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艾叶 的个人空间

我的文集

  • 婺源、三清山、衢州

    2010-11-02 20:37:48   /   走马•观花

    婺源白鸭戏水丝瓜藤、葫芦藤暝色入高楼酒家李坑全景窄巷宁静的乡村生活对照上面,这一景人工的痕迹很重山墙
  • 里昂寻访戴望舒

    2009-12-10 20:05:01   /   阅读•创作

      今天里昂三大的校园,就是当年戴望舒应该来上课的校园里,还为戴望舒种了一丛丁香树,旁边有一块牌子,上面的中文是:“纪念中国诗人戴望舒里昂中法大学学生”。  张新颖  秋天在巴黎七大举行了一个小型研讨会:“十位中国现代作家的法国经验和文学创作”。复旦和巴黎七大策划这么具体的题目,为的是把实地考察和学术讨论都落到实处;那种大而无当的会议空话、套话、漂亮话,真是让人哈欠连天。而在这个经过长期准备的小会上,有实在内容的发言,让本以为互相熟悉的与会者之间,也彼此惊讶。  我不是要报告这个小.
  • 徐梵澄:跨越中、印、西的大学者

    2009-12-10 20:02:51   /   阅读•创作

      “遇到了他,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他是我衡量自己的标准。我希望人们都能够与徐先生这样的人生活一段时间,这样他们就能认识到许多事情是有可能存在的。”  张文江  《徐梵澄传》  孙波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11月第一版  462页, 69.00元  虽然只在1991、1993年去北京时谈过两个半天,说起来,我也算是当年亲炙徐梵澄先生(1909-2000)并有所受益的人之一吧。近年来,陆续读到了《徐梵澄文集》、《徐梵澄传.
  • 刘皓明谈荷尔德林

    2009-11-29 20:38:21   /   阅读•创作

    本帖最后由 艾叶 于 2009-11-29 20:41 编辑白谦慎  二十世纪初,埋没了一个世纪的荷尔德林后期诗歌得以面世,作品融会了欧洲启蒙运动后政治、历史、宗教、哲学和诗学中最核心的观念,很快吸引了德语世界内外的学者、诗人及哲学家的关注。然而,诗人后期诗歌文本复杂且思想艰深,阅读和理解荷尔德林从来不是一件易事。任教于美国凡萨学院(Vassar College)的刘皓明教授最近译注了《荷尔德林后期诗歌》,完整地将荷尔德林引入汉语的语境。刘皓明先生认为,近世中德两个文明面临的困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尽管德国后来的历史也是.
  • 又一个“另有其人”?

    2009-11-29 20:36:48   /   阅读•创作

    ——莎士比亚“真身”争议又起  勃冉达这位英国女士勇敢提出莎士比亚的“真身”,是一个名叫亨利·奈维尔的爵士(1562-1615)。  陆谷孙  《真相总会大白:卸去莎士比亚真身的面具》  [美] 勃冉达·詹姆斯  威廉姆·D. 鲁宾斯泰因著  洛杉矶“雷根”印书社  2006年出版  事情得从一位以前的学生提问开始叙述。  他奉派在外国教中文,异域学生据说怠惰而倦学,他有足够的时间写自己感兴趣的文中子(王通)教化思想,作文之余.
  • 这个游戏的名字是人性

    2009-10-26 12:52:49   /   阅读•创作

    赵毅衡  艾布拉姆斯雄辩地证明了不可能脱离“有关人的一切”讨论文学艺术,没有人就没有文学艺术可言。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出生于1912年,今年是九十八岁老人了。他很可能是文学理论界的第一寿星,或许他已经打破了纪录。当他庆祝百岁大寿时,我想这本《以文行事》的中文版可以放在庆典上,让老人看到中国学界的祝福。而我们,当我们翻译他的这本书时,而你们,当你们阅读此书时,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位百岁老人的著作:艾布拉姆斯的思想如此睿智,如此机巧,旁征博引时信手牵来,幽人一默时妙语锋利,对批评史的人物.
  • 《巨赞法师全集》新收信札录文订误

    2009-10-26 12:51:37   /   阅读•创作

    《巨赞法师全集》(八卷)  朱哲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5月第一版  3997页,3900.00元钱锺书致巨赞法师信札和信封  高山杉  巨赞法师最看重的吕澂(八封)和熊十力(五封)信札,不知何故反倒没有制版,实为全书编辑上最大失误。这批信札我粗览过一遍,发现录文方面错误颇多,有批评纠正之必.
  • 小器易盈 好问则裕

    2009-10-26 12:49:29   /   阅读•创作

    高嵩松  自从钱锺书先生逝世以后,出现了一股轻诋这位一代奇才的风气。批评者俨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把钱贬得一钱不值,李裕民也是其中的一个。  《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3期刊载李裕民《钱锺书〈宋诗选注〉发微》一文,对钱先生的学识作了尖锐的批评。2009年4月19日《上海书评》登出陶符仁《为钱锺书先生辩》,就李文发表了异见,于是李君又在2009年2期《社会科学评论》上作《是“误订”还是“误辨”》一文加以反驳,大有桃(陶)李争春气象。李以治史闻名,陶尚无名,而显是文学之士。文、史两界.
661/71234567>

我的资料

Open Toolbar