯,她的固执使得她和周围邻居的生活始终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多鹤后来是真爱上了张俭,因为爱,她头一次渴望融入生养这个男人的国度。因为爱,她的世界愈发简单,就是张俭、孩子,那个家。这其中一旦某个环节出了意外,对她的意志仿佛都是一次致命的摧毁,那不肯凑合的执拗会让她动了结束生命的念头,但也是这份执拗,在现实的磨砺之后,终于也能凑合地继续生存了。

朱小环,精明世故,现实泼辣,做姑娘时被父母宠得不成样,说一口不怎么高贵的有点粗俗的中国乡村话,能吵能闹,却是一张刀子嘴,一副热心肠,特讨人喜欢,对谁都亲亲热热,连骂人都不减她的亲热劲。小环因为日本鬼子的惊吓流产从此不能生育,为了张家延续香火,为了张俭,只好默认公婆为张俭买日本女人生孩子。小环对多鹤的情感参杂了各种滋味:憎恨、嫉妒、怜悯、疼爱。是她劝张俭不要把多鹤当成生孩子的容器,而应该对她更好一些多疼爱一些,一旦张俭和多鹤真心相爱了,她内心又很痛苦很受伤。张俭和多鹤偷情被抓,小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张俭和多鹤掩饰。在朱小环心里,这两个人既是她的亲人,也是伤她心的人,无论哪一个都不是说恨就能恨,说放就能放的。这两个人,也是这世界上最苦命、最没人疼爱的,只有她朱小环来疼来照顾了。

朱小环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生存哲学和智慧,即惰性、凑合。正是这种凑合,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在最艰难、最卑屈、最悲凉的日子里,成了多鹤和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在冷酷的现实中凑合出了几分快乐和幸福。

我觉得严歌苓大概更偏爱朱小环,因为在小说的后半部,她落在朱小环身上的笔墨很重,看似写多鹤,实则写小环,把一个喜怒哀乐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吵闹、收场都极有分寸的女人写得极为灵动。两个女人,有着各自的韧性,然而如果说多鹤是藤,那小环则是树,是这棵树给了那根藤终生的依靠,是这棵树最终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天空。

最后,真的很佩服严歌苓,她始终坚持在大而宏阔的历史背景中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在她不声张的叙述里,和她笔下的人物一起感受历史的疯狂,也感受平凡人生中的传奇,感受他们的悲痛、欣喜。


TAG: 故事 女人 小姨多鹤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